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六 一盞人油路燈(1)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袁紹一走,董卓最後的一點顧忌解除了。九月初五,董卓大會百官,昂着頭說:“皇帝昏昧柔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改立陳留王,衆卿以為如何?”
  百官面面相覷,殿上鴉雀無聲。
  董卓又高聲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今日亦同。有膽敢抗議者,皆以軍法從事1
  話音一落,百官震恐。
  董卓得意的目光從每個人的臉上掃過。
  可還是有一個人慢慢站了起來。
  他就是從黃河邊上把天子搶救回來的尚書盧植。
  董卓聽見盧植桀驁不馴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上響起:“從前太甲既立,昏昧不明;昌邑王行事,罪過千百。故有伊尹、霍光廢立之事。而今天子尚幼,行無失德,非前事可比也1
  董卓大怒,當即罷會。心驚膽戰的公卿們迫不及待地站了起來,紛紛離開坐席。
  盧植也準備離席。
  可人們最擔心的事還是來了。董卓扔過來一句話:“來人,把盧植拉出去斬了1
  曾被靈帝流放、此後一直亡命天涯的蔡邕立刻站出來替盧植說情。
  他是作為一個朝野知名人士被董卓抓來點綴這個新政權的。當初董卓召他,被他婉言謝絶。董卓就給他傳了一句話,說:“我喜歡滅人九族1
  衝着這句話,蔡邕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洛陽。
  董卓很滿意,三日內給他連升了三級。
  除了蔡邕,議郎彭伯也站出來勸諫:“盧尚書乃海內大儒,四方仰望;倘若今日誅之,恐令天下人齒冷心寒1
  董卓覺得有理,新政權不宜給人血腥印象。何況要殺一個小小的盧植,也不急於這一時。於是將盧植釋放,但是罷免了官職。
  次日盧植便告老還鄉。
  後來董卓派出的殺手一路追到了他的家乡涿郡。
  可是,殺手們撲了個空。
  盧植早已攜傢人逃到了外長城腳下的上𠔌(今河北宣化縣)隱居。
  僅僅過了一夜,董卓就再度把百官召到了崇德殿。
  這一次,大殿上多出了三個人:天子、太後、陳留王。
  公卿們心知肚明:要變天了。
  董卓站起來高聲宣佈:“皇帝在為先帝服喪期間,無人子之心,無人君之威,今廢為弘農王,立陳留王協為帝。”
  太傅袁隗當即登上御座,解下天子璽綬,奉於陳留王。然後扶弘農王劉辯下殿,嚮新天子劉協北面稱臣。
  何太後哽咽不止,群臣心中一片悲涼。然而,再沒有人開口說話。緊接着,董卓又以何太後逼死董太後為由,遷廢太後於永安宮。
  劉協就是漢獻帝。
  實際上,這個早已千瘡百孔的大漢帝國到此就結束了。此後幾十年衹是名義上的一種苟延殘喘而已。
  所以,劉協登上帝座的這一刻,可以被視為三國時代的零點。
  九月初七,也就是劉辯被廢的第三天,董卓就殺死了何太後和她母親舞陽君,並將何苗剖棺肢解,棄屍道旁。十一月,拜董卓為相國。
  這一年鼕天,風雨飄搖的帝都洛陽成了董卓和西北軍的遊樂常這些長年戍邊的大兵們從沒住過這麽繁華的都市,從沒見過這麽多漂亮的女人。所以他們一下子就瘋了,擄掠財物,強姦婦女,如入無人之境。無論是市井小民還是皇親國戚,衹要是他們看上的,無一幸免。那些日子,洛陽的居民朝不保夕,人人自危。
  道德與文明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
  而人性深處隱藏着無窮的欲望和暴力。
  哪一天窗戶紙被刀槍捅破了,任何人都可能成為野蠻人。
  以文教立國的大漢朝,到頭來也衹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帝都淪為一座暴力與恐怖之城。
  次年正月,改元初平。董卓派人毒殺了弘農王劉辯。
  這一年,天下群雄並起。河內太守王匡、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胄、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後將軍袁術、長沙太守孫堅,還有被董卓封為驍騎校尉卻棄官而逃的曹操等各路豪傑,紛紛起兵,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締結成關東聯軍,麾師洛陽討伐董卓。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序言·絮言(1)序言·絮言(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三 喪鐘為誰而鳴(1)
三 喪鐘為誰而鳴(2)三 喪鐘為誰而鳴(3)
四 一語成讖(1)四 一語成讖(2)
四 一語成讖(3)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