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朝云来到苏轼身边年纪尚小,学者们解读《朝云墓志铭》时,总愿将“事先生二十有三年”按虚龄计,这样一来,朝云的到来便成了熙宁七年,年纪就大了一点,已达十二岁 。
然而这与事实相悖。我们在熙宁六年苏轼与太守陈襄的唱和中,已经见到朝云的影子:
江潮带月来云外,天籁和琴历耳傍。
小妓不知君倦起,歌眉犹作远山长 。
这年九九重阳节前夕,太守陈襄召苏轼登高吟诗,后者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谢辞,陈襄便用此诗来调侃他,诗中那个擅长唱歌、颇会装扮的“小妓”,显然就是朝云,“江潮带月来云外”中,已经暗寓“朝云”二字。
熙宁六年年底至次年夏天,苏轼奉命去苏、常、润、秀四州赈灾济民,途中不停地给陈襄寄诗。在互相唱酬之中,朝云仍是他们不断谈及的话题:
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
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二
这一组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春天,苏轼离开杭州已有三四个月。“花开后院”即指后室里已经贮有佳人,“燕入华堂”更是“乳燕飞华屋”句的先兆,如若不是东坡友人晁以道凿凿确指《榴花词》系为另一位侍妾所作,而东坡又有“紫陌红尘”寻榴花之句,那么“燕入华堂”便可与苏轼在密州所写“榴花开一枝”(《西斋》)一起,作为《贺新郎》写在密州、献给朝云的有力证据。
“燕入华堂怪未归”中的“怪”字,并非诗人固作多情之词,而是指新年伊始,苏轼在常州附近,曾接到小小朝云的一封来信。年仅十二、“始小识字”的朝云,曾用“织绵回文”的方式向苏轼表达了自己别后相思之情。请看苏轼写于此际的《减字木兰花》,题为《得书》: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
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写尽回纹机上意。
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熙宁七年正月初二立春,“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一句,表明苏轼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先是听到喜鹊叫声,接着就收到书信,书信的内容让他大喜过望:绵绵情意流淌在“香笺”之上,大有唐代名妓薛涛那种“小资”情调,这种方式,决不会出自朴实无华的闰之之手 。
苏轼在后来的《悼朝云》诗之《引》里曾说:“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朝云十一岁之前,在妓院里主要学习唱歌跳舞、演奏器乐、烹茶待客等技艺,在文墨上并不精通。“晚忽学书”,指她后来忽然对书法产生了兴趣。既学书法,就表明她已通文墨,也即说明她到了苏轼身边,才开始学习认字,正因初学识字,无法用流畅的语言表达情感,才要连写加画,写出这种“图文并茂”的“回文诗”。
“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用的是窦滔之妻苏蕙,在锦上织成回文诗,寄与丈夫的典故 。表面看来,寄这类信的人应该是妻子,可在苏轼的文字记载中,从未有过闰之识字、给他写过信的记载,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更没有做“回文”游戏的情致。
最重要的是,苏轼在给陈襄的诗中,在谈到“花开后院”和“燕入华堂怪未归”之后,又曾专门提及“回文”书信:
浮玉山头日日风,涌金门外已春融。
二年鱼鸟浑相识,三月莺花付与公。
剩看新翻眉倒晕,未应泣别脸消红。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之三
“何人织得相思字,寄与江边北向鸿”,即指那封来自杭州的“回文绵书”。浮玉山即是润州(今江苏镇江)“江边”的金山(苏轼在浮玉山后自注:“即金山也”),诗的前面两联,皆用“由我及你”方式,分别述说他与陈襄的两地情形,后四句则专指自己。
有关“剩看新翻眉倒晕”一句,王尧卿注曰:
当时新翻眉样,谓“倒晕”,在横云却月、远山蛾眉之外,先生尝有诗云:“倒晕连眉秀岭浮。”
——《苏轼诗集》第554页引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