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李敖大傳 》
第78節:痛失纔女羅君若(4)
汪幸福 Wang Xingfu
想到這裏,他偷偷爬起來,拿出一瓶安眠藥幾把按到嘴裏,然後一口口地吞下去。
他的行為,被同房的翁鬆燃同學發現了。翁鬆燃發現李敖十分痛苦的模樣,跑到李敖床邊,大聲問道:“李敖,你剛纔是不是喝的安眠藥?”
李敖不作聲,也不理會。
翁鬆燃一把抓住李敖的手,又嚴厲地問:“你快說,是不是吃了大量的安眠藥?”
李敖仍不理他。
翁鬆燃將床上的空瓶拿起來一看,大叫道:“是吃的安眠藥!”
為救李敖的生命,他又從隔壁叫來兩個同學,強行將李敖送往臺灣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救治。醫院一檢查,李敖確實服了大量的安眠藥,醫生當即對他進行了洗腸。經過搶救治療,李敖活下來了。
這次服藥自殺,要不是翁鬆燃的救助,李敖真的短命了。
羅君若得知李敖為她喝藥尋短見,難過得哭了一場。她覺得,是她害了李敖,使李敖不能自拔。她怎麽也沒有想到,一嚮自稱堅強的李敖,會走這條路。
她怕再給李敖造成新的痛苦,沒有去看他,但在心裏,他希望李敖早日康復。
後來,李敖又喝了一次安眠藥,此次又是被同學發覺送醫院救治過來的。
他從醫院出來後,心裏仍然難從失戀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他恨不得立即離開臺大,離開臺北,離開臺灣。
可見,羅君若的離去,給李敖的學業、健康造成的傷害之大。
李敖原計劃考研究生,因為羅君若的原因,研究生也不考了,决定去部隊當兵。他想通過當兵,擺脫睏境,離開令他傷心的羅君若。
後來,他真的去了部隊。
幾十年過去了。李敖對他與羅君若的一段刻骨銘心的愛仍然難忘。1997年,他在臺灣商業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李敖回憶錄》中,還贊頌了與他有過一段美好愛情的羅君若:
“羅”曾送我一個本子,原來整本抄的是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她中學時沒有錢買書,那時也沒有影印機,所以她就手抄了整本書。她的字跡秀
麗,思路敏捷,聰明過人,讀英文詩,三四遍就能背誦,我生平交女朋友不少,
但是論眼神、論才氣、論聰明、論慧潔,無人能出其右。
李敖為羅君若失戀自殺,曾轟動臺大。他雖未死,卻在臺大造成很不好的影響,對他與羅君若的形象,也造成了損害。
後來,他對情緒失控自殺的行為很後悔。因為,一個有作為的大男子漢,不值得為一個女人去死。
通過這次失戀,他悟出了不少道理,並總結了一些婚戀方面的體會和經驗。他說:“男歡女愛是人類最大的快樂,這種快樂,是純快樂,不該摻進別的。尤其不該摻進痛苦。在愛情上痛苦,是一種眼光狹小的表示,一種心胸狹小的表示,一種發生了技術錯誤的表示。真正的第一流的人,是不會為愛情痛苦的。有的人恐懼愛情帶給他的痛苦。因而逃避愛情,且喜無情成解脫。其實,無情並不能真正的解脫,即使有所解脫,也不算本領,衹能算是頭埋沙中的鴕鳥。真正此中高手,不是無情,而是非常有情,多情的,衹是高手在處理愛情態度上,非常灑脫,得固欣然,失亦可喜;來既歡迎,去也歡送,甚至灑脫得送玫瑰花以為歡送,這種與女人推移,而不滯於尤物的灑脫,纔是正確的態度。”
他還說:愛情本是人生的一部分,它應該衹占一個比例而已,它不是全部,也不該日日夜夜、時時刻刻扯到它。一旦扯到,除了快樂,沒有別的。也不該有別的,衹在快樂上有遠近深淺,絶不在痛苦上死去活來,這纔是最該有的智者之愛。我認為,人生中糟糕的一件事,是把愛情的比例占得太多;更糟糕的是,其中又把哭哭啼啼,難過痛苦的愛情占了極大的百分比,這是絶對病態的。
李敖用生命換來的體會和經驗公開後,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不少青年男女將他的體會、經驗作為愛情名言,抄進自己的日記,還有的將它引用到自己的情書之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華文出版社 |
|
|
第1節:引子 | 第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 | 第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2) | 第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3) | 第5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4) | 第6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5) | 第7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6) | 第8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7) | 第9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8) | 第10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9) | 第11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0) | 第1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1) | 第1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2) | 第1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3) | 第15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 | 第16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2) | 第17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3) | 第18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4) | 第19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5) | 第20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6) | 第21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7) | 第22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8) | 第23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9) | 第24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0)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