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禪裏禪外悟人生   》 第79節:弘一法師書簡(11)      李叔同 Li Shutong

  丏尊居士道席:
  前復函想已收到。青島市面已漸恢復。曾嚮中華書局領款,彼雲:“未曾接上海開明之信及電話,現不能領取”雲雲。其他之某堂書店之款,已經領到。將來若乘火車南下,頗費周折,費昂而多勞,擬改為乘船,或直往廈門,或先到上海。北地鼕春嚴寒,非衰老之軀所能堪也。謹復不宣。
  若往上海,擬暫寓泰安棧。(新北門外馬路旁面南,其地屬法租界之邊也,某銀樓對門,與新北門舊址斜對門,在其西也。)即以電話通知仁者,當獲晤談也。
  舊八月初八日演音啓
  兩處之款,皆已領到,值此時局不寧,彼等能如此損己利人,情殊可感。數日後,即乘船返廈門。因有往香港之大輪船,或停廈門,故不能往上海矣。謹復不宣。
  中秋夕演音啓
  在滬歡晤,為慰!前日安抵廈門,途中毫無障礙。以後通信,寄“廈門中山公園妙釋寺轉交萬石岩弘一收”。謹達不宣。錫琛居士乞代緻候。
  十月十八日演音上
  “金剛經”一册別郵奉,乞收入。若能常常讀誦,自然身心安寧,無諸煩惱也。附白。
  到廈門後,諸事安適,足慰遠念。近到泉州講經,法緣甚盛,擬請惠寄“清涼歌集”五十册,分贈諸友;其資乞由護法會內支付為感!以後通訊,乞寄“廈門轉泉州承天寺弘一收”。章居士乞為緻候。
  演音啓
  今年在閩南各地弘法至忙,於廈門變亂前四天,已至漳州弘法。今居東鄉瑞竹岩靜養,通訊乞寄漳州南門南山寺轉交。子愷想仍在長沙,便中乞代致意。不宣。
  舊五月一日演音啓
  近得子愷函,悉仁者殤孫,境緣惡逆,深為嘆息。若依佛法言,於一切境皆應視如幻夢。乞仁者常閱佛書,並誦經念佛,自能身心安寧,無諸煩惱,則惡因緣反成好因緣也。朽人近來漳州城區弘揚佛法,十分順利,當此國難之時,人多發心歸信佛法也。陳旡我居士,寓上海慕爾鳴路一百十一衖六號;仁者若能常常訪談,自必胸懷開脫,獲極大之利益也。謹陳不宣。
  閏月六日演音啓
  惠書誦悉。現居鄉間高山之上,雖值變亂亦無妨也,乞勿念。將來汽車通時,擬往泉州或惠安,屆時再奉聞也。不宣。
  小暑後一日演音上
  丏尊居士文席:
  前上書想悉收到。閩南時局倘無變化,朽人擬再遲月餘返泉州小住,再往惠安。車路已毀損,由漳至泉州三百裏,須乘肩輿,需費甚多;擬請仁者匯資二十圓,乞交上海農民銀行匯漳最妥,因朽人與漳州分行行長相識也。(乞勿交郵局匯,領取時甚睏難。)謹陳不宣。
  中秋節演音啓
  丏尊居士道席:
  前上信片想已收到。茲擬嚮佛學書局購請佛書,附一函乞托人送去;並乞護法會惠施十五圓,一並送去,至用感謝。朽人在漳,諸事安適,一時尚未能返泉州也。謹達不宣。
  演音啓
  丏尊居士:
  前明信想已收到,居此甚安,乞釋慈念。茲有懇者,乞匯洋拾圓緻南京延齡巷馬路金陵刻經處,雲係弘一購經之款,請彼存貯雲雲。費神至感。通訊處尚無有定,信面寫開元寺,但音仍住草庵也,距泉州三十裏鄉間。
  演音疏
  丏尊居士澄覽:
  惠書誦悉,至用歡慰。書件附挂號郵奉,以後暇時,擬多寫結緣之書幅,俟時局平靖即可郵寄也。承詢所需,甚感,現無所需。居深山高峰麓,有如世外桃源,永春亦別名桃源也。謹復不備。
  農歷中秋後二日音啓
  附一箋及經名三紙,乞費神轉交蔡丏因居士;彼昔居法界環竜路三十號,近未通信,未審住所,乞轉詢之。附白。
  丏尊居士淵鑒:
  前復書想已收到。拙書已就,計五言聯八對,七言聯二對,讀律室額一紙、橫幅二紙、鬥方一紙、小堂幅(長二尺)二十紙、大堂幅(長二尺餘)二十二紙,(內有一紙仲????款)共計一包。俟有妥便,送至郵局挂號奉上,或須稍遲也,以後暇時再為續寫奉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目錄第2節:序言一 懷李叔同先生--豐子愷(1)
第3節:序言一 懷李叔同先生--豐子愷(2)第4節:序言二 弘一大師書畫金石音樂展弁言--趙樸初
第5節:序言三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朱光潛第6節:序言四 弘一法師之出傢--夏丏尊
第7節:佛法大意第8節:佛法十疑略釋(1)
第9節:佛法十疑略釋(2)第10節:佛法宗派大概(1)
第11節:佛法宗派大概(2)第12節:佛法學習初步
第13節:佛教之簡易修持法第14節:常隨佛學
第15節:切莫誤解佛教(1)第16節:切莫誤解佛教(2)
第17節:切莫誤解佛教(3)第18節:切莫誤解佛教(4)
第19節:切莫誤解佛教(5)第20節:受十善戒法
第21節:授三皈依大意第22節:青年佛徒應註意的四項(1)
第23節:青年佛徒應註意的四項(2)第24節:改習慣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