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七編 雄關要隘(4)      董耀會 Dong Yaohui

  “鄒”,古音讀聚;“屠”,古音讀居。由於年代久遠,諸多氏族雜居,加之同音異字流傳,此地便有了“居庸山”,後來又有了“居庸塞”。可見,“居庸”一詞的出現,最遲當産生在我國的春秋時期,距今至少有2500多年了。
  居庸之關塞,有着悠久的歷史。這是和我國當時先進的生産力相適應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冶煉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反映在軍事領域,便是引起了戰爭方式的變化。在此之前,交戰雙方以車陣對壘為主,而且多在平原。隨着武器的改進,戰爭的突然性、隱蔽性增加了,戰爭中的防禦也日益重要起來,這樣,憑險設塞在當時也成了一般的軍事常識。居庸,古屬燕國,公元前663年,燕國在齊國的幫助下,曾北伐山戎。在此之前,由於戰爭連年不斷,燕國利用其天然隘口,在居庸設塞建關以備東鬍,當屬必然之舉。
  居庸關歷史上都有過什麽不同稱謂?
  居庸作為關塞,歷代都對其相當重視,其中既有軍事的原因,又有經濟、文化乃至政治的因素。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傢,經濟文化的交流是促進國傢繁榮統一的方略之一,歷代統治者也都看到了這一點。從軍事領域着眼,作為華北平原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居庸關既可作為中原嚮漠北開拓進取的前哨,又可據險防守以備遊牧部落的騷擾,歷史上曾有不少欲稱王稱霸者,都據此關隘以舉兵發難。所以,元代郝經在其《居庸關銘》一文中說:“中原能守則為陽國北門,中原失守則為陰國南門,故曰漢、唐、遼金以來嘗宿重兵以謹管鑰。”由此看來,居庸關真可謂是一處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理想關塞。
  由於改朝換代,居庸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有過不同的稱謂。如秦稱居庸塞;漢稱居庸關;到了晉代,因這一地區劃歸軍都縣,此關又稱軍都關;曹魏年間,因居庸關地處兩山夾峙,一水旁流,狹長四十華裏的關溝(即軍都陘)中部,而關溝又恰似一支中部窄細,頭尾粗壯的細腰蜂,又有人稱其曰蠮螉塞。也有人因所居地域不同稱西關。唐代更有薊門關的稱謂。北齊稱納款關。到了金代,女真族國語則稱居庸關為查刺合攀,也謂之“冷陘”。名稱一易再易,足見古人對居庸關的重視與關註。
  居庸關歷史上曾發生過哪些戰爭?
  居庸關所在的關溝是古代內蒙古,大同,宣化等地往北京的通道。太行山從山西經河北到此數百裏,連綿不斷,其間有通往中原八條通道,謂太行八陘。居庸關是最北端的第八陘。《金史》上說:“中都(今北京)之有居庸關,尤秦之有崤涵,蜀之有劍門”一樣。居庸關是都城西北的門戶和屏障。關溝峽𠔌溝長𠔌深。自古就有“絶險”“天險”之稱。成為兵傢必爭之地。歷史上在居庸關留下過很多次戰爭的史跡。118年就有鮮卑人攻打居庸關同漢朝守將大戰之事。525—527年,杜洛周起義軍將守關都督元譚趕出居庸關。遼金兩朝的滅亡,同發生在居庸關的戰爭有關。遼代末年,金兵攻居庸關。遼調集重兵把守。金兵攻關時,遼兵隱蔽在懸崖下面,突然崖石崩塌,士兵被壓死許多,便不戰自潰。金兵占據居庸關時,元兵多次攻打該關。一次元兵攻到關外,金兵用鐵水將幾道關門封死,並在關溝內外布滿鐵蒺藜,選派精兵防守。結果元兵改變了計劃,從一小路連夜繞過把守嚴密的關溝,天亮時兵到南口外平地,金兵大潰。元兵從居庸關一直打到了中都。元朝末年,也是明兵從居庸關而入,直取元大都。明代是居庸關修建的鼎盛時期。1372年,明軍三路北徵,主力軍在土剌河受挫。明太祖因此放棄了武力統一草原諸部的想法,繼續實施政治上籠絡、爭取的方略,同時軍事上推行戰略防禦。以此為轉折點,北方地區開始大量地設軍鎮、築城堡、立衛所、建關隘、置墩臺,繼之便是曠日持久地營造萬裏長城。明李自成率兵先打下宣府(今張傢口宣化區),再入居庸攻破北京城。近代,馮玉祥,張作霖,也曾在居庸關打過仗。1937年7月底至9月初,國民黨軍隊曾在居庸關抗擊日本侵略者,斃敵一萬多人。因戰亂,自然災害等原因,居庸關多次遭破壞,又多次被修復。
  清朝為什麽把殺鬍口改為殺虎口?
  雄偉的外長城,在山西雁北地區,蜿蜒麯折,橫貫東西。這一帶長城沿綫,是晉北山地與內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區,也是內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轉下太行山所必經地段。殺虎口就是這段外長城最重要的關隘之一。它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城西北部,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形成一條3300米的狹長走廊,構成天然關口。蒼頭河縱橫其中。在蒼頭河上築長城水門,俗稱“九竜洞”。殺虎口自古便是邊關要隘。歷代王朝設衙駐將,屯紮重兵,嚴密扼守。築城堡分新舊堡。兩堡之間東西築墻,連環為一,前後左右開門,東西南北四通。長城內外烽火臺林立,敵樓密集,形成唇齒相依,犄角互援之勢。殺虎口明時稱殺鬍口。明朝時蒙古貴族南犯長城,多次以此口為突破關,而明王朝派兵出長城作戰,也多由此口出入,所以起了這麽一個殺氣騰騰的名字。清朝統治者入主中原後,對蒙古貴族采取懷柔政策,將“鬍”字改為“虎”字。由此殺虎口之名沿用至今。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編 歷史沿革(1)第一編 歷史沿革(2)第一編 歷史沿革(3)第一編 歷史沿革(4)
第一編 歷史沿革(5)第一編 歷史沿革(6)第一編 歷史沿革(7)第一編 歷史沿革(8)
第一編 歷史沿革(9)第一編 歷史沿革(10)第一編 歷史沿革(11)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第二編 建築遺存(1)第二編 建築遺存(2)第二編 建築遺存(3)
第二編 建築遺存(4)第二編 建築遺存(5)第二編 建築遺存(6)第二編 建築遺存(7)
第二編 建築遺存(8)第二編 建築遺存(9)第二編 建築遺存(10)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