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77节:江汉汤汤,问鼎中原唱大风(6)      刘绪义 Liu Xuyi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代明主楚文王竟然莫明其妙地死在战场上。
  公元前676年秋,巴师袭击楚国权县的所那自。楚国君臣轻视巴人,疏于防范,终至于酿成大祸。事出突然,权尹阎敖因无备而弃守,只身泅水逃命以致巴师长驱北上,一度进逼郢都的南门。文王大怒,处死了阎敖留在那处的净敖的族人不胜其忿,竟与巴事谋反叛,
  楚文王仓促间出城迎敌,被巴军打败。等到文王战败想退回郢都时,掌管郢都城门的楚将鬻拳居然拒绝开门迎王。文王没想到自己出城打了一仗,打完了竟然连家都回不了,无奈之下只得领兵渡汉水东进,攻击黄国(今河南潢川西北),打败黄国后再撤回。回程途中,文王身染重病,不幸去世。文王葬在楚俗称为"夕室"的墓地中,葬毕,鬻拳自尽,葬在楚俗称"经黄"的宫门内。
  楚文王之死是一大疑案,疑就疑在一个管城门的鬻拳怎么会胆敢将国君文王拒之门外。鬻拳的官职是大阍。相当于一个城门校尉官,地位并不高。郢都乃楚国都城,城内王室公卿大有人在,鬻拳区区一城门校尉,怎么可能压制住所有高官显贵,不让文王进城呢?更蹊跷的是,文王死后竟然也是由鬻拳将他安葬,葬后鬻拳也立刻自杀。这就更奇怪了。
  问题出就出在楚王室内部。《史记·楚世家》记载,文王死后,其子熊囏继位。称楚王堵敖。堵敖三年(《史记》误作五年),堵敖想杀死自己的弟弟熊恽。熊恽便逃到随国,然后联合随国将堵敖杀死,自立为君,即位为楚成王。
  熊囏和熊恽兄弟俩都是文王与息妫所生。息妫被虏至此时仅仅四年,所以当时的熊囏年纪最多不超过三岁,弟弟熊恽就更不用说了,这样年纪的一对兄弟怎会杀来杀去?"堵敖欲杀其弟熊恽"的背后其实是楚国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相互争斗。哥哥熊囏和弟弟熊恽均代表各自一方的利益。后来,年幼的楚成王即位后,楚国的权柄落入了楚文王的弟弟子元手中。这么说来,有人怀疑,楚文王之死其实是死于自己的亲弟弟子元之手。
  那么子元为什么要谋害哥哥楚文王呢?
  初试锋芒
  楚文王死后,其子熊囏被拥立即位,欲杀熊恽,文王之弟子元携熊恽出逃随国,借助随国的力量杀回郢都,铲除反对派之后再立熊恽为国君,这就是楚成王。
  楚成王享国46年,自幼登基,到最后在中原初试锋芒,也是春秋历史上难得的一代明主。童书业先生在《春秋左传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是时楚人势力几已席卷中原,为中原事实上之霸主矣";"不特庄王是霸主,成王亦为霸主也。"只可被他的孙子楚庄王更辉煌的霸业所掩盖,一直被人们忽视了。
  剪除子元,用贤为政。
  子元是杀堵敖、立成王的主要策划者,所以楚成王即位后他就理所当然的当上令尹,执掌国政。子元以王叔自居,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当时的楚国,论势力,最强大的除子元之外还有若敖氏。若敖氏乃楚国国内一大世族,其先祖是两周交替时楚君若敖的直系后裔,是楚王室的分枝。此家以先君之号为氏,故称若敖氏;又因其被封在斗这个地方,所以其后人以斗为姓。若敖氏一族在东周初年可谓人才倍出,比如楚武王手下的一文一武两位名臣:斗伯比和斗廉。此家族为武、文两代楚国的崛起做出了无可争议的巨大贡献,家族势力也日渐炙热,是楚国内一股不可乎视的力量。
  子元贪恋嫂嫂文王夫人息妫的美色,《左传》记载,子元竟在王母宫室旁边建馆舍,振铃铎,跳《万》舞,惑以淫乱。岂料文夫人一听此曲,就伤心地哭泣。她说:"先夫当初奏此乐舞,是用来操练军事的呀。如今令尹不把它用来对付仇敌,却在我这个寡妇面前演奏,岂不让人奇怪吗?"《万舞》是当时的武舞,用于演习军事。《春秋公羊传》中说:《万舞》即"干舞",是手持干、戚、扬、弓、矢一类武器起舞的,以表示威仪。子元表演《万舞》,其本意是想讨得嫂子的欢心。然而却引起文夫人对其夫深切的思念,弄巧成拙,自讨没趣。但没过多久,子元变本加厉,公然住进王宫,企图挑逗文夫人。若敖氏的斗射师找到子元,痛斥他的无道,结果反被子元囚禁。若敖一族本就对子元的嚣张跋扈隐忍太久,现在子元又做出此等有辱尊卑伦常之事,还囚禁谏阻的斗射师,更是怒不可遏。事已至此,若敖氏当机立断,时任申公的斗班率众闯宫,怒杀子元,平息了持续八年的子元之乱。
  楚成王任用了楚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令尹来辅助自己,他便是一代名相:斗谷于菟。
  斗谷于菟,字子文,故有人惯称其为斗子文。子文是楚国历史上一代名相,其知名度也许不如同时期的管仲,但对熟知春秋史的朋友来说,他的名声一点不比管仲差。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