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考古 上帝的指紋 Fingerprints of God   》 第78節:第二十七章 天昏地暗,黑雨傾盆(5)      葛瑞姆·漢卡剋 Graham Hancock

  類似的洪水災難很可能在同一時期也襲擊過中國。北京附近的山洞中,猛獁和水牛的骨骸與人類的遺骨混在一起。(54)不少權威將西伯利亞的猛獁遺骸與碎裂的樹木混雜的現象歸結為"巨大的海嘯將森林裏的樹木連根拔起,與成堆的動物屍體一起被泥石流埋葬。在北極地區,這些遺骸凍得很結實,因此這些證據得以在永久凍土中保存至今"。(55)
  南美洲各地也都發現過冰川時期的化石。"在這些化石中,原本是生死冤傢的動物(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與人類的骨骼都混雜在一起。同樣引人註目的是,在非常遼闊的區域內,陸地動物與海洋動物的化石也亂七八糟地堆在同一地質層中。"(56)
  北美洲也深受洪水之害。龐大的威斯康星冰川消融時形成了巨大的、臨時的湖泊。水流以無可比擬的速度傾瀉到這些湖裏,將一切都淹沒在湖底。幾百年之後湖泊才幹涸。例如西半球最大的冰川湖阿格西茲湖,它的面積曾達110000平方英裏。今天的加拿大馬尼托巴省、安大略省、薩斯喀徹溫省,美國的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的一部分都曾是它的水域。(57)這個湖維持了不到1000年。這表明,在冰川突然融化造成的洪水災難後,繼之而來的是一段平靜的時期。(58)
  信念的象徵
  很久以來人們一直相信,人類直到大約11000年前纔到達美洲,但是新近的發現已經確認,這個時間要早得多。在阿拉斯加的育康地區,加拿大研究人員在老烏鴉盆地裏找到25000年前的石器。(59)在南美洲的秘魯和火地島這些最南端的地方發現的人類遺骨和遺物可以準確地追溯到公元前12000年,另有一批遺物在公元前23000~19000年之間。(60)根據這些和其他的證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至少在35000年之前,人類開始進入美洲,其後又不斷地有移民潮涌嚮那裏。"(61)
  那些冰川時期新到的美洲人,從西伯利亞通過白令陸橋,千辛萬苦地來到美洲,面對的卻是17000~10000年前那令人魂飛魄散的環境條件。那正是威斯康星冰川驟然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暴漲350英尺,引發前所未有的氣候和地質動亂的時候。一連7000年,地震,火山爆發,滔天的洪水你來我往,間或出現些怪譎的寧靜,這些就是美洲人日常生活的主體。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們的神話纔如此堅信不疑地講述烈火、洪水和黑暗的時代及太陽的創造和毀滅的故事。
  此外,如我們前面已經看到的,並不是衹有美洲纔有這些神話,東半球的神話照樣。世界各地的神話都在不約而同地講述洪水,嚴寒,或者天翻地覆的故事。這不僅僅是對同樣經歷的一再轉述,就其本身而言,冰川及其後果畢竟是全球性的現象。更令人稱奇的是同樣的標志性的主題不斷在這些神話這出現:一個好人和他的傢人,神仙的警示,一切生物的種子得救,救命的船,避寒的住處,未來的人類的祖先藏身的樹洞,洪水過後放飛去尋找陸地的小鳥和其他動物,等等,等等。
  令人稱奇的還有,那麽多的神話中都有對一個類似魁紮爾剋爾雅特和維拉科查式的形象的描述。說他們是在洪水之後的黑暗時代到來的,他們教這些劫後餘生、四散飄零的部落人民建房造屋,給他們講解天文地理,科學知識,為他們製定法律。
  誰是這些推進文明的英雄?難道他們僅是一種純樸的想像?他們是人還是神?如果是人,會不會就是他們造就了這些神話,讓它們成為知識的載體,穿越時空,傳諸後世?
  這些念頭似乎有些異想天開。但是,我們將在第五部中看到,在某些神話中反復出現了科學的、準確的難以置信的天文數據資料,而這些神話與大洪水的傳說同樣古老,同樣廣為流傳。
  他們的科學知識是從哪裏來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世界出版社
第1節:第一章 秘境地圖(1)第2節:第一章 秘境地圖(2)
第3節:第一章 秘境地圖(3)第4節:第二章 南方大陸上的河流(1)
第5節:第二章 南方大陸上的河流(2)第6節:第二章 南方大陸上的河流(3)
第7節: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1)第8節: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2)
第9節:第三章 消失的科技文明(3)第10節:第四章 飛翔的禿鷹(1)
第11節:第四章 飛翔的禿鷹(2)第12節:第四章 飛翔的禿鷹(3)
第13節:第五章 古印加人的蹤跡第14節:第六章 他來到這個混沌的世界(1)
第15節:第六章 他來到這個混沌的世界(2)第16節:第六章 他來到這個混沌的世界(3)
第17節:第七章 那時代有巨人嗎(1)第18節:第七章 那時代有巨人嗎(2)
第19節:第七章 那時代有巨人嗎(3)第20節:第八章 世界屋脊上的湖泊
第21節:第九章 過去和未來之王(1)第22節:第九章 過去和未來之王(2)
第23節:第十章 太陽門之都(1)第24節:第十章 太陽門之都(2)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