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心靈體操   》 第79節:給你90秒      劉心武 Liu Xinwu

  20世紀末《財富》全球論壇上海會議的"90秒發言製",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啓示:進入21世紀的中國人,應當努力鍛煉自己嚮他人、特別是嚮公衆精煉地表達觀點的能力。這首先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有獨特鮮明的觀點,倘尚未形成一個獨特鮮明的觀點,那麽,就不忙嚮他人、公衆表達;待觀點形成後,則在表達上要力求言簡意賅,掃蕩掉一切浮言贅語,開門見山,直指論題,不給"思維雜質"與"語言垃圾"任何儲留的間隙;倘能使用具有個性的語言來表述,那就更精彩動聽了!
  筆者曾參加過某些訪談性的電視節目的拍攝。在攝影棚裏,一個播出時不過纔一刻鐘的"版塊",往往要錄製一個小時以上。到那節目播出時,我在傢中觀看,會發現我所說的許多話,都被編導者剪掉了,留下來的,也就兩三分鐘,甚至於,加起來也不過90秒而已。我心裏就不怎麽高興,辛辛苦苦去說了半天,怎麽到頭來衹剩下這麽一丟丟兒?當然,平心而論,有時編導者所刪去的,確實可惜,而所留下的,又未必精彩。但在多數情況下,節目播出後,我便會接到熟人的電話,告訴我從電視裏看到我了,有的還引用着我在電視節目裏的某些論點,或表共鳴,或與我爭論。這使我悟到,其實我所想藉媒體表達的,90秒其實也就足夠了,而在90秒裏,一個人真是可以表達出一個完整而鮮明的觀點。
  在新世紀裏,人們一定會逐步習慣"90秒發言製",這不僅是一個節約時間的問題,也是令新世紀的人際交往更有利於展示個性尊嚴,更具溝通快感美感的一種新文明的標志。
  給你90秒,你試試,能否將你現在最想表達的意思和盤托出?
  摘青果
  畫傢老常在農村租了一個小院居住,我見他院門外有塊高臺,石砌幫沿,內中土肥,卻衹長着些野酸模什麽的,遂問他何不種點正經花草?他說頭年曾種了些嚮日葵,但不等花盤中籽粒飽滿,便被一些孩子偷得徒剩稈葉。他頻頻嘆息說,村裏你邁進傢傢大門,裏頭的花草樹木都很不錯,然而在門外的公共區域,衹能種些個高躥而花果含混不能食用的樹木。有幾棵桃杏樹長在巷子裏,總是那青果子還衹比蠶豆略大,便不斷有人去采摘,低處的糟塌完了,高處的夠不着,便抱着樹幹狂搖,所以這些樹木都呈現一種半死不活的模樣。我聽他講毀青果的多是些村中少年,便問村中大人們為何不好好教育,立下一個愛惜共用區花草樹木的規矩?他想了想說,也許是因為一度大傢都挺窮,吃不大飽吧,所以見了樹上挂果,等不得長熟,還是青豆般模樣便恨不能將其塞入嘴中;還有便是,這些年雖沒人吃不飽了,孩子們甚至同城裏的嬌寶貝們一樣,還時常能買零食吃,可是出於一種潛移默化的陋習吧,見到樹上挂有青果,便止不住那搖將下來將其占有的欲望。
  在村裏漫步時,我尋思:這潛移默化的陋習,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思維定式?因為不是自己傢的,便可以隨意占有?既然想占有,何不等到那青果變熟,再加享用?也許是認為自己固然可以待其熟了再摘,可是別的人可能會摘在前頭,所以到頭來還是决定先下手為強!摘拾的衹是青澀的生果,吃到嘴裏哪有什麽好味,卻為何還要將其占有?或者也並不真吃,衹是撈到手中,"我有了",不過是得到那麽一個短暫的快感……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不少城鎮中。也不都是幼童或少年人做這種蠢事,我就親眼看到過在公園的僻角,個別的成年人非要把挂在高處的青柿子弄下來的醜態。損壞公物那不消說是可恥的行為了,問題是,明明知道那青澀的果子即使到手,也是不好吃甚至會吃出毛病來的,卻還是忍不住一種摘取青果的心理衝動。幼稚的確實不衹是孩子。不成熟的社會性行為本身便是夭折的青澀果。
  摘青果是一種可鄙的短期行為,於社會他人有害,於己也未必有利。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期裏,"摘青果"式的行為模式,呈現在了許多的領域裏。聯想下去,心情是沉重的。
  這裏面,是否有人性中惡的因素在作怪?排除了到生産性果園偷果子的事例,再排除了到別人私宅私院裏偷果子的事例,也將在公園中偷觀賞性樹木上果子的事例排除吧,我們光來討論一下那些嚮無主的甚至於也結不出甜果子的樹木下手狂搖亂打,摘拾青果的人們的行為--他們究竟是圖個什麽,或竟自己也並不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圖個什麽?
  也曾在自思自想的過程中自言自語:這算得是多大的事?果子長出來,本是供人摘食的麽,何況這些野生野長的樹上的果子即使成熟了也未必好吃,那麽,是青豆般大便被人占有,還是由青變紅變黃變紫再被人占有,又有什麽區別呢?
  總左思右想,總覺得還是有區別。
  曾在某風景區的野山上,看見有個別遊客拼命搖晃山梨樹,為的衹不過是摘拾點還很青很小的幼梨,便心中很不是滋味。也曾試圖勸說,誰想他們弄清我並非管理人員後,便狠狠地給了我一番嘲諷。
  也曾在江南某鎮,見到一棵很粗很高仿佛一把大傘的李子樹,長在某寺院墻外,其時正當李子成熟,那棵老樹上挂滿了紫紅的李子,卻並不見往來的販夫走卒去摘取,而且,有些個熟透的李子自動落在了地下,砸爛了,形成一團紅漿……面對那淳樸自在的情景,我心中充溢着大感動、大歡喜。
  曾信奉"一處地方的文明程度的最準確無誤的標志是其厠所狀況"的說法,倒也不是想改變這一"信仰",衹是想補充:哪裏的人們不亂摘青果,其總體的文明程度必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的心理保健操第2節:皺皮蘋果第3節:譬如朝露第4節:春水浴心
第5節:心靈百葉窗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第7節:這朵花兒叫喜歡第8節:雲錦滿心湖
第9節:鏇出自己的小木梨第10節:長吻蜂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第12節:香檳玫瑰
第13節:淡黃的銀杏第14節:親近牛筋草第15節:康熙開心果第16節:碰頭食
第17節:勇對平淡第18節:從今不怵這衹杯第19節:顧影自賞第20節:栽棵自己的樹
第21節:裝滿自己的碗第22節:半拉西瓜第23節:邁過本命年的“坎兒”第24節:我的緑寶石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