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駡最多的人和最多人駡的人--李敖 Most people curse curse most people - Li Ao   》 十一、參與競選(2)      陳纔生 Chen Caisheng

  此時的李敖,已在真相電視臺主持了四年的“笑傲江湖”節目,完成了臺灣電視史上單人秀節目錄製滿一千集的創舉。不久前,李敖還說:“我纍了,我不再整天說‘臺灣、臺灣’的,這個鬼島快煩死我了,我要回去做學問,做‘中文大句典’,做‘中國思想史’。”現在,面對李慶華的徵召,他的精神又為之一振,他答應了,他宣佈:“願意代表新黨參選‘總統’。”  臺灣有輿論為李敖的參選作了最好的註解:  “原本呆板、無趣的一場選戰,隨着李敖的加入,精采可期。李敖談情說理,完全擺脫世俗束縛;引經據典,被‘檢驗’的競爭對手,總無招架還口餘地。一場乏味的選戰,可看性大增,原本擔心無聊的社會大衆,同樣可以鬆一口氣。”  作為一名典型的自由主義分子,李敖一嚮主張幹預政治而不參與政治的原則,對政治敬而遠之,這次為什麽能有此舉動?他解釋道:“參選並不是從政,衹是另一種形式的‘思想運動’。”  記者問:“您認為自己當選後是否能胜任‘總統’的職位?”  李敖哈哈大笑說:“臺灣人民再笨也不會笨到選另一位姓李的‘總統’。成功不必在我。”  文人李敖拔劍入江湖,更是引來政壇震撼。  李慶華說:“李敖的參選,志不在勝選,重要的是拉擡新黨‘國代’選舉,真正為小老百姓代言。”“一旦李敖投入大選,新黨將傾全黨之力,與李敖一起作戰。”  1999年8月25日,是新黨的黨慶日。李敖愉快地參加了這次慶祝大會。在五千人的大會上,新黨大老王建一再要求李敖加入新黨,但坐在主席臺上的李敖不動聲色。等到他演講時,他談笑風生,始終沒有正面回應加入新黨的問題。最後他說道:“等新黨壯大,他還會回到‘沒落’的民進黨。”大會結束時,他與在場的新黨公職一起合唱新黨的招牌歌麯《大地一聲雷》與《日頭浮山》。  1999年8月29日,新黨召開全體公職人員會議,討論徵召李敖參選案,出席的66位公職,共有53位表示支持,李敖以略高於八成的支持率正式獲得新黨提名。此時,李敖進入會場,與全體公職進行對談,氣氛非常熱烈。李敖以其幽默、博學的輕鬆語言,化解了不少公職的質疑,現場掌聲不斷。他在開場白中舉“齊玉解環”、“亞歷山大刀批死結”的故事為例,自解新黨今天“引狼入室”也是一種逆嚮思考的方法,這個方法是否見到成效,他也不知道,不過他預見“定時炸彈如果不解開,一定會爆炸”。他同時說:“革命成功有賴思想變化,思想如果不變化,革命一定不會成功。”  對於未來的選舉模式,他早已想好。他說:“我不會花一毛錢,更不會讓新黨花一毛錢,不搞標語旗幟,或是掃街那一套,現在媒體那麽發達,我就有辦法動員媒體幫我造勢,為何要用那些舊的笨方法?”  至此為止,臺灣“總統”參選人已榜上有名。他們分別是:  連戰,男,53歲,原籍陝西西安,曾任“行政院”院長、國民黨副主席、副“總統”。代表黨派:國民黨。  陳水扁,男,48歲,臺灣臺南縣人,曾任臺北市市長、民進黨主席。代表黨派:民進黨。  宋楚瑜,男,57歲,原籍湖南湘潭,曾任國民黨副秘書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臺灣省省長、“行政院”院長。代表黨派:獨立參選人。  許信良,男,58歲,臺灣桃園縣人,曾任《美麗島周刊》主編、民進黨主席。代表黨派:獨立參選人。  李敖,男,64歲,原籍黑竜江哈爾濱,自由作傢。代表黨派:新黨。  為了成功地達到參選的目的,李敖一改過去睏學書齋的習慣,開始頻頻拜會新黨各級黨團,並穿上了與新黨黨旗同色的黃襯衫、黃領帶,以爭取新黨內部的廣泛認同。在新黨公職的溝通會上,李敖更是逐一與所有公職握手並勤做筆記,他鞠躬彎腰、禮數周到的程度,讓這些不熟識李敖的公職們受寵若驚。  在兩周的參選活動中,李敖在臺灣的百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見招拆招的功力在政壇幾無人能及。他的腦筋快,嘴巴快,奇言異論令人應接不暇。他說,新黨是個爛香瓜,女人不適合從政,批評“連蕭配”是白癡組合,主張“一國兩製”,要廢掉“國民大會”,要揭發新黨內的“擁連派”,等等,綿密出招,連推舉他參選的新黨都防不勝防,大喊吃不消。  李敖認為,參選的最重要之處在於點出兩岸問題的真相。他與新黨合作參選就是“堂堂正正地提出兩岸問題的真相”,因為臺灣現在沒人敢說出真話。無黨籍“總統”參選人許信良衹說了“大膽西進”就被打成今天這個樣子,新黨不過多說了幾句就被戴上帽子。  李敖贊同許信良的以貿易來往解决政治問題的思想,堅决反對“兩國論”。他認為,“兩國論”在臺灣島上很爽,但連靠山美國都不認同。李登輝敢講狠話,是基於沒有尊嚴的事實。就大陸政策而言,他認為宋穩健、扁危險、連保守、許理想。