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人情 红楼复梦   》 第七十六回 角先生烧断风流帐 女道士包去穷鬼魂      陈少海 Chen Shaohai

  话说孙法官见小道士指明妖精的方向,命褚道士大着胆子,伸手向炕沿儿里一把抓祝妖精在老褚的手心里一伸一缩跳个不了。孙法官恐妖精跑掉,忙用令牌照着妖精脑袋上打了一下,见他脑袋上冒了一股白气,在老褚手掌内动也不动。孙法官领着众道士围住细看,不觉哄然大笑。
  列位知道是个什么妖精?说也可笑,不是什么花妖兽怪,原来就是去年戚大奶奶包袱里带回来的那个角先生。因戚大爷出了远门,这位戚大奶奶不分昼夜将他消遣,这叫做妖由人兴,就有那邪魅附托在角先生上作起怪来,日甚一日缠个不了,这会儿被道士们拿住现了原形。打伙儿笑作一堆,孙法官笑道:“我自作道士以来,不知见过多少妖魔鬼怪,今年七十二岁,再不知道这样的东西也会成精。真是笑话。”命褚道士拿出外边院里,用火焚化,断了孽根。孙法官领着众人出来收拾,一笑而散。
  戚大奶奶瞧见那个东西,又听见道士们这些说话,躺在炕上臊的要死。戚二奶奶也觉惭愧之至。
  慢表戚家收妖之事,交过不提。且说宝钗、探春次早起来收拾完毕,差人知会,明日三月初一,老太太到六如阁拈香后,往陆四太太家拜寿,所有各堂均应照例备办伺候。又知会垂花门,令其到怡安堂请示,明日是派那几位大奶奶跟随同去,以便知会。宝钗给王夫人预备陆家寿礼。各堂姨娘差人送上二月分一切应销事务总册,各档听候核算。探春们看过一遍,交荣贵、侍书查对,一面同宝钗先到怡安堂请安回事。
  桂夫人道:“刚才老太太吩咐说,安和堂大太太昨晚受了风,一夜很不舒服,差我过去瞧瞧,咱们一堆儿去,回来再上介寿堂。”宝钗们答应,同着桂夫人走出怡安堂。刚至卷棚下,有该班的刘媳妇回说:“贾太太过来了。”桂夫人抬头,见王夫人、琏二奶奶、掌珠、芳芸、紫箫、汝湘、九如、修云刚过了介寿堂院门的影背,后面跟着一阵丫头、媳妇,笑语而来。
  宝钗、探春赶忙上前请安,同平儿们问了好。
  王夫人道:“刚才祝二叔叔回老太太说,探丫头的叔公周六老爷,昨儿个来给惜姑娘作媒,说是甄宝玉愿意求这门子亲。老太太听说很喜欢,这会儿同我商量,我说老太太作主,甄宝玉是咱们家的亲戚,又是这儿的门生,结这门子亲真是有趣。老太太大乐,对二叔叔说应了他罢,叫他择日子定下,等着梅大姑夫来作女家媒人。”探春笑道:“这可也算个巧姻缘,谁也想不到惜姑娘是甄家的人。”宝钗道:“他这甄的到底是甄,像我这贾的终于是贾。”王夫人听宝钗这两句说话,忍不住眼圈儿发红。桂夫人笑道:“你娘儿们慢走着说话,叫我站在这儿好等。”王夫人上前问好,桂夫人笑道:“咱们又要吃喜酒。”
  平儿道:“这杯子喜酒可不是容易吃的,先要谢谢龙王,不是他将珍姑娘送到那儿法,咱们那里遇得着呢。”
  桂夫人们点头好笑,领着众人走过怡安堂卷棚,见荆姨娘、朱姨娘同几个执事姑娘在瓶花阁院门东墙下一溜儿站着。太太们走过院门,王夫人对修云道:“咱们往安和堂回来,再到你院里喝茶。”平儿笑道:“这样顺道儿,太太该到楚宝堂回拜两位大总管。”宝钗道:“咱们知道太太今儿要来,早备下酒饭伺候,陪客是二婶子同琏二奶奶,余外跟随的都是四分银子一个的代饭。”芳芸笑道:“咱们只值四分银子。”王夫人们一齐好笑,慢慢进了如是园。正是蜂蝶纷纷,残英满地。
  王夫人道:“介寿堂到这里路就不近,咱们也走的很乏,且到富春阁歇会子再去。”平儿笑道:“怨不得姐妹们早晚请安实在来不及,一天尽剩了跑道儿。不亏二婶子给他们回过老太太,去掉这条儿,真是玩儿不开。”桂夫人们来到富春阁。
