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笑傲人生:李敖的冷眼狷行 》
3.拒絶加入國民黨(1)
孫塵 Sun Chen
陶希聖一直想拉李敖加入國民黨,無奈李敖就是不領情。後來陶希聖惱羞成怒,反戈一擊。
李敖感到自己離開文獻會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高蔭祖、陶希聖找李敖聊天時的話中話,就是想讓李敖加入國民黨,李敖心知肚明,知道他們想拉自己入國民黨,他打定主意不幹,所以除了委於虛蛇,裝糊塗,也別無好法子。
但陶希聖一直不死心,而是越來越動心、用心。
這時發生了鬍秋原事件,陶希聖認為機會來了。
事情的起因是此時正如火如荼的文化大論戰。
從進文獻會起,李敖並沒有象姚從吾囑咐的那樣不寫“辯難文章”,而是繼續給《文星》寫文章,一直不斷。在他這一階段發表的《老年人和棒子》、《播種者鬍適》、《為〈播種者鬍適〉翻舊賬》、《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我要繼續給人看看病〉,其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批評了鬍秋原,大揭鬍秋原的老底,使鬍秋原活冒三丈,最後惱羞成怒,跳出來與李敖法庭相見。
鬍秋原早年參加共産黨CY,抗戰時加入國民黨做中央委員,國民黨逃往臺灣時他本想留在大陸,後來纔到臺灣。他是一個在政治上反復多變的人,做共産黨(含共青團)前後二進二出,做國民黨則前後三進三出,由於反復多變,他在政治上自然也就不能夠始終得到信任,因而在心理上患了一種“幻想的被迫害癥”,就是總覺得有人想打擊他。在這種心病下,他千方百計尋找“幻想的迫害者”。因為李敖攻擊他的文章多發表在〈文星〉上,所以他公開說〈文星〉“自恃有強大後盾,這後盾即我說的參謀團,其中有教授,包括一個教邏輯的,有我們的同業新聞界人士,還有政治上的權威人士等;這是一‘奇異同盟’,毫無原則的,但不知為了什麽,也許由於一種‘反鬍秋原Complex,結成了一個‘反鬍秋原聯合戰綫”。又說反鬍集團的組成分子為“青年後面有中年、有老年、比我更老的前輩。”又說組成分子的單位“是由一個教育機關,一個學術機關的人,組織了一個參謀團,還加上一個後勤機關,不斷集會三個星期。”這些自高自大、自我膨脹、過分重視自己的“幻想的被迫害癥”,使他一開始就不相信批評他衹是李敖一個人的事,這從他攻擊李敖時所用的字
就可看出,像“豪奴”、“背後有中年有老年”、“有傳授有計劃”、“有組織攻擊”、“有參謀團、顧問”、“危險打手”等,他一口咬定許多機關和人士利用李敖來打擊他。鬍適死後,他首先杯疑姚從吾,接着又認到陶希聖頭上。陶希聖對李敖說:“鬍秋原說我打擊他,我打擊他做什麽?大陸撤退時,鬍秋原投共未遂,到了香港。當時不能來臺,還是我設法使他入境的。——我要打擊他,我會這樣幫他嗎?”可是,當時鬍秋原的“幻想的被迫害癥”已病入膏肓,就是這樣一口咬定。
8月,遠在倫敦的居浩然寄給〈文星〉一篇投書,其中談到鬍秋原當年參加“閩變”叛國一事。
為了反擊鬍秋原對自己的人身攻擊,也是為了尋找歷史真相,李敖於1962年10月1日在〈文星〉第六十期發表〈鬍秋原的真面目〉,其中也從現代史研究的立場,對鬍秋原的“閩變”叛國問題也進行了一點研究。李敖之文言辭激烈,陶希聖看到後對李敖進行了提醒。10月2日李敖有日記如下:
陶轉告以後行文務必多小心,蓋鬍秋原等或將以李敖思想違背三民主義來扣帽子也。 此一公案頗有連陶也被扯下水之勢。他們總以為我寫文章背後有人主使。他們過去以為是鬍適、再是姚從吾、再是殷海光、再是吳相湘、再是陶希聖,真是好玩!殊不知我李敖獨來獨往,鬍姚殷吳陶等人安能浼我哉!
10月3日,李敖又有日記如下:
下午高蔭祖、陶希聖分別找我談。陶申三意: .
一、鬍秋原此人“不擇手段”,以後為文須小心,蓋已聞彼現在搜羅我文字中句子,以構成違反主義及“總裁訓詞”之罪名。
二、鬍有牽陶入此遊渦之勢。
三、陶絶不理鬍等欲逐出我於文獻會之陰謀。查材料事文獻會藉助我,並非我藉助文獻會。
10月4日,報上登出鬍秋原控告李敖、居浩然、蕭孟能的消息,李敖有日記如下:
陶希聖轉告:
一、他可介紹二律師(端本愷、周旋冠),此二人皆有正義感。唯先不必與人言。
二、盡可放心打官司。文獻會絶無問題。
從上面這幾則日記來看,陶希聖對李敖實在是關心備至,但這衹是表面,骨子裏,卻是要趁機拉李敖人國民黨!早在七月裏,高蔭祖就不再話中有話,而是開門見山的要李敖入國民黨。李敖7月11日有日記如下:“下午高秘書以中山奬學會選送公費留學理由,拉我入國民黨。我謝絶。”8月28日有日記如下:“上午高萌祖言警總欲整我,但他說陶先生支持我。”高蔭祖透露這些的目的也是要李敖入國民黨,說入國民黨纔一切方便。10月4日鬍秋原告了李敖後,陶希聖、高蔭祖重申前意,明確地說還是入國民黨好辦事,入國民黨變成了“自己人”,那時候他鬍秋原也是國民黨員,你李敖也是國民黨員,國民黨員對國民黨員,支持你,也名正言順。警總方面想整你,我們也可以講得上話。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
|
|
| 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1) | 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2) | 序: 笑傲江湖的基督山(3) | 1.東北小“遺民”(1) | | 1.東北小“遺民”(2) | 1.東北小“遺民”(3) | 1.東北小“遺民”(4) | 1.東北小“遺民”(5) | | 2.顛沛流離(1) | 2.顛沛流離(2) | 2.顛沛流離(3) | 2.顛沛流離(4) | | 2.顛沛流離(5) | 3.新鮮鬍同小學(1) | 3.新鮮鬍同小學(2) | 3.新鮮鬍同小學(3) | | 3.新鮮鬍同小學(4) | 3.新鮮鬍同小學(5) | 4.魂牽夢縈的小情人(1) | 4.魂牽夢縈的小情人(2) | | 5.遠走臺灣(1) | 5.遠走臺灣(2) | 6.“搶去我的第一名”(1) | 6.“搶去我的第一名”(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