小说评论 草根红学杂俎   》 曹頫被抄家的直接原因是骚扰驿站吗(4)      邓遂夫 Deng Suifu

  若在通常情况下,曹頫既是在职官员,不论明里暗里转移一下自己的家产,本无可厚非。之所以这样的事发生在曹頫身上就被视为大逆不道,盖因其过继后的父亲曹寅在去世前遗下了一桩巨额亏空款,须得由作为法定继承人的曹頫在任期内设法补足。更由于这桩巨额亏空款,虽属因公(“接驾”)所费,却毕竟是以曹家的名义为之,其动用作为“接驾”之用的种种花销,在曹家亦是一笔公私不分的糊涂帐。故雍正对这一亏空问题的解决办法确也格外开恩,特许曹頫“将织造补库分三年带完”。从所谓“补库”、“带完” 这类颇有分寸的
  措词,即表明雍正皇帝其实并未将这一笔亏空款视为曹家私自挪用,而是基本上按照其父皇康熙厚待曹家的惯例,是当作因公动用织造专款,让其在完缴织造钱粮的过程中,捎带着逐年补交一些亏欠。当然康熙对曹家那是真正的“天恩浩荡”,在让曹家继续担任织造美差之外,还授以兼管两淮盐政的肥缺——后来则干脆让其他人代管盐差以偿曹家亏欠。雍正固然不会这样做。但他让曹頫“将织造补库分三年带完”,比之对待李煦或其他任何类似情况的亏欠者,皆可谓“天高地厚隆恩”了。然而作为承担补亏义务的曹頫一方,则又深深地懂得:过去曹家在动用这些巨额款项时,本来就奢靡无度、公私不分;自己目前的家产,实无异于“公产”。故在其“恭谢天恩”的奏折中一再表示:
  奴才……惟有感泣待罪,只知清补钱粮为重,其余家口妻孥,虽至饥寒迫切,奴才一切置之度外,在所不顾。凡有可以省得一分,即补一分亏欠,务期于三年之内,清补全完,以无负万岁开恩矜全之至意。(《曹家档案》第157页)
  所以,三年补库未完(岂只未完,恐怕连零头也没补上),曹頫便自然意识到已经面临倾家荡产的危险。无论“暗移家财”也罢,“骚扰驿站”多索夫马、程仪、骡价银两也罢,都是在行将覆灭的前夕,想拼命地为自己和家庭多留一点后路。
  殊不知这一切统统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利用职权“骚扰驿站”,反而提前断送了曹頫的前程;为保全身家性命而“暗移家财”,则导致了整个家庭的被查抄。
  但是,“暗移家财”一事虽然触怒了雍正,并由此而导致曹家被抄,然而到头来真正要给曹頫定罪,却不好说一个在职官员转移自己的家产犯了何款何条。即便认为曹頫有代父补亏的义务吧,也不好绝对地说他因此就不能搬迁一下自己的财产。因而,孤立地以转移家财事定罪,显然是不适当的,必须联系此事而以“亏空”论罪——就像当年对待李煦那样——才勉强说得过去。然而雍正在这个问题上脑瓜一向比较清醒:织造钱粮造成巨额亏空这笔帐,终归算不到在曹寅去世以后才过继承袭其职衔的曹頫头上,甚至算到死去的曹寅头上也显然有点冤;要算,只能算到他的皇帝老子——康熙头上。再加上查封曹家的结果,除了房屋人口,“余则桌椅、床杌、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余张外,并无别项”(《曹家档案》第187页);《永宪录续编》记录得更具体:
  封其家资,只银数两,钱数千,质票值千金而已。上闻之恻然!
  看!抄家前的曹家,已窘困到靠典当度日;到抄家时几乎一贫如洗。雍正“闻之”,已经感到“恻然”,在这种情况下还去追究其“拖延补库”、“转移家财”的问题——甚至把这罪名全落到委实有些无辜的曹頫头上,岂不是太不尽人情了吗?应该承认,以雍正处理这类问题的一贯作风观之,他还不至于如此昏聩。所以,后来给曹頫结案定罪时,便仅列于“骚扰驿站”案内,按“拖欠公私银两”须实行“枷号催追”的定例,索赔其“骚扰驿站”所应赔赏的四百四十三两二钱银子。然而曹頫当时竟连这些许之数也不曾偿清,直到雍正十三年获得“宽免”时,其名下尚记着三百零二两二钱银子的欠额。到底是曹家此后真的如此困窘,还是故意装穷抵赖,便不得而知了。
  总之,凭着原来公布的档案材料,已足证曹頫的“获罪”确因“骚扰驿站”;而曹家“被抄”,总的原因当然是“亏空”未补清,但直接原因或曰导火线则是“暗中转移家财”。在这一问题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发现的几件档案材料,除了可以作为对原有材料的补充佐证之外,我以为并不存在什么“新的答案”。
  由此使我想到,今后说不定还会发现无数有关曹雪芹家世的档案材料。但不论怎样,在曹頫“获罪”和曹家“被抄”的问题上,恐怕都不会再有和上述结论完全相异的“新的答案”出现了。因为曹頫“获罪”和曹家“被抄”的几件最原始、最直接的档案材料,早经发现并公诸于世,即便再发现一千件一万件涉及此事的材料,也只能是“锦上添花”地补充一些更丰富,更翔实的细节材料而已,诸如曹頫“枷号”期中的境况,“骚扰驿站”和“暗移家财”的详情,等等(若将来真有这类新发现的材料,其走得最远的,大不了证明“骚扰驿站”和“暗移家财”皆属冤假错案);却无论如何改变不了已经发生并载入史册的因此而“获罪”和因彼而“抄家”的那些铁的事实。
  这就是我的结论。而且是一个仅凭最起码的事实和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无须再用更多的事实去证明就可以成立的可靠结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曹雪芹赋 并序如椽巨笔耀千秋
曹雪芹续妻考(1)曹雪芹续妻考(2)
曹雪芹续妻考(3)曹雪芹续妻考(4)
曹雪芹续妻考(5)曹雪芹续妻考(6)
曹雪芹续妻考(7)曹雪芹续妻考(8)
曹雪芹续妻考(9)曹雪芹续妻考(10)
曹雪芹续妻考(11)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