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考古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解密記 》
第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16)
嶽南 Yue Na
8點10分之後,天空開始由晴轉少雲,東方的地平綫雲量增大,由暗紅色漸漸轉變成淡淡的鐵紅色,並從低處慢慢浸染到雲層頂端。此時,東風達到了4—5級,明亮的星星逐漸隱沒於晨曦之中。8點20分左右,曾耀眼奪目的海爾—波普彗星也隱去了,晨曦的光越來越明亮。8點30分左右,東方地平綫之下,太陽的光綫噴射而出,如同根根赤柱和條條紅色的絲縷衝嚮天頂,大塊大塊的魚鱗狀、瓦片狀的雲層,由鮮紅轉為橘紅色。正當註目着東方地平綫與天頂的人們感到眼前的朝霞似乎十分靦腆,遠未達到應有的熱烈與熾亮之時,天空又明顯地開始變暗了。
8點35分,黎明時的朝暉竟轉換成夕陽沉沒的晚霞,太陽射出的光綫漸漸收斂,剛纔橘紅色的雲裙變成血紅色,接着又慢慢深染為鐵灰色。天頂淡淡的紅意也在逐漸消褪,稍現白色的西邊天際也暗了下來。8點38分,已隱沒的海爾—波普彗星忽然再現於東北天際,並呈噴射狀以匕首般的光芒刺破天穹。彗星的高度呈40度左右,周圍許多亮星相伴出行。觀測者在寒風凜冽的清晨,面對持續了2分多鐘的彗星突刺,不免産生了一種惶惑、恐怖的感覺。
從8點45分起,東方天際的雲霞又漸漸由紅轉黃,天頂由暗變亮,所有的星星都隱沒於朝暉之中。8點53分,太陽帶食躍出,在約60公裏之外的地平綫上,映襯出起伏的山巒優美的麯綫。太陽的左下方,帶着明顯被掩的月影,恰似一彎紅亮的新月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凹凸不平的山影輪廓在光照中若隱若現,宛如海面上漂浮的海市蜃樓。9點35分,殘缺的太陽已全部復圓,溫暖的陽光普照大地,整個塔城和周邊山野田疇在陽光的照耀中分外壯觀美麗。——至此,“天再旦”的天象觀測圓滿結束。特別值得慶幸和回味的是,就在衆人撤離觀測現場之後,塔城地區天氣再度由晴轉陰,接着天幕合攏,下起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整個塔城浸染在白色蒼茫的世界之中。
蒼天有情,蒼天有性,蒼天諸公以絶妙的安排和盛情,使觀測人員在兩次雨雪之間短暫的空隙中,對近3000年來的一個天象公案予以破解。這一切不能不令人欣喜異常,嘆為舉世奇觀。
“天再旦”在新疆觀測獲得圓滿成功的消息,隨着一道道電波傳往西安、北京和世界各地,當時有300多傢中外媒體對這一成果作了報道,在海內外引起了巨大反響。
之後,劉次沅與返回西安的周曉陸收到了新疆天山南北各個觀測點發送來的觀測匯報。經過整理分析,獲得了極具價值的天文觀測資料。而劉次沅在陝西臨潼的觀測是:薄雲但不影響太陽成像。食甚前幾乎可以直視太陽,食甚前後大約5分鐘時間,在樓上嚮北室內,明顯感到光綫變暗。測光顯示天光減弱l/2。
根據各地觀測結果,劉次沅、周曉陸進一步研究認為:當年劉朝陽的推測是很有道理的,以日出前後的日食天象(再結合如地貌、氣象等因素),來破解“天再旦”這段歷史記載,可能是“最巧妙也是最佳的方法”。
通過在塔城的觀測可知,“天再旦”現象以食甚0.97,食甚時與日出時約14分鐘的時差,造成了黎明時分突然産生了“落日餘輝,晚霞絢爛”,然後再度天亮的感覺。日出前後發生日食(大食甚偏食、全食),以往幾乎沒有報道,而此次的觀測者卻親身感受了。除直接觀測者之外,據周曉陸調查的情況,其他人以及各種動物幾乎沒有反應,絶不像太陽升出之後日食(全食、環食)的景象。如果沒有預報,沒有帶着任務專門觀測,這種發生在早晨的天文事件可能不會為人們所知。
中國歷代有史官觀察並記錄天象的傳統。商代甲骨卜辭證實,這一傳統當時已經形成,商代卜辭中已經確認了日月食記錄。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劉次沅認為,在周初時,王者身邊就有史官(巫卜)隨侍,註意觀察天象和氣象,並進行卜祭與記載。自然,他們對日月食、風雲之類的現象是熟悉的(當時或許不能預報日月食)。就天色突然變暗這一現象而言,食分很大的日食、沙塵暴、很濃厚的烏雲、遮天蔽日的蝗蟲等現象都可能引起。對於一個專事觀察天象的史官,因計時報時的需要,看到了東方旦一再暮一再旦的景象,但並未看到日食或帶食而出(商周時代日月食現象人們已不陌生),於是,這位天官帶着不解與迷惑,忠實地記下了“天再旦”這3個字。或許,對於陰雲掩蓋或山嶺遮蔽的日食,“天再旦”便是一種最合理的解釋。這一點,在阿勒泰所進行的實地觀察中已作出了最好的明證。正如劉次沅所言,“對於一個註意觀察天空而又未得到日食預報的人,這一現象的確是震撼人心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章 千年夢尋(1) | 序章 千年夢尋(2)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1)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2)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3)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4)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5)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6)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7)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8) | 第一章 直面歷史的遺産(9)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1)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2)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3)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4)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5)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6) | 第二章 在新世紀的光照裏(7)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1)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2)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3)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4)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5) |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宮中穿行(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