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万里长城纵横谈   》 第七编 雄关要隘(2)      董耀会 Dong Yaohui

  ★
  喜峰口“水下长城”是怎么回事?
  喜峰口位于河北迁西县城西北50余公里处。雄踞滦河谷与长城相交之地,左右高山对峙,明洪武初年在这里建关设隘,驻兵把守。喜峰口关建筑结构十分独特,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关有三重,三道关门之间由坚固的石基砖墙连结一体,城墙的6个接触点均设空心敌楼,西城墙与万里长城主体相连,可谓戒备森严,固若金汤。1976年国家引滦入津,潘家口水库截流以来,喜峰口及其关城皆淹没于水库中。今天从山上俯瞰喜峰口,景致更加迷离奇特。喜峰口关城被淹没于水中,水面仅露出一小部分残墙断壁。长城顺着逶迤的山势一直伸向水岸边,便又俯身扎入水中,在水里爬行一、二公里后又从对岸冒了出来,顺着山势又蜿蜒爬上山脊,向西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而去。这段入水长城像是一条长龙,俯身汲水,之后又仰首向上升腾。长城入水并没有给游人留下什么遗憾,反而使人更觉得长城的魅力无穷。
  独石口一名是怎么来的?
  独石口位于河北赤城县北,是明长城宣府镇上的一座重要关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关因此而得名。这座耸立于关前的独石上,镌刻着“突兀孤秀”、“一石飞来”两组大字。独石城座落在南北流向的两河之间,左为黄龙河,右为青龙河,背靠蜘蛛山,所以有“二龙戏珠”之说。元末明初它就以“朔方屏障”驰名天下。1424年明成祖朱棣北征时驻独石大阅将士,1430年移开平卫(今内蒙古多伦)于此,始建关城,初为黄土夯筑,后改用青砖包砌。在明代200多年间,这里战争频繁,边泰之日甚少,“土木之变”时独石口曾被蒙古族瓦剌部攻破,关城遭到毁坏。当时有一名叫田坤的千总死于战斗之中,田坤的女儿率兵浴血抗战,最后寡不敌众,被围逼在关口南面的山崖之上,她不甘被俘受侮纵身跳崖殉国。后人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将此崖命为舍身崖。独石口城内,原建有一座精巧的独石庙,庙中有四大景,即无梁殿、无影塔、无孔桥和无耳钟。四大景尤以无影塔巧夺天工,据说晴天从日出到日落都不会有塔影投入地面,至今弄不清原因。
  张家口为什么被称为“首都的门户”?
  ★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距北京204公里,居太行山与燕山环抱的宣、怀盆地北沿,素为华北通往内蒙古的交通要道,南屏京畿的边塞门户,万里长城从大境门两翼沿着巍峨的山势爬上东西对峙的太平山,龙腾虎跃蜿蜒而去。关门外山峦叠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所重视。所以至今仍有“首都的北大门”之称。清顺治元年,大境门处开豁建门,名曰“大境门”。砖筑拱门,条石为基,门墙高12米,底宽9米,券洞里安着两扇木制铁皮大门。城楼上部,设有平台、女儿墙、雉堞,门楣镶嵌察哈尔都督高维岳于1929年所题写的“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有气势。解放后大境门曾几经修缮,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
  倒马关城设计有什么独到之处?
  倒马关,地处河北唐县西北,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倒马关置关较早,《战国策》称其为鸿上关,汉称常山关。但目前可见到的关于修建倒马关城的记载,都是明朝的。倒马关分上城下城,上城是明洪武初年修建的,后改名上城口;下城即今倒马关城。现倒马关乡政府院内,保存着一块已从中折断的汉白玉石碑,为《倒马关建城碑》。碑文记载了1465年修建倒马关的情况。由此可知,倒马关城始建于1452年,后又于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倒马关城,周长约2.5公里,城墙底宽6米,顶宽4米,高约10米,墙为黄土夯筑外砌砖石。关城东、西、北设有3个城门。关城建筑设计独特,它依峭壁,傍深涧,一半在沟谷,一半在山上,整座关城依地势而建,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山、水、关城在这里相得益彰,互为险阻。古人谋略之深,设防之严,建筑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为什么说紫荆关是关隘防御体系的典型?
  紫荆关是万里长城重要的关隘。位于河北易县西北45公里处,因关城踞于紫荆岭上而得名。关东依靠万仞山,西面有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其形势极为险要。紫荆关是长城千百座关隘中历史最悠久的几座之一,自秦至宋,许多朝代都曾在此设关防守,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紫荆关因其军事地位重要,历史上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据统计,在这里发生的大小战斗,仅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就有数百次之多。故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紫荆关有城门9座,水门4座,里外城相连,城门则环环相套,不了解紫荆关城结构布局的敌兵,即便攻进关城,也像入了迷魂阵,最后只能被守军歼灭。它如今已成为研究我国关隘防御体系的典型建筑。
  东汉时刘秀为什么要修治飞狐口?
  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为了稳定统一的局势,对内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对外,特别是对匈奴采取积极防御措施。飞狐口是地处今河北涞源一个地势险要的山口,与五回岭上的长城遥相呼应。从飞狐口往北,是一段长约五六十公里的狭窄山谷,历史上称“飞狐陉”。这里扼冀晋之咽喉,树燕赵之屏障,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就看出飞狐口的重要,建议刘邦派兵据守。到东汉时,匈奴、乌桓连年犯境,光武帝先后两次派大将修治飞狐口,堆石布土,筑起亭障,屯兵防守,这对防御匈奴的进攻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编 历史沿革(1)第一编 历史沿革(2)第一编 历史沿革(3)第一编 历史沿革(4)
第一编 历史沿革(5)第一编 历史沿革(6)第一编 历史沿革(7)第一编 历史沿革(8)
第一编 历史沿革(9)第一编 历史沿革(10)第一编 历史沿革(11)第一编 历史沿革(12)
第一编 历史沿革(13)第二编 建筑遗存(1)第二编 建筑遗存(2)第二编 建筑遗存(3)
第二编 建筑遗存(4)第二编 建筑遗存(5)第二编 建筑遗存(6)第二编 建筑遗存(7)
第二编 建筑遗存(8)第二编 建筑遗存(9)第二编 建筑遗存(10)第二编 建筑遗存(1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