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以海外视角探寻通向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策   》 第77节:中国崛起策二十一 非洲现代化曲折之路的启示(3)      刘涛 Liu Tao

  那么什么是现代民族国家和文明古国及帝国之间的根本区别呢?简而言之,现代民族国家和主权国家是指在明显确定的边界范围之内,有明确可以统计的居民。一部宪法和法律从宪政的形式上联系了一个国家的共同体,国家建立的行政机构和官僚管理部门可以有效地执行自己的政策和意志,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可以贯彻到整个民族国家的范围之内。国家是在本国疆界范围之内唯一合法的暴力垄断机关(司法、检察、警察、监狱等)。而在古代的帝国或是文明古国中,国家的概念和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明显不同。我们就以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国--中国为例子,我们一般都认为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国家的概念,但是这样的国家概念往往仅局限于特定的阶层之中,比如贵族集团、儒家集团的官僚体系、学士(读书人),他们具有较强的国家和忠孝节义的观念。但是就国家整体而言,中央政府对国家控制是很有限的,中央政府的直接治理范围往往仅至于县一级的城市,而来到广袤的乡村地区,真正统治帝国平面地区的是地主、乡绅和家族,而国家一极的权力仅和地主和家庭的族长发生联系。而在乡村社会的内部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家族社会。读读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就明白了,形式上统治中国的是北京的皇帝和他所代表的"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皇权,这个皇权看起来也是专制的和无比强大的,其实观其本质,这样的皇权是非常有限的,中央政府的权力仅仅局限在县一级以上的城市所联结而成的线上,而无法占据整个平面真正统治全国。一旦来到乡土中国,就是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天高皇帝远"的地区,统治乡土社会的就是千千万万个碎片化的家族、地主和士绅,在大家族的范围内,皇权和中央政府的权力是无法通行的。而这里最重要的权力是以族长为中心的家族权力,国法和刑典在乡土社会里不起任何作用,一旦遇到纠纷、冲突,起作用的就是家法和宗族的习惯,家族族长的判决就会决定个体的命运。乡土社会的成员只对家族效忠,家族也对其成员提供基本的保护,并同时通过家法维持基本社会秩序。在乡土社会里,除了少部分读书人以外,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国家观念,他们的命运完全是同家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族成为他们基本的社会认同和效忠对象。其实,无论古代的国家形式上有如何巨大的区别(比如中国建立了先进高效的儒家官僚统治集团和实现社会流动的科举考试,而统治非洲大陆的则是更加散乱和碎片化的部落和酋长),但是在所有的古代国家里,国家的权力、国家的成文法典都无法全面、畅通无阻地运行在国家任何一个基层单位上,国家也不是唯一的合法暴力垄断机关,国家的权力往往被其他社会单位拦截(比如中国的大家族、非洲的部落、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采邑等),在社会基层的单位里,真正统治这个国家的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而是无数个原子细胞式的社会单位。当然,在古代的"国家"里,根本就谈不上有明确的宪法和全国通行的法典,国家的疆界并不是完全明显地划定出来,中国古代帝国和其四周的游牧部落和保护国之间的边界往往是不明确的、模糊不清的或是仅仅按照边民的习惯大致划定的,真正的主权国家的边界、主权国家范围内享有权利和义务的国民和主权国家宪法产生于近代欧洲。
  图一 现代化之路的三个基本阶段
  任何一个国家通向现代化之路,都必须经历三个最基本的阶段,一是从传统的封建国家、帝国、部落和家族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治理全国的、国家政策和行政命令通行全国的、国家法律深入社会基层单位的民族国家和主权国家。没有经历这一个阶段,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达到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当国家基本权力依然分散在千千万万个碎片化和原子化的社会单位里时,就根本无法建立市场经济所必须具备的全国市场和社会化大生产,根本无法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封建采邑、城邦国家、家族部落截取了国家的基本效能和财源,让中央政府的实际行政能力仅仅停留在十分有限的范围之内。这样的社会中是不可能诞生现代化国家的。欧洲国家迈出的现代化的第一步也是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开始,没有统一的法兰西、意大利和德意志的话,任何现代化和工业化都无从谈起。德国在历史上分裂成数百个城邦国的时候,每个城邦国都有自己的货币和关税,这严重阻碍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国统一市场及统一关税联盟的成立,当然就更谈不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一个国家的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血腥的历程,这点即使是高举人权和民主旗帜的欧洲人都不会否认。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是无法拿今天的人权标准来衡量的。欧洲经历过很多次残酷的国内统一战争、国际战争和革命斗争才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疆界。德国的30年战争、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的战争、拿破仑的欧洲大陆战争、意大利的统一战争、德国的铁血宰相卑斯麦的统一战争都是形塑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战争。特别是拿破仑的欧洲大陆征战,虽然是民族侵略战争,但是拿破仑的军队所到之处却扫荡了欧洲各地严重分割的、碎片化的城邦和封建采邑势力,并为各地带来了资产阶级民法性质的拿破仑法典和现代国家的管理系统,并意外地激发了被占领各国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从此形成了经久不息的欧洲各国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战争,导致很多欧洲国家迈向了统一民族国家的进程。因此在国家现代化的第一阶段,是很难用现代民主、法治和人权的标尺去衡量的,因为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国家统一,国家必须以强有力的动员力量打破国内严重的分割局面,打破各个封建领主割据一方、各个诸侯和军阀混战的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真正的中央政府的治理,这样的治理必须深入到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乡村、家庭),才能有效地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如果这个阶段迈不过去,那么许多国家还会为一个真正统一的现代国家而付出极为艰巨的努力,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非常困难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新华出版社
第1节:序第2节:中国崛起策一 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1)
第3节:中国崛起策一 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2)第4节:中国崛起策一 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3)
第5节:中国崛起策一 从中美经济共生体谈起(4)第6节:中国崛起策二 中国的地缘困境和西部突围(1)
第7节:中国崛起策二 中国的地缘困境和西部突围(2)第8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1)
第9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2)第10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3)
第11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4)第12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5)
第13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6)第14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7)
第15节:中国崛起策三 中日关系与中国崛起(8)第16节:中国崛起策四 中国对美大战略的初步探讨(1)
第17节:中国崛起策四 中国对美大战略的初步探讨(2)第18节:中国崛起策四 中国对美大战略的初步探讨(3)
第19节:中国崛起策四 中国对美大战略的初步探讨(4)第20节:中国崛起策五 合纵连横下的世界战略格局(1)
第21节:中国崛起策五 合纵连横下的世界战略格局(2)第22节:中国崛起策五 合纵连横下的世界战略格局(3)
第23节:中国崛起策五 合纵连横下的世界战略格局(4)第24节:中国崛起策五 合纵连横下的世界战略格局(5)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