宋楚瑜不敢直接評“兩國論”,先看美國和大陸反應,他的穩健很重要,宋不是弱者也不是好人,衹是對我們有利,我們要讓他辦事,所以讓宋楚瑜精神上戴着腳鐐,讓他好好為人民服務。  大選前夕,新黨在臺南市舉辦“李敖跨越2000係列演講會”,每次演講都座無虛席,後來的聽衆衹得站在後排或走道上。一次,李敖以“新臺南人與新鄭成功”為題發表演講,又一次提到了“臺獨”問題。他說,三百多年前臺南人鄭成功攻下臺灣,並沒有搞獨立,反而進攻長江“反攻大陸”,說明鄭成功有長遠眼光;若鄭成功活在現在,相信他也不會搞“臺獨”,因為“臺獨”雖然是好的理想,但問題是有誰會承認我們?就算是臺灣全民公民投票贊成獨立,而大陸人民的全民公投贊成統一,並在最後情況下使用武力,臺灣將會面臨戰爭。  李敖贊成“一國兩製”的原則。他認為,如果沒有中國大陸的“宗主國”似的泰山壓頂,隔海磨刀,在現實利益上,“臺獨”是一個好夢;但是,有這一壓頂與磨刀現象而不予重視,衹是關起門來一廂情願以為“臺獨”可行,就太不識世界大勢、不明敵我關係了,也太天真了。而這種衹憑自己一廂情願就大做好夢的天真思考模式,其實正是國民黨40年教育打造出來的標準産品,惜臺灣人不能自我察覺也!被人騙了,去做了不可能的事,還洋洋得意以為得計,不亦悲乎?1999年8月10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新黨六周年黨慶的專題演講中,李敖花了相當多的時間闡述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主張盡快地與大陸進行談判,並再度宣揚他“一國兩製”的理念。他說,要“出賣”臺灣,才能買回大陸,更進一步保障臺灣的安全。他更毛遂自薦要求擔任臺灣的談判代表,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稱“中華民國”,讓青天白日旗飄揚在大陸上。在談鋒犀利的演講中,李敖妙語如珠,頻頻地用生動的故事來闡述他的想法及政策。他左批李登輝,右打民進黨,不時還波及新黨。五千名聽衆盡皆風靡於李敖的口才與反應。演講過程中,“李總統當選”、“李敖,當選”的聲浪不斷,久違的黃旗與“大地一聲雷”的歌聲也重新出現在會場。  李敖強調,“一國兩製究竟好不好”是可以討論的問題,不是一味地封殺就有用的。他主張,“一國兩製”承認臺灣現有的制度,保證五十年不變,我們可以有五十年的時間,為什麽不要?臺灣明明可以有談判的機會,為什麽又不去爭取?新黨不過是發出“兩岸可以談判”的聲音罷了。至於一些人幻想美國支持,他說,美國必須在國際上維持自己的戰略佈局與國傢利益,不可能在現階段得罪中共,現在正是中共占美國便宜的最好機會,臺灣想與中共在國際場合硬碰硬,絶對討不到好處。  李敖指出,保障臺灣安全有幾種做法:第一是關大門,維持現狀。不過共産黨不甘心,一些急統或急獨的人也會破壞現狀,所以不可行。第二是抱大腿,抱美國的大腿,以求保護,不過歷史證明美國的大腿實在不可靠。第三是打大仗,不惜與中共一戰,但即使臺灣打贏了,也是滿地的跛腳人,這仗打不得。第四是講大局,也就是談判,這是唯一可行的路。因此,李敖提出另一項口號:“出賣臺灣,買回大陸”。李敖說,不少人擔心臺灣被出賣,“我就賣給你看,臺灣如果能賣個好價錢,還不錯哩。”他認為,出賣是談判過程裏的一種讓步,但該屬於我們的,我們掐住不放,甚至要得更多。他強調,這是我們惟一的機會,也是臺灣最後的籌碼,如果大傢信得過,“我與陳文茜等人,到大陸去跟他們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二、行為“古典”
三、神交梁啓超四、師從嚴僑(1)四、師從嚴僑(2)
五、暗戀羅君若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1)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2)
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3)七、姚本師,“不拒麯木”八、鬍適:(1)
八、鬍適:(2)九、“偏要驚人過一生!”(1)九、“偏要驚人過一生!”(2)
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1)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2)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3)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二、行為“古典”
三、神交梁啓超四、師從嚴僑(1)四、師從嚴僑(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