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17)      嶽南 Yue Na

  歷代天象記錄,極少有人言及觀測地點,因為這些記錄來自史官。而史官隨侍王的左右,其地點自然是在京城。據今本《竹書紀年》記載,周王朝諸王,自穆王以下居大鄭宮。因為當時天子不在京城,所以史官在記下天象以後,特別註明地點在“鄭”,這個特殊的記錄,使後來的研究者增加了對該事件的可信度。
  由以上分析,劉次沅認為,“天再旦”的記載是西周懿王的史官在隨王居住鄭地時,早晨例行觀察天象(尤其是東邊日出方向)時發現的。當時“天再旦”現象不是很強烈,普通人即使發現,也不會引起太大的震動。但是對於每天專職觀察日出的史官來講,這樣明顯的異象,足以引起他的驚恐,繼而報告天子,載諸史册了。
  根據劉次沅的解釋和計算,可以確知文獻中記載的“懿王元年天再旦”是發生於日出之際的一次日全食,這是對歷史上天文名詞“天再旦”的又一次可靠的詮釋。這次日食發生的時間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早晨,觀測地點在陝西鳳翔大鄭宮。劉次沅通過天象記錄對歷史年代“懿王元年”即公元前899年的準確推算,把歷史上的帝王紀年年號與公元紀年年號對應起來,從而形成了整個夏商周斷代工程中惟一的一個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的時間概念和支撐點。這項成果的重大意義,除了成果本身對“工程”年代推定的價值外,同時也是一項世界性科學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
  繼劉次沅觀測推算的這一結果問世之後,在此之前所擬定的關於“工程”所列的推定西周王年的七個支點的研究全部完成。
  當然,有了以上七個支點,並不意味着“工程”中整個西周列王年代研究的終結。按照此前的課題設置,以上的研究成果還需要金文歷譜的驗證與支持。同有字甲骨的14C測年一樣,將金文歷譜應用於年代學的研究,也是國外沒有而中國獨享的一大特色。
  夏商周斷代工程設置“西周金文歷譜”這一專題,意在以西周青銅器的類型學為基礎,以上述所開列的七個支點為框架,通過西周晚期66條年、月紀時詞語和日幹支確定的文獻與金文材料,排出西周金文歷譜,以驗證西周每個王年的時代。這一專題由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陳久金具體負責。
  對以上青銅器銘文和文獻七個支點的研究可知,在歷譜中,衹有懿、孝、夷三位王的在位之年不能確定,但由於此前已經論定懿王元年為公元前899年,厲王元年為公元前877年,懿、孝、夷三王共22年。屬於這一階段的青銅器可排出三王年數不同的幾種方案,結合文獻記載和青銅器銘文中的人物關係,工程專傢組認為以懿、孝、夷分別在位8年、6年、8年為最佳方案,孝、夷元年分別為公元前891年和公元前885年。
  為了驗證金文歷譜的可信度,“工程”將其王年與西周考古14C測年對照,發現兩者年代基本吻合。
  從上表可以看出,整個西周列王的年代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剋商起,一直到曾製造了著名的“烽火戲諸侯”荒唐之舉的那位幽王的覆亡,每個王的年代全部列出,整個西周的時間跨度為275年。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文獻專題組的研究,關於西周的積年,兩漢以後的文獻記載分歧很大,且多不可靠,較可靠的先秦文獻所載的西周積年在270年至290年之間。因而,以上利用幾個學科交叉推出的275年,應是合乎文獻記載和歷史真相的。至此,夏商周斷代工程所設置的整個西周列王年代的推算已全部完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章 千年夢尋(1)序章 千年夢尋(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