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情 农民帝国   》 第78节:8 火烧蛤蟆窝(1)      Jiang Zilong

  8 火烧蛤蟆窝
  人算不如天算,老东乡一带又连涝了两年。
  原说一年就能挖好的新东河,却漓漓拉拉干了两年多,到上冻前才总算收工。这两年可把郭存先给拖惨了,有自留地撑着能凑合吃上饭,虽说吃不大饱,倒也饿不死。但举家过日子一点钱没有怎么行呢?特别是家里添人进口,花消大了用钱的地方就多。
  雪珍为他生了儿子,却奶水不足,需要搭配别的东西。这年头有钱想买点孩子能吃的东西都难,更别说还没有钱。妹妹存珠过了年要出门子,男的是她的初中同学,不仅不能要彩礼,还不能让妹妹走得太寒伧。太寒伧了从老娘那儿就过不去。这两年老娘的头发白了一大半,操心哪!
  最让老人操心的还是老二存志,越大心性越怯,不爱说话,没事不出屋门,就在那间小南屋的炕上一栽歪,瞪着俩眼珠子不是瞅窗户,就是看房梁。没人知道他脑子里在转什么轴,谁问什么也不吱声,这不得急死老娘吗!农村的男人年龄一大出现这副痴呆相,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就是想媳妇了,家里有条件的就得赶紧张罗着给他成亲。郭家再穷总还不至于在全村是收底的,说嘛也不会让郭存志打光棍,于是从哥到娘都拉开架式撒出话去,真杀实砍地开始操持存志的婚事,先托人提亲。一动真格的麻烦又来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存志他根本就不想成亲。每次去相亲都得让老娘磨破嘴皮子,好说歹说还不行就又闹又骂,逼他硬挺着头皮去了,也是搭拉着脑袋不说话,人家问十句不定能回一句。你说谁家闺女如果没有大毛病,愿意找这么个肉头?再说你又不是干部,不是城里工人,身上没一点降人的玩艺儿。所以为他张罗了两三个,都是见一面就镲了。
  郭存先心里清楚,老娘觉得是存志这几年在南屋里睡觉受了二叔的影响,一老一少两辈儿的光棍,天天睡在一个炕上能有个好吗?这一年多全家人都明显的感觉出来,他平时就是跟二叔最近,性格也越来越像二叔……可这话不能说出口哇。就等着存珠出嫁后,让老二回到西屋跟娘一个炕。到时候他愿不愿意,还真说不好……郭存先认为是存志那次偷吃红薯苗挨打罚跪留下的病根,自那儿以后他的性格就发生了变化,前几年不明显,年纪一大到了该说亲的时候就显出来了。村上有许多光棍是因为说不起媳妇,他却是压根就不想说媳妇,这能不让老娘愁白了头发!
  但说了归齐还是钱的问题。如果他郭存先手里有钱,就可以直接从南边给兄弟买个媳妇。把媳妇给他送进洞房,来上个生米煮成熟饭,他即时爱不爱说话还不都得过日子。所以郭存先下狠心,趁这个冬天必须抓挠一点钱。明年打发妹妹出阁以后,尽可能地再盖起两间新房,该自己做的全做好,老娘就该省心了。说不定用新房子就能给存志换个媳妇。可到哪里去抓挠钱呢?又怎么个抓挠法呢?
  再想出去耍手艺是不大可能了,从上边贯下来一个新名词,管农民私自外出擀毡叫"盲流",抓住要按重罪论处。重到什么程度?罚掉个人乃至全家的粮食指标。这个年月扣了指标就等于不给饭吃,不跟判死刑一样吗?如果不想当"盲流"被抓,就得有证明信,想要出公社,得带着村上的证明到公社开信。想要出县,就得带着村里和公社的两级证明到县里换信……现在这种状况村里不可能给他开信。即便村里肯开恩,上边的两关他也过不去。然而一过了年就又要修水库,他就更动不了啦。能想辙的就是年前年后这一个多月,既然出不去就得想出不去的办法。其实家里眼下也离不开他,雪珍带着孩子,老娘年岁越来越大,存志又是这个样子……难道就真地被活活憋死?
  郭存先可不是那种能被尿憋死的人,越难他就越有主意。找到办法后先给王顺写信约定好,他选的是一个辛店有集的日子,并提前告诉欧广明、刘玉成、金来喜分头到辛店集上碰头。因为郭家店的人都喜欢到近便的老东乡赶集,不习惯走十几里地上辛店的集,郭存先偏要选择辛店就是不想碰上熟人。
  他们在集上碰面后找了个清静好说话的地方,郭存先要了五个锅饼,外饶了五大碗热水,金来喜急赤白脸地抢着替他付了钱。待大家都稳住了神以后,郭存先指着王顺先把他介绍给大伙,这是我兄弟,我跟他是过命的。前些年大家都正饿得不行的时候,我在外边挣的粮食和钱,都是王顺兄弟给我往家里送,没少过一把棒子一分钱。今个找了你们哥几个,也是可以跟我换命的,就跟你们想商量一件能赚钱的事。我说完之后愿意干的就干,不愿意干的也没关系。
  其他几个人心里早就猜到了会有好事,个个兴奋异常,都催他快说出到底是嘛买卖?
  郭存先却不像别人那般兴奋冲动,反而显得格外严肃:这两天我一直在蛤蟆窝里转悠,里面长了满洼的好苇子。明年一修水库这些苇子就白糟踏了,也许还嫌它取土方碍事,先放一把火烧了它。这么多年来蛤蟆窝的苇子也都是自生自烂,谁要盖房去割一点,或者弄点回家烧火,都没关系。可是你真要组织几个人,拉开架式割了去换钱,那可能就是个事了。这种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现在的农民都穷疯了嘛。不疯怎么叫真穷?没有主的苇子割点活命能犯什么法!蛤蟆窝的苇子说没主还真没主,但凡是没主的就是国家的,有时候国家的东西还真就是不拿白不拿。我想干的就是这件事,王顺兄弟已经找好了大车,他负责运送,也找好了买主。我们只管割,割完打成捆,装到车上就不管了,第二天装苇子的时候拿钱,三一三十一有一个人算一份,大家平分。一车少说也卖个百八十的,干上几次明年的日子就不愁了……郭存先突然停下不讲了,就着热水大口咬锅饼。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1 龙凤合株(1)第2节:1 龙凤合株(2)第3节:1 龙凤合株(3)第4节:1 龙凤合株(4)
第5节:2 大耙(1)第6节:2 大耙(2)第7节:2 大耙(3)第8节:2 大耙(4)
第9节:2 大耙(5)第10节:2 大耙(6)第11节:3 "代食品"(1)第12节:3 "代食品"(2)
第13节:3 "代食品"(3)第14节:3 "代食品"(4)第15节:3 "代食品"(5)第16节:3 "代食品"(6)
第17节:3 "代食品"(7)第18节:3 "代食品"(8)第19节:3 "代食品"(9)第20节:3 "代食品"(10)
第21节:3 "代食品"(11)第22节:3 "代食品"(12)第23节:3 "代食品"(13)第24节:3 "代食品"(14)
No.   [I]   [II]   III   [IV]   [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