  宝钗忙差人往楚宝堂取茶,太太们用过茶,坐了一会,王夫人对桂夫人道:“你们这园子,比咱们那大观园好的多着呢!就是这些花树也长的很有个趣儿。”桂夫人道:“地根儿你二兄弟起盖这园子很费了事,烫过几磨儿样,左改右改的,这才盖起来。外面那个意园,直闹了几年。要给老太太做生日,才赶着完工,也不知花了多少钱。”王夫人点头道:“这几个钱儿花的还值。”平儿道:“梦玉兄弟给咱们收拾那个园子也很有景致。那几天满院里鲜花鲜草的,也就不错。”汝湘笑道:“太太们在这儿说闲话,倒忘了正经差使。”王夫人笑道:“真个的,咱们也该走了。”同着桂夫人慢慢的往荫玉堂来。
  原来柏夫人连日身子不快,还可以勉强支持;因接着上坟劳乏,又在尚书坟上过于伤感,兼着受了点儿春寒,吃了两个冷点心,不觉停在胸中,成了病症,竟发烧不退。怕老太太惦记,只说受了点儿风。芙蓉、珍珠、惜春、秋瑞十分着急,梦玉在安和堂也是一夜未曾合眼。这会儿听说有太太们过来,梦玉、秋瑞忙出来迎接。王夫人、桂夫人急忙问道:“你太太仔吗呢?”秋瑞道:“昨日烧了一夜,很有些儿发糊涂。今儿早上请叶老爷进来瞧过,说是结胸伤寒,要用什么大青龙汤,出去同二叔叔商量着用药。刚才二叔叔来说,且别要叫老太太知道。”
  王夫人们大骇了一跳,赶着走进内房,左边帐幔放下,珍珠、惜春、芙蓉三人俱在炕上,众人轻轻走至炕前,姑娘们掀起炕幔,见柏夫人满脸飞红,双目半开,昏昏不省人事,两手不住的忽抓忽掐。王夫人们瞧着心如刀割,急的要死。桂夫人道:“这仔么好呢?忙赶着多请几位有名儿的大夫们来瞧,这不是当玩的。”
  宝钗道:“我瞧这病有些儿缠手,咱们都得在这儿帮着他们坐个夜儿才是,别叫他们都闹乏了。”桂夫人点头道:“宝姑娘说的甚是。将两边宅里丫头、媳妇们八个一班轮着坐夜伺候,探姑娘就去派定,吩咐两处垂花门赶着知会。我瞧着瑞姑娘、珍姑娘、惜姑娘、芙蓉他们这四个急的不像个人样儿,我又不能常在这儿,若没有一个有主意的,更闹的着了忙无人办事,必得宝姑娘在这儿,暂代芙蓉同惜姑娘们管几天事,等大太太病好再回楚宝堂去。”王夫人点头道:“很是。必得宝丫头在这儿,我才放心。”宝钗道:“就是太太们不派,我也得在这里照应。”
  桂夫人大喜,叫芙蓉出来说知此事。芙蓉喜欢之至,同宝钗走出安和堂,到自家院内。丫头们瞧见忙掀起湘帘,二人携手来到屋里,芙蓉指道:“那墙上挂着的都是一切新旧册档,这是银柜的钥匙,这架子上有两本是惜姐姐、珍姐姐经手的新档子。我这会儿魂也不在身上,不能够同你多说话,交给你就结了。”说毕,往外匆匆而去。
  宝钗接手办安和堂事务,垂花门徐大奶奶俱早已知道,领着姑娘、媳妇们上来见面请安。宝钗道:“太太现在欠安,蓉姑娘们都要在上面伺候,二太太派我暂管几天事务。虽是五日京兆,我也断不肯糊弄局儿。二位大奶奶对他们姑娘、嫂子说,必须要照常认真办事,别叫我在这儿丢个人。”徐大奶奶们一齐说道:“有谁偷懒闹事的,请宝姑奶奶不必容情儿,马上就办。”宝钗点头道:“大奶奶们说的很是。今儿外面一知道太太欠安,一会儿请安的很多,大奶奶们到垂花门照应去罢。再赶着出个知会怡安堂、承瑛堂、海棠院三处大奶奶们请一位过来,接待来探病的内客。”徐大奶奶们答应,领着众人赶忙下去办事。宝钗派了一个老成精细的许嫂子专管煎药,又派柴嫂子在内茶房照应茶酒,其余的听候差遣。
  宝钗刚分派未了,听说老太太过来,赶忙出去迎接。见祝母站在卷棚下同祝筠说话,太太、奶奶们都站在一边儿。宝钗走到面前,听见老太太道:“既是这样,你赶着去对叶老爷说,放大胆子,只管下药。”祝筠答应,转身出去办药。祝母瞅着宝钗道:“刚才二婶子说叫你在这儿帮着照应几天,我说很是,让他姐妹们安着心儿服侍。”宝钗答应,就将刚才定的章程,大概回了几句。祝母点头,同着太太们进了安和堂,口中不住的叹气,进到套房里面,芙蓉、珍珠忙将两边炕幔挂起,祝母走至炕边,见柏夫人病势十分沉重,昏昏睡着。
  老太太此时心如刀割,将芙蓉、珍珠、惜春三个看了几眼,含着眼泪走出外房,对王夫人道”我这命不知是怎么,越老越颠倒,去年七十岁,闹掉两个儿子,我恨的什么儿似的。为什么不叫我早早死了,眼瞧不见倒也罢了;何苦呢,叫我瞅着这个样儿,怎么过得去?咳!神佛爷有灵,叫我代了他去罢!”
