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开悟   》 存善念,息烦恼      证严法师 Zheng Yanfashi

  存善念,息烦恼
  人的言行举止总是在一念心,我们要时时抱持一分平静、淡泊的心,不贪名利、不求权势,自然内心就会很平静,且能守在本分事上,尽己所能贡献于社会。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有一次,佛陀来到一个小镇说法,有位富翁也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虔诚地聆听佛陀宣说人生的真理;听完之后,他便向佛陀请示:“听了您的教诲,知道心要时时保持平静,最近我正为了家产而烦恼,使我一刻也不得安宁;我知道心不平静的根源是因为有烦恼,但是要如何去除烦恼?”
  佛陀问:“为什么家产会让你如此烦恼?”富翁说:“因为我年老了,却不知要如何放下财产和事业?”佛陀问:“你有儿子吗?”“有啊!都已经成家了。”佛陀说:“既然儿子长大了,为什么不让儿子继承产业?”
  富翁说:“我的儿子从来没有料理过家务,更没有帮我经营过事业,他什么都不会呀!”佛陀说:“每一种技艺、学问都是学习而得的。你的儿子既然长大了,应该可以好好将你的人生经历教授给他。”
  富翁又说:“我要教他,但是他却没有意愿要学。”佛陀说:“你能‘放下’,自然就有人接。人生无常,生命只在呼吸间,当最后的一天来临时,即使放不下所有的一切,又能带走什么?”
  富翁听了,仍然犹豫不决。佛陀又举了一则譬喻:“人生的欲念有如一把干草,点火之后,你拿着这支火把逆风而行,火愈烧愈大,很快就会烧到手掌心,若不放手就会烧到手腕,再不放就会烧到身上。”富翁此时才真正体会了佛陀的教诲,放下了心中的烦恼。
  我们也要淡泊知足,不要有不舍之心。因为生命在呼吸间,如不及时反省、看开,放下欲念,这对我们的心念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就如现在的社会,有人辛苦地创业,但是当事业有成后,就沈迷在欲念的横流中;也有人觊觎他人的产业、财富,想尽办法要夺取非分的利益。社会上这种作奸犯科的人,都是因为平日惯于物质享受,再加上内心不轨的欲念驱使,才会有欺诈、抢夺种种乱象产生,因而伤害他人,也毁灭自己大好的前程。
  人的言行举止总是在一念心,我们要时时抱持一分平静、淡泊的心,不贪名利、不求权势,自然内心就会很平静,且能守在本分事上,尽己所能贡献于社会。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目 录(1)目 录(2)目 录(3)前 言
期待大同的世界拉住生命的绳索以禅思开启大爱从口蹄疫风暴看尊重生命
平等心珍惜清平的日子战争之害母爱就像长流水
父母难为“求不得”苦为富不仁的董事长风水与福慧
一念差,步步错以心转境钻石眼猫的婚礼虽富犹贫的老人
富中之富发挥人生使用权心的迷惑把握现在,及时付出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