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运动 》 從雅典到北京 》
第77節:北京起跑(3)
戴維·米勒 D.W.Miller
國際奧委會組織了一個調查委員會,成員包括德國委員巴赫(Thomas Bach)、瑞士委員丹尼斯o奧斯瓦爾德和烏剋蘭委員謝爾蓋o布勃卡(Sergei Bubka)。4月,他們嚮執委會提交了一份6人名單,建議執委會永遠禁止他們參加奧運會,這6個人分別是羅蘭德(Roland Diethart),埃德爾(Johannes Eder), 越野項目的賓達(Jürgen Pinter)和馬丁o陶伯(Martin Tauber),以及越野滑雪射擊競賽項目的沃爾夫岡o佩納爾(Wolfgang Perner)和羅特曼(Wolfgang Rottmann)。同時,執委會禁止奧地利奧委會嚮國際奧委會申請共計達100萬美元的補助金。而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單項運動組織的另外一個噩夢是,他們反興奮劑的努力經常化為烏有,被告采用法律手段成為反興奮劑運動的一個威脅。邁爾的律師表示,很可能會在聆訊中傳訊羅格和龐德。邁爾最後打消了這個想法,但他聲稱羅格和龐德中傷他。
一些不良運動員對財富毫無止境的追逐,體現了人類的弱點,這種情況因為一些國傢延遲簽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公約》而變得更為嚴重。一些奧林匹剋的代表人物,例如,1976年和1984年奧運會跨欄冠軍--摩西(Edwin Moses)提出,服藥並非是取得冠軍的萬能藥。在2007年第11屆大阪國際田徑錦標賽前,執委會和國際田聯為了和興奮劑長期抗戰,討論采用新的反興奮劑方案。這個方案旨在加強目前的"零容忍"政策,此外,在北京奧運會上將增加90%的藥檢,而當年悉尼奧運會的藥檢次數為4500。新方案包括:
● 在過去4年因為濫用藥物而被逐出奧林匹剋的人將面臨超過6個月的禁賽製裁;
● 在藥檢呈陽性後立即進行禁錮,無須事先獲得警方的執行令;
● 帶罪的運動員如果提供關於興奮劑提供者以及其他興奮劑服用者的資料,可以減刑;
● 徵收罰款。
單項運動的竜頭--田徑竟然和自行車、棒球及舉重一樣,成了興奮劑醜聞最多的項目,這對於奧林匹剋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多年來一直被懷疑服用了禁藥的瓊斯最後終於承認了這一點,這是對奧運會極為沉重的打擊。曾經帶領瓊斯、蒙哥馬利和賈斯廷o加特林成為世界頂級選手的格拉漢姆教練,正隨團參加大阪的國際錦標賽,需要在舊金山的聆訊中出庭,他被指控輔助政府官員在美國境內進行興奮劑檢查時,嚮聯邦調查官員提供假證。因格拉漢姆揭發巴科(BALCO)公司濫用藥物的罪行,致使一部分運動員被定罪,並有多位運動員遭受禁賽的製裁。雅典奧運會100米冠軍賈斯廷o加特林,這個曾經高舉"反興奮劑"旗幟的運動員,受巴科事件影響被判罰禁賽8年。經過上訴,8年處罰被減成了4年。2008年1月他又提出上訴,希望能夠洗刷罪名,參加北京奧運會。
田徑場上對興奮劑犯罪的處理越來越像假釋制度,也就是雖然有罪但仍然寬容以待。英國政府的運動員行為總監科林斯(Dave Collins)找剋利斯蒂(Linford Christie)談話,希望邀請他成為新一代英國短跑選手的指導者。這件事引起了一陣反對的浪潮。剋利斯蒂曾經是1992年的奧運會冠軍,但在後來的藥檢中,發現他對類固醇禁藥諾竜呈陽性反應。而稍後,科林斯改口說,會繼續讓剋利斯蒂留守在教練的職位上。這是一個多麽不好的例子啊!歐洲運動員協會的前委員巴拉(Luciano Barra)在2006年歐洲錦標賽前起草了一份文件,在文件裏,她呼籲:
衹要運動員還是興奮劑處罰的唯一主體,我們就不能解决這個問題。你認為一個20到25歲的運動員可以獨立操作一切嗎?在那些服藥的運動員身邊,還有一大群教練、醫生,他們直接對服藥事件負責,但是,他們卻沒有受到懲罰。他們反而得到了官方授權,參與國際田聯的賽事。
自行車比賽中的興奮劑問題不比田徑少,甚至還要嚴重。國際奧委會對自行車比賽場上的興奮劑事件非常重視,2007年5月成立了紀律委員會。該委員會由丹尼斯o奧斯瓦爾德領導,成員還有杜比卡(Sergei Bubka)和林德伯格,專職檢查與已經曝光的德國電信車隊(Telekom)醜聞相關的事件,將對德國弗萊堡大學的相關醫生進行調查。國際反興奮劑組織與國際自行車聯合會(UCI)之間的嫌隙由來已久,而龐德與前國際自行車聯合會主席維爾布魯根(Verbruggen)在任期間尤甚。維爾布魯根說:"龐德讓人以為,每個自行車選手都服用了藥物。"事實是,自行車比賽的負面消息一直不斷。在環法比賽中,曾經有超過50位選手遭受調查的牽連。國際反興奮劑聯盟在2005年曝光了480名自行車選手藥檢呈陽性,比棒球幾乎多100人,比足球和田徑多150人。儘管罪惡在這個圈子蔓延,但環法自行車比賽7屆冠軍得主蘭斯o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對英國《周日泰晤士報》的誹謗訴訟卻勝訴了。在麯棍球聯合會的支持下,蘭斯o阿姆斯特朗公開抨擊龐德,要求他辭職。因為迪科曾經批評這項運動,指責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美國冰球聯合會選手使用違禁藥物,而美國冰球聯合會的藥檢係統讓人質疑。
王承教等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何振梁序言 | 第2節:中文版序言 | 第3節:羅格序言 | 第4節:初創(1) | 第5節:初創(2) | 第6節:初創(3) | 第7節:來自希臘的導師(1) | 第8節:來自希臘的導師(2) | 第9節:雅典(1) | 第10節:雅典(2) | 第11節:雅典(3) | 第12節:遠見傢(1) | 第13節:遠見傢(2) | 第14節:巴黎(1) | 第15節:巴黎(2) | 第16節:冷戰,熱吵(1) | 第17節:冷戰,熱吵(2) | 第18節:冷戰,熱吵(3) | 第19節:普萊西德湖(1) | 第20節:普萊西德湖(2) | 第21節:莫斯科(1) | 第22節:莫斯科(2) | 第23節:莫斯科(3) | 第24節:改革(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