  老太太十分伤感,握着脸泪如雨下。太太、奶奶、姑娘凡站在屋里的人,没有不掉下泪来。王夫人伤感了一会,说道:“大妹妹是点儿年灾月晦,过一半天自然就好;并不是一病就是不起。儿孙们那一个不沾你老人家的福气,若是老太太心中发了烦,叫他们瞧着没有了主意,更要着急。”桂夫人道:“贾大姐姐说的一点儿不错,咱们老太太着了急,叫小辈儿更没有了主意。求老太太别拿着他当着件事儿,且请宽心。”
  祝母点头刚要说话,见竺、鞠两亲家太太同来探玻桂夫人赶忙让坐,竺、鞠两太太道:“刚才知道大太太不是什么受了风,听说病的很沉。”王夫人将现在光景略说了几句。鞠太太道:“既是有名儿的大夫下药,料然无碍,老太太很可不用着急。那一年,我也害过一磨儿,直死了有七八天,任什么儿全不知道,不知是怎么着慢慢的回了过来。我瞧着大太太的病断然无碍。老太太坐在这儿瞧着怪烦的,不如咱们三个去看个牌儿,这里横竖有贾太太同二婶子在这儿照应,又省了老太太瞅着发烦。”王夫人同竺太太都说:“很是。”祝母见众人再三苦劝,只得勉强宽解,托王夫人在这边照应,自家同着竺、鞠两太太往竹香斋看牌解闷。
  两宅的师父、老爷、清客、伙计们是张、徐两管家领着,都亲到垂花门请安,一会儿工夫无人不到。宝钗亲自看着煎药,芙蓉、珍珠彼此尝过,惜春用银羹匙慢慢将药给柏夫人饮了下去。秋瑞、梦玉坐在背后,将柏夫人靠在怀内。炕幔外有派来头班的四个姑娘、四个嫂子听候差遣伺候。桂夫人见服下药去倒还安静,邀着王夫人到怡安堂去吃饭歇息。那些至亲家有知道的,差家人、姑娘、媳妇先来请安。整整闹了一天,这一夜,两宅灯笼往来不绝。祝筠同桂夫人、姨娘们不住来看。
  到次日是三月初一,老太太也是一夜未曾合眼,大早的就收拾梳洗完毕。祝筠夫妻请过早安,将大太太昨夜光景说了几句。祝母吩咐上紧请人医治。祝筠答应出去,差人各处请医,到荫玉堂商量着下药。祝母领着桂夫人们到贾太太屋里道喜。
  王夫人刚吃完点心,正吩咐宝钗、珍珠、惜春、探春道:“我有彩凤服侍的很妥当,诸事细心,你们只管放心去照应办事,不用早晚过来,多走这些道儿,等着安和堂太太病好,再照常过来。我这会儿同老太太到六如阁拈过香,就往陆四太太家拜寿,平丫头也去,横竖今儿总得半夜里才得回来。你们断不可离病人的屋子,这就去罢。”珍珠们答应,赶忙散了出来,见老太太已到门口,姐妹几个一溜儿站祝祝母道:“你们真走的麻利,刚在我那儿,没多大的工夫又到了这儿。快些去照应,不要耽搁,别叫梦玉同瑞姑娘在那儿着急。”芙蓉答应,瞧着老太太进了屋,同宝钗、珍珠、惜春赶忙就走,对探春们道:“一会儿再见。”说毕,走出介寿堂院门,见那些姨娘、姑娘往来不绝,此时无暇叙谈;走到怡安堂卷棚下,见甬道上伺候老太太去拈香的的人更外闹热。
  姐妹们走过瓶花阁、楚宝堂,进了如是园,宝钗笑道:“我今儿早上往楚宝堂门口过了好几磨儿,也没有偷个空儿进去歇歇,这才是三过其门而不入。”珍珠道:“我知道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人一齐好笑,不觉进了园来,无心去看春色,走到米山堂,绕过富春阁,弯弯转转已走出园门,到了西宅。进垂花门,徐大奶奶对惜春道:“清凉观的李道士来领月米,知道太太欠安,要见姑娘请安。”宝钗道:“带他到蓉姑娘屋里来见个面儿就结了。”徐大奶奶答应。
