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英豪冉閔夢難成(3)      梅毅 Mei Yi

  冉閔覺得有理,不停地點頭。
  不料,道士法饒死催。這個不懂什麽軍戰之事的傢夥口出大言:“我觀天象,太白入昂,當殺鬍王!陛下您圍襄國日久,無尺寸之功;今外賊大至,又畏敵不擊,如此,將何以服衆?”
  法饒這麽一激,使總愛逞匹夫之勇的冉閔拍案而起,拔劍下令:“我戰意已决,敢諫阻者斬1於是盡衆出戰。
  冉閔軍隊頓於堅城之下日久,意沮力疲,本來進攻能力已經大打折扣。如今,背面又壓來兩支生力援軍,懼心彌甚。如果依王泰之計,穩定軍心,相持下來後,指揮得當,還可能擊敗前後之敵。冉閔頭腦發熱,竟然下命出擊,正撞到羌、鮮卑軍隊的銳矛之上,結果當然不會出人意料。冉閔的魏軍在三面夾擊下,一敗塗地。
  冉閔死戰,與十餘騎逃還鄴城。
  最倒黴的是他的兒子冉胤,先前配由他指揮的一千鬍人就等着這個機會,不僅沒有臨危救主,而是突入帳內,綁上這位王子以及正與他議事的左僕射劉琦,嚮石祗投降。二人立刻被綁在大柱之上,鬍人滿懷深仇大恨,對他們加以肢解虐殺。
  鄴城洶洶,都訛傳冉閔被殺。喘定之後,冉閔親自出面行郊祀之禮,衆心稍安。痛定思痛,他下令追封被自己殺掉的韋NFDAF為大司徒,並肢解了給自己出餿主意出戰的道士法饒父子。這老道命還挺大,楞從戰場上活着跑回來,還不自己撞死算了,非等別人把他大卸八塊。
  趙王石祗喘過氣來,馬上派其大將劉顯將兵七萬嚮鄴城進攻。劉顯一路行進,駐軍於距鄴城二十多裏的明光宮。此時,冉閔變成了守方。
  冉閔憂心如焚,急召衛將軍王泰入宮,想與他共議抵拒之策。王泰深恨前計不用,托稱敗退之際中箭,傷重不能前來。冉閔親自上門探問,王泰“固稱疾篤”。
  冉閔大怒,馳還宮中。他對左右說:“王泰這個巴奴(王泰是巴蠻出身),朕之身傢難道靠他嗎?看我先滅群鬍,回來再斬王泰1
  冉閔果真英雄。憑藉一腔豪氣,悉衆出戰。劉顯等人以為冉閔剛剛大敗,肯定龜縮城裏不敢出來。誰知大軍衝出,冉英雄金身錦袍,立馬當先,如風一般已經殺入後趙軍中。劉顯大敗,冉閔軍斬敵軍首級三萬餘。
  冉閔乘勝追擊,一直把劉顯趕殺至陽平。
  劉顯大懼,秘密派人請降,表示回襄國殺石祗以自救。冉閔這纔止兵,大勝而歸。
  有人上告王泰欲叛入秦中,冉閔殺之,並夷其三族。由此,可看出冉閔仍舊一介武夫,愛憎涇渭,無人君之氣量。
  劉顯說話算數。他引軍還入襄國,趁“匯報工作”的機會忽然發難,殺掉趙王石祗及其宗室、高官十多人,送這些人的首級於鄴城。冉閔命人把石祗首級當街焚毀,下詔封劉顯為上大將軍、大單於。
  值得一提的是,在襄國會戰的燕軍統帥回去後,嚮慕容俊報告實情,燕國上下纔知道石祗手裏確實沒有傳國玉璽。慕容俊於是殺掉石祗派駐的使臣張舉,釋放常煒,並派人找到常煒在中山的四子二女,使他們一傢人團聚。
  殺掉石祗後,劉顯覺得冉閔威脅已遠,自己又“君”臨襄國舊都,感覺一上來,也想趁亂占地為王。於是,稱王之後(這人短命又倒黴,史書上都沒有記載他到底稱什麽王),劉顯進攻冉閔轄下的常山。
  冉閔留大將軍蔣幹輔佐其年幼的太子冉智留守鄴都,自率八千精騎馳救常山。冉閔軍馬一到,劉顯的大司馬王寧就率軍投降。冉閔根本不給劉顯緩神的機會,以少擊衆,再次大敗劉顯,並乘勝追至襄國。劉顯剛剛逃入城中,想憑城拒守,但他的大將軍曹伏駒大開城門迎降冉閔。
  冉閔大開殺戒,一下子殺掉劉顯及“公卿”一百多人,又把石勒經營數年的襄國宮室付之一炬,遷其民於鄴城。
  “魏主(冉)閔既剋襄國,因遊食常山、中山諸郡。”史書此記,透露出這樣一個消息:冉閔雖屢戰屢勝,但也是軍疲乏食,衹能率軍四處遊食。他稱帝之初,為樹私恩,把石氏政權屯積於各地的糧倉全部打開,任由人取,缺少長遠的戰略眼光。加之與羌、鬍相攻,無月不戰,冉閔的資儲很快消耗殆荊而且,當時大亂四起,人民根本無法耕種,糧食等物衹能坐吃山空。
  公元352年(東晉穆帝永和八年)5月,燕王慕容俊派慕容惲慕容霸等人深入中原,進擊冉閔以及其他後趙殘存勢力。
  當時,慕容鮮卑乘後趙滅亡後的混亂,已經侵據了幽州、薊州,並嚮冀州進攻。冉閔率軍,與慕容恪的鮮卑很快相遇,準備開戰。
  冉閔的大將軍董閏和車騎將軍張溫久經戰陣,諫勸說:“鮮卑乘勝鋒銳,且彼衆我寡,宜先避之;俟其驕惰,然後益兵以擊之1
  冉閔不聽,大怒道:“晉欲以此衆平幽州,斬慕容瀎今遇(慕容)恪而避之,人謂我何?”剛愎自用,一心要與鮮卑軍拼個高下。
  見冉閔如此執拗,司徒劉茂與特進郎闓深知大難不遠。“吾君此行,必不還矣,吾等為何坐待戮辱?”兩人自殺。
  冉閔在安喜紮兵,慕容恪引鮮卑兵逼近。由於深懼冉閔神勇,燕兵也不敢貿然進攻。
  冉閔率軍又往常山方向轉移,慕容恪鼓起勇氣,麾兵進擊,雙方立陣於廉臺,開始實打實地比劃。十次交鋒,雖鮮卑燕兵數倍於漢人魏兵,但皆大敗。更可一提的是,燕軍是騎兵,冉閔屬下多是步卒。燕兵有如此優勢,仍不能戰勝魏兵。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三分一統晉業興
大好江山誰承繼(1)大好江山誰承繼(2)大好江山誰承繼(3)
“牝雞司晨”朝綱紊(1)“牝雞司晨”朝綱紊(2)“牝雞司晨”朝綱紊(3)
樹欲靜而風不止(1)樹欲靜而風不止(2)樹欲靜而風不止(3)
血肉橫飛殺戮始(1)血肉橫飛殺戮始(2)血肉橫飛殺戮始(3)
血肉橫飛殺戮始(4)攻伐大亂滿京城(1)攻伐大亂滿京城(2)
攻伐大亂滿京城(3)你方唱罷我登場(1)你方唱罷我登場(2)
你方唱罷我登場(3)你方唱罷我登場(4)你方唱罷我登場(5)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