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否定群雄解红楼   》 第8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3)      崔耀华 Cui Yaohua

  1.书中写道“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这时“贾蓉媳妇秦氏”早为宝玉布下了一个白云乡、温柔乡。使宝玉一坠此境便陶醉无比。作者此处是以《聊斋》梦魔之术而喻千古之哲理,作者写道:
  “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之人,——因他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然是放心的了。”
  书中的贾母——史老太太、史老太君、老祖宗。是以名而托意,暗指贾母为历史之化身(后详叙)。此处用拟人法,指出秦氏代表的“秦邦业”、“秦业”中的合理内核,从历史角度而言,“去安置”宝玉——去引渡、去教化、去启迪宝玉,是最为“极妥当”的。所谓“自然是放心的了”即不会发生什么错误、误导和让世人及历史所担心的事。
  刘心武认为:贾母只有贾蓉之妻秦氏这个唯一的重孙媳,又何来“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之说?这是刘先生一大不解之谜,不解贾母、史老太君、老祖宗是何人何意。对史老祖宗从历史去解,她的重孙何止千万个?“第一个得意之人”在用语和艺术内涵上不就成了历史之必然吗?故对《红楼梦》解之,会心处则处处字字生辉;不解就会坠落到如台湾作家苏雪林女士所言:“天下无奇不有,竟有一个不学无术的没落纨绔,写了一部散漫松懈,毫无结构,并且尚未完稿的小说,居然脍炙人口,传诵一时,让他享受一百五十余年的盛名。……俨然成了旧小说之王……与世界名家也几可分庭抗礼……看来这位作家竟要永远大红大紫下去。这位作家是谁?便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见之令人格格作呕……”
  2.此处所谓“第一个得意之人”:指在中国思想历史遗产中,对引导和启迪宝玉最为恰当的一种思想。作者用艺术语言形象地阐述出来就是历史的“得意之人”,就是秦氏代表的思想最适合历史发展的需要之意。
  3.“生得袅娜纤巧”:言秦氏代表的这种思想,虽然很美,但易夭折,不易生存下来。“纤巧”,不坚实、不强壮也!
  4.宝玉被引入“上房”,内有一幅“燃藜图”和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宝玉见了连说:“快出去!快出去!”表示宝玉对此情此境厌恶之极。所谓“燃藜图”画的是汉代著名儒者刘向夜里苦读,神仙手持青藜杖吹出杖头火,为他照明,并教他读书,授以儒家最古老的经典之作《洪范九畴》。汉儒称《洛书》为《洪范九畴》,相传为商末箕子所作,以此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与燃藜图相辅相成的对联,意在讥讽儒者们老于世故,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不过在人情世故上进行苦心钻营,他们仅仅把这些俗不可耐的东西当成知识,当成才学,当成学问。以此暗示宝玉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态度。
  5.“上房”中的景物是和秦氏室内、秦之太虚入境处的景物互为对比加以描写的。在秦氏室内的陈设除“海棠春睡图”和对联外,还有:“武则天用过的宝镜”;“赵飞燕立着舞的金盘”;“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寿昌公主的宝榻”;“同昌公主的连珠帐”;“西施浣过的纱衾”;“红娘抱过的鸳枕”等。
  刘心武对秦氏室内这些眼花缭乱之物,心里感到如腾云驾雾起来,他千思不解地喊出一个“怪”字、“奇”字。
  从两赋论而言,秦氏室内的陈设一点不奇怪,它是和“燃藜图”“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所表示的思想意境相对立的另一种意境。
  (1)武则天: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法家人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2)赵飞燕:汉成帝时宫人,善歌舞。“两赋论”中属名娼奇尤一类人物。
  (3)太真:杨贵妃。唐玄宗之爱妃。安禄山伤其“乳”,即伤玄宗之所爱也。玄宗是宝玉体系人物。
  (4)“寿昌公主”“同昌公主”:和宝玉“通灵玉”上的警世之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相互映照,看无出处,实有内联。
  (5)“西施浣过的纱衾”:作品中黛玉被誉为瘦西施之美。物联情联,情联意联,意联理联。秦氏又叫“兼美”,秦氏兼有钗黛两美的性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红楼一春梦
第1节:出版前言第10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5)
第11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6)第12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7)
第13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8)第14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9)
第15节:太虚幻境的来龙去脉(10)第16节:一事两面(1)
第17节:一事两面(2)第18节:一事两面(3)
第19节:一事两面(4)第2节:宝玉的真面目(1)
第20节:一事两面(5)第21节:一事两面(6)
第22节:一事两面(7)第23节:一事两面(8)
第24节:一事两面(9)第25节:一事两面(10)
第26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1)第27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2)
第28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3)第29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4)
第3节:宝玉的真面目(2)第30节:黛玉、宝钗的病根子(5)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