  惜春们走宝书堂进去,珍珠对该班的姑娘、嫂子们道:“有来请安的人,不拘是谁,总请在宝书堂待茶。安和堂不便坐客,恐太太怕烦。”宝钗道:“这个主意出的很是。咱们上去瞧瞧太太,再下来见道士。”众人点头,走甬道上,那些姑娘、嫂子站在两旁伺候,宝钗问道:“太太这会儿吃点儿什么没有?”众人答道:“不听见说要什么吃。刚才有姑娘们下来,说是太太这会儿有些哼哼,想是心口儿疼。”珍珠们上了台阶,吩咐卷棚下的众人道:“不拘跟随来的姑娘、嫂子、妈儿们,别叫他们在这儿说话。”众人齐声答应,一面掀起湘帘,让姑娘们进去。梦玉、秋瑞坐在炕前小圆椅上,见他们四人进来,连忙招手,轻轻说道:“刚才有几声儿咳嗽,又哼了一会儿。听二老爷说,请了一位有名儿的大夫就来。”惜春点头道:“太太若是有个什么三长四短的,不用说,我这苦命的人还活着干什么?”说着,泪下如雨。珍珠更为伤感,说道:“我同你去。”芙蓉、梦玉、宝钗、秋瑞俱满脸是泪,握着脸不敢仰视。
  听差的卫嫂子对惜春道:“徐大奶奶领着清凉观李道士在蓉姑娘屋里坐了好一会,说是等着要见姑娘。”惜春道:“我这会儿心中发烦,谁有工夫去说闲话。宝姐姐去见他,看有什么说话。”宝钗点头,跟着几个丫头来到芙蓉院里,走至檐口问道:“老道,你又来干什么?”李行云忙应道:“仔吗宝二奶奶也在这儿吗?”说着,掀起湘帘,让宝钗进去,赶忙请安问好。宝钗笑道:“老道,你好气色呀!哎哟喂!连寿纹里都放出了光。”李行云笑道:“宝二奶奶那里学来的和尚口气。咱们的师爷姑娘呢,怎不见个面儿?刚才在垂花门听说太太欠安,想是受了点儿风。这几天时气不好,乍凉乍热,最容易受玻”宝钗让他坐下,说道:“这会儿太太的病瞧着很沉,昨日下了一服药,不见怎么着。今日又请了几位来瞧,也总是含糊着,没有个准话儿。别说是你们师父姑娘着急,连咱们也急的什么儿似的。倘若有个三长四短,真是要定了两个人的命。这怎么好呢?”李行云道:“我正为这件事要见姑娘。我会看香,给太太瞧瞧,就知道是个什么邪祟,今儿晚上退送退送就好了,吃什么药呢。”宝钗笑道:“看个香儿也没有什么使不得,药也必得要吃,但不知你那香是个什么看法?要备些什么东西?”李行云笑道:“看香不要别的,只要一股儿线香,十双竹筷子,一碗清水。我到太太屋里,对着炉点香,不拘什么邪祟,一看就知道了。等着看出了是个什么鬼,再设坛退送。”
  宝钗点头道:“使得。你且在这儿吃早饭,候着二老爷陪大夫进来瞧过,咱们再上去看香。”李行云道:“既是这样,我到垂花门去吃饭,等着一会儿再来。”宝钗道:“也罢,你到那儿吃饭,倒还舒服。”就差一个听事的嫂子,送他到垂花门去吃饭。
  宝钗料理一会公事,刚才上去,听说二老爷同着两位大夫上来。宝钗着人打听二老爷们在那儿,丫头答应,去不多时来说,二老爷同大夫们都在屋里看玻宝钗忙走出院去,见寿儿、安儿两个小子在甬道上同几个大丫头们说话,抬头瞧见宝二奶奶,赶忙过来请安。宝钗道:“你们进来干什么?”安儿道:“伺候老爷陪大夫进来看玻”说毕,站在一边。那几个大丫头赶着都走上台阶。宝钗进了安和堂,走衣壁里至柏夫人炕后,听见一个大夫说道:“脉俱洪数而紧,邪盛气虚;又且阴亏,不能制火,是以中焦。宿食难消。还恐外邪内陷,虚不受补,更难调治。”又一个老大夫道:“依我愚见,竟是承气汤加减,倒还对劲儿。”祝筠道:“二位很高明,请到外面开方。”说着,陪大夫出去。
