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從孫文崛起看大清日落:青山一發   》 此即中原(4)      陳舜臣 Chin Shunshin

  密約包含下列五項:
  一、組織共和政體。
  二、優待滿清皇室。
  三、由最先推翻滿清政府者擔任大總統。
  四、優待南北漢滿軍有功勞者,不追究戰時殺害敵軍之罪。
  五、召開臨時國會,恢復各地秩序。
  此一密約是由黃興派遣的顧忠琛和北洋軍的密使廖宇春所簽訂。
  這密約不啻答應“讓袁世凱當大總統”。焉有人能搶先袁世凱推翻清政府呢?將全國劃分為三十六鎮(師團)並配置新軍的這項計劃原是袁世凱所擬。除此一新建陸軍外,中國別無其他兵力。要讓中國成為共和國,最快的快捷方式便是說服袁世凱歸順。
  在此之前,孫文等人一直在暗中對新軍施以革命教育,若袁世凱肯歸順,則此事便可公開實行。
  倘能如此,像三月二十九日那樣因未及時綁上白布條而導致同志相殘的悲劇便不會發生。
  孫文也從倫敦拍電報,清楚表明自己的意思,共和國總統由黎元洪或袁世凱來當皆可。但趕來香港並登上船衹的鬍漢民卻突然說道:
  “逸仙兄,你似乎是打算赴上海,但我反對。你根本不知道袁世凱是何等人物。”
  “我明白展堂君(鬍漢民)的意思。譚嗣同等人被殺是因為遭那人出賣,保皇會的一群人對他也恨之入骨吧!然而,現在我們該考慮的是,如何避免讓四億百姓發生流血慘事。若能利用他來達成此一目的,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孫文說道。
  孫文早知,衆同志必然會圍過來群起阻擋上海之行。他决定不惜多費唇舌,要將自己的想法說給大傢聽個明白。
  “我的意見與剋強(黃興)相同。我對剋強說的也是同樣的話,看來也衹得送逸仙兄赴上海了。但請務必留意那個塚骨(墓中骸骨,指袁世凱)1
  鬍漢民說道。“塚骨”一詞是保皇派人士駡袁世凱的常用語,用法有些卑下。
  “多謝!我會留意的。”
  孫文感謝衆同志的關心。與袁世凱合作的構想並非臨時起意。在停留倫敦期間接受《岸邊雜志》的記者專訪時,他便提及此一可能性。
  孫文欣喜能與宮崎滔天重逢,先前在惠州於一九○○年戰死之山田良政的弟弟山田純三郎也現身,繼承其兄之志為中國革命盡心盡力。
  孫文一開始便不對日本政府抱持期待,相反地,他對犬養毅、頭山滿的友情卻有甚高評價。
  在船艙內一人獨處時,孫文安靜地閉上雙眼。
  重陽起義失敗至今已過十六寒暑,當初遭大清國視為叛徒而追緝受到香港禁止居留五年的處分。大清國當局嚮日本、東南亞各殖民地政府提出驅逐孫文之要求,讓他在這個世界無地可安居。在美國則經過一番努力後,纔爭取到居住的權利。
  如今他不必再顧忌任何人,憑自己的一雙腳便能走遍全世界。
  閉上的雙眼緩緩張開來瞧看——自由了。長久以來遭剝奪自由的囚人終於被釋放到陽光燦爛的大地。
  與久別重逢的宮崎夾雜着筆談聊了起來,孫文不由自主地萌生一種“組閣”的念頭。外交選誰、財政選誰、教育選誰,等等。
  ——這樣不行!
  孫文轉念一想,若任由思緒奔馳,那將是沒完沒了。
  就在此時,他又想起梅屋莊吉,頗覺心情愉快。
  梅屋莊吉是在十六年前重陽起義時相識的日本人之一,此人在香港開了一傢照相館。恩師康德黎是個照相迷,所以常帶着孫文去梅屋的店裏。
  夜已深沉,但最近要思考的事情太多,往往無法成眠。每當此時,他便找一本書來讀。從清早起床到夜深入眠為止,孫文所思所想者皆是革命派的人才、應當交涉的對象袁世凱等。在入睡前,他必須先將腦海中翻騰的思潮全部傾倒一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起義前夕(1)起義前夕(2)起義前夕(3)起義前夕(4)起義前夕(5)起義前夕(6)
起義前夕(7)亡命之客(1)亡命之客(2)亡命之客(3)亡命之客(4)亡命之客(5)
亡命之客(6)檀香山(1)檀香山(2)檀香山(3)檀香山(4)檀香山(5)
檀香山(6)舊金山(1)舊金山(2)舊金山(3)舊金山(4)舊金山(5)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