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讀《金瓶梅》品明朝社會 》
外來和尚會念經(2)
梅朝榮 Mei Chaorong
1600年(萬歷二十八年庚子),利瑪竇以進貢方物的名義來到北京。第二年獲準嚮明神宗進貢天主圖像、天主母像、天主經、珍珠鑲十字架以及報時鳴鐘、萬國圖志等。 據說獲許晉京純屬巧合。萬歷皇帝有一天忽然想起,有奏本稱幾個西夷進貢者清單中有自鳴鐘、西琴等物,他急於一睹這自鳴鐘的模樣,這纔頒旨命利瑪竇一行進京。而一見到自鳴鐘,皇帝就着了迷。特地在皇宮內為自鳴鐘蓋了一座鐘樓。萬歷皇帝第一次看見那座高大的自鳴鐘時,鐘還沒有調好,於是他命令立刻召見神父們。其實,他不僅對傳教士們進貢的禮物有興趣,也想看看這些送禮的外國人。但最後他並沒有親自接見傳教士們,而是派了兩個畫師去給利瑪竇畫了像。利瑪竇被特許在宣武門附近租住民房,明朝政府每隔四個月給他們發一次津貼並且每月可獲一筆官銀。 明朝廷因為利瑪竇具有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學知識,授予他官職。萬歷皇帝准許利瑪竇在北京傳教,他就在宣武門內建立了北京的第一座天主堂(今宣武門南堂即為明代天主堂舊址)。 利瑪竇到北京後,寫了《經天該》和《乾坤體義》,同李之藻合譯《渾蓋通憲圖說》,這是三部天文學著作。他用中文寫作《通天該》,又親手製造了地球儀、渾天儀、日晷,把西方的天文儀器介紹到中國。 利瑪竇在傳教的同時,也積極傳播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徐光啓是明代著名科學家,他嚮利瑪竇學習天文、數學、測量、武器製造等各種知識。他編寫的《農政全書》,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農業百科全書。他還和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德的《幾何原本》。 徐光啓,上海人,他生於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在20歲左右的時候進了縣學,成了生員,35歲時回鄉參加了本省的鄉試,一舉奪得了鄉試的第一名,中瞭解元,42歲時又到北京參加考試,中了進士,後來在翰林院做了個小官。天啓年間,落職回傢。 從萬歷到天啓之際,正是利瑪竇在北京居住期間。這期間,徐光啓和他來往密切,兩人一起研究數學、天文、歷法以及地理、水利等學問,兩人合作共同翻譯《幾何原本》等。《幾何原本》是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著名數學家歐幾裏德所著,全書共十五捲,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係統的幾何學著作。徐光啓從而成了我國介紹西方科學成就的先驅者。1629年,崇禎皇帝繼位後,委派徐光啓負責重修歷法的工作,僅用了4年時間,就編成了《崇禎歷法》,是中國歷法的一次重大改革。 利瑪竇在1610年(萬歷三十八年庚戌)5月11日病逝於北京,享年59歲。按照當時中國的慣例,外國人死後都要移葬澳門。但是中國的教友為了紀念利瑪竇,上奏朝廷,申請賜地,下葬北京。明神宗萬歷皇帝破例準奏,親賜葬地和安葬祀費,賜北京西郊“二裏溝佛寺,房屋三十八間,地基二十畝,畀葬利子”。 利瑪竇在中國做出了傑出貢獻,李約瑟總結說:“中國和外界也有接觸,但是這種接觸從來沒有多到足以影響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學的格調,在耶穌會傳教士進入中國後,中國的科學便和全世界的科學匯成一體了。”徐光啓稱利瑪竇為“海內博物通達君子”。當時一位太監對於單獨給利瑪竇葬地,曾問相國葉文忠:“諸遠方來賓者,從古皆無賜葬,何獨厚於利子?”葉答:“子見從古來賓,其道德學問,有一如利子者乎?姑無論其他事,即譯《幾何原本》一書,便宜賜葬地矣。”葉的回答,可以看出利瑪竇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殺人不見血的刀(1) | 殺人不見血的刀(2) | 殺人不見血的刀(3) | 太監敢頂半邊天(1) | 太監敢頂半邊天(2) | 太監敢頂半邊天(3) | 玩主坯子皇帝命(1) | 玩主坯子皇帝命(2) | 玩主坯子皇帝命(3) | 父母還是親生好(1) | 父母還是親生好(2) | 父母還是親生好(3) | 特務行業很吃香(1) | 特務行業很吃香(2) | 特務行業很吃香(3) | 平民組織鬧黨派(1) | 平民組織鬧黨派(2) | 平民組織鬧黨派(3) | 親兄弟得明算賬(1) | 親兄弟得明算賬(2) | 親兄弟得明算賬(3) | 別人挖坑自己跳(1) | 別人挖坑自己跳(2) | 別人挖坑自己跳(3)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