  宝钗走出衣壁,惜春们也刚走出重帏。珍珠道:“听他这话头儿,很有些费手,怎么好呢?”宝钗道:“你不知道医生们的脾气,他总要说的十二分利害才显出他的本事,再别听他的瞎话。”珍珠含泪点头。听见柏夫人呼唤,一齐都到炕前。
  柏夫人瞅着他们道:“胸口疼。”众人见太太昏沉了一天一夜,这会儿瞧着神气清爽,俱觉欢喜。柏夫人见他们都在面前,心中安慰。惜春道:“老太太到六如阁拈过香,就往陆四太太家拜寿。”柏夫人道:“偏我又害病去不了,惜姑娘代我去拜寿,早些儿回来。”宝钗道:“老太太吩咐,拢共拢儿都不叫去,就是二婶子同咱们太太、竺、鞠两位亲家妈,等着一会儿差惜姑娘去走一趟儿就是了。”柏夫人又似睡不睡的也不言语。珍珠道:“瞧着这样儿,真将人急死!”秋瑞道:“梦玉昨夜对天祷告,愿以身代。这会儿我想人力可以回天,咱们从今儿夜间起,轮替着在院子里焚香礼斗,情愿减咱们年岁,给太太消灾延寿。”众人不等说完,齐说:“很是。”
  宝钗道:“我倒忘了一件事,刚才李道士说,他会看什么香,不拘什么大病,看个香儿就好。”梦玉急问道:“在那儿?就叫他来瞧。”惜春道:“他本来会退送个病儿,既在这儿很好,先看了香,咱们再送。”宝钗吩咐该班的嫂子到垂花门将李道士领来,一面着人取筷子、线香、净水碗、香炉伺候。
  梦玉们偷空儿轮着吃饭,珍珠道:“真是食不下咽,瞧见饭儿菜儿就很发烦。”众人等了一会,该班的同李道士进来,先在外间给姑娘、奶奶、大爷们请安。梦玉问道:“你会看香,快些就看。”李行云答应,跟着姑娘走进内房,只觉着四面光明,温香扑鼻,踹在地下觉着两只脚虚飘飘的,很像驾着云。定了一定神,才瞧见两壁上的嵌玉挂屏、大洋玻璃镜、挂钟、多宝厨,瓶樽插着九节兰花;上面放着月色绸炕幔,青绸走水,两边拖着两大绺青穗子;炕面前一边四个小墩子。李行云对宝钗道:“我今日算是来游月宫,这会儿身在天上。”秋瑞道:“可见天上不如人间,害起病来,倒要请凡人来治。”李行云笑道:“大奶奶倒会说个笑话。咱们就在这香几上看香,烦那位嫂子将这股香点着,插在炉里。”该班的答应,赶忙点上。
  李行云拿着筷子走到炕前,口中唧唧念了一会,回身到香几前,将筷子竖在净水碗里,不住口的祷告。众人见那筷子直竖在碗中,并不歪倒。李行云远远站开,看了一会,过去将筷子收下,香炉、水碗也都收去。李行云请奶奶们到外间屋里,轻轻说道:“太太是遇着一个外来的穷女鬼缠住,刚才我瞧见那个女鬼,黄肿脸儿,瞪着两大眼珠子,龇牙咧嘴的,披散着头发,坐在太太身上,十分凶恶,必得要赶紧退送才好。”
  众人见他说的凿凿可据,不能不信。
  梦玉道:“你立刻就将他退了去罢,快些拿着,别叫他又跑到那儿去。”芙蓉道:“这是个什么鬼?他好没因儿的,怎么找着太太,这鬼就很胡闹。”梦玉笑道:“罢呀!姑奶奶!咱们只要骗着他离了门子就完了。你再去叨叨,他动了气,赖着不去,这不是活乱儿吗?”众人好笑。芙蓉笑道:“竟交给你同李老道去退送,本来活着的姑娘、奶奶们强不过你这位大爷,那个女鬼自然不敢不依。”珍珠道:“这个鬼真是穷着了急,全不讲理。”宝钗笑道:“大爷、姑娘、奶奶别尽着叨叨,问老道是怎么个儿送,叫他赶着一送就完了。”
  李行云道:“不消花费什么,只要太太常穿的一件衣服,我将这鬼就包着了。你们只消烧些黄钱、金银锞。这儿不便供他,我将这鬼带回家去,要拜七天解冤忏,夜间礼斗,一箍脑儿也花不了二十两银。就短少一吊两吊的,我好意思还来找补吗?自从去年师父姑娘回了家,咱们也不知沾了多少光,日子长着呢,要什么钱。”宝钗笑道:“老道你只要二十两银倒不打紧,千急将那鬼拢共拢儿全包了去,别剩下点儿鬼头鬼腿的,那可就是你的乱儿。”李行云笑道:“姑奶奶只管放心交给我,横竖错不了。”宝钗笑着去取银子,命芙蓉取一件衣服与他包鬼。
  此时,老太太拈过香,同王夫人、桂夫人、修云姑娘、竺、鞠两亲家,都往陆四太太家拜寿。刚要上轿,来了好几家探病的太太、姑娘、奶奶们,就派掌珠、汝湘、芳芸们这些孙媳妇分陪着,在东宅里待饭。吩咐凡有客来,总在东宅。掌珠们倒闹的一点空儿没有。宝钗交了银子给李道士,包了鬼去,回家礼斗。一面吩咐打杂的老妈们,将安和堂后边院子打扫洁净,预备夜间拜斗;命精细姑娘们摆设鲜花、果供、檀香、枣茶,诸事齐备。珍珠们伺候太太吃过头二次汤药,总不见些好。差人到怡安堂知会各位奶奶知道,以便老太太回来回答。四堂姨娘轮着过来照应。两宅姑娘、嫂子不住的到安和堂探问,不知不觉又闹了一日。
  芙蓉、珍珠、惜春洗澡换衣十分诚敬,自从初一这夜起,姐妹们轮替着到后院里诚心拜斗,俱愿以身自代,每夜如此。
  老太太们又因各家男亲女眷内外热闹,来往不绝,天天轿马盈门,一连几天,无人不乏。求签问卦俱说大病无碍,看那病又是日轻日重,不觉已混了七八日。
  这天正是三月初八,晌午时候,柏夫人睁开双目,将众人看了一遍,长叹一声,闭目不语。众人大惊,不知作何办法,且看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自序
凡例第一回 幻虚境册开因果 大观园梦启情缘
第二回 为恩情贾郎游地狱 还孽债凤姐说藏珠第三回 系朱绳美人梦觉 服灵药慈母病痊
第四回 稽首莲台万缘独立 相逢萍水一诺千金第五回 贾郎君缠绵销宿帐 祝夫人邂逅结因缘
第六回 释冤仇一尊金佛 立心愿两粒明珠第七回 老庵主自言隐事 小郎君代说衷情
第八回 故作情浓心非惜玉 温存杯酒意在埋金第九回 柳夫人感恩归里 贾郎君忏孽修桥
第十回 庆端阳夫妻分袂 叙家事姑表联姻第十一回 柏夫人船房继女 张姑娘飞弹惊人
第十二回 皮老爷无心获盗 祝公子有意邻船第十三回 赠佩盟心绿杨城郭 泪痕留面风雨归舟
第十四回 松节度平山奖婿 林小姐石匣埋真第十五回 俏郎君梦中逢丑妇 相思女纸上遇知音
第十六回 承瑛堂情悲叔侄 瓶花阁兴扫痴婆第十七回 奉慈恩因悲定媳 消郎闷众美联芳
第十八回 金雀一枝催酒阵 银钩满幅写芳名第十九回 魏紫箫灯前鸳谱 周婉贞膝上莲钩
第二十回 俏姑娘甘心冷淡 冷小姐羞对荷花第二十一回 巧语说风情不妨画卯 苦心尝药味慨试鸾刀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