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十、李賀(5)      閔澤平 Min Zeping

  也許是因為詩人長期為頭髮問題的睏擾,有人驚喜地發現李賀對美女的頭髮興趣頗濃,如《詠懷二首之一》“春風吹鬢影”,《大堤麯》“青雲教綰頭上結”,《洛姝真珠》“寒鬢斜釵玉燕光”,《湖中麯》“蜀紙封巾報雲鬢”,《江樓麯》“曉釵催鬢語南風”,《追賦畫江潭苑四首之一》“小鬟紅粉薄”,《馮小憐》“鬢濕杏花煙”,《夜來樂》“緑蟬秀黛重拂梳”等。這樣密集的描寫在唐人中確實少見,可見頭髮問題確實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大問題。
  3.流言
  元和二年(807),十八歲的李賀離開昌𠔌來到東都洛陽。剛剛走出傢門的年輕人總是躊躇滿志的,詩人在《走馬引》中說:“我有辭鄉劍,玉鋒堪截雲。”他對自己的未來寄寓了很大的期望,他說自己這把寶劍的鋒芒連天上的雲都可以斬截下來了。當時韓愈正以國子博士分司東都,李賀帶上所作的詩篇去拜謁這位名聞遐邇的大人物。這次拜訪想必是真實的,《幽閑鼓吹》說,當時韓愈送走了客人,很疲倦,正想午休。門人把李賀的詩捲呈上來,第一篇是《雁門太守行》。韓愈一看頭兩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嚮日金鱗開”,睡意頓時全無,馬上穿上會客的衣服,讓門房將李賀請進了會客廳。
  有韓愈這樣大師級的人物提攜,加上自身超群的實力,此後幾年李賀過得很幸福。元和五年(810),二十一歲的詩人參加河南府試並順利通過,由於成績突出,他被推選“應進士舉”,參加來年來年正月禮部舉行的考試。但打擊在悄然中來臨,當時對考生的資格審查相當嚴格,《唐會要》介紹說,參加進士科考試的文人,把自己的家庭背景詳細交待給禮部後,還要求考生五人一聯保,聯保的人或是親戚故舊,或長期生活在一起的,或居住地相鄰的。如果有品行不端、行為不孝順、仗勢欺人等情況隱瞞不舉報的,聯保的人三年內不準報考。李賀雖然風頭正勁,卻也收到考生的舉報,或誣其為人輕薄,或指斥其不孝,有違禮教,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
  李賀字長吉,這名與字承載了父親對他的期待,希望他一生有好的運氣,但他的祖父給他製造了一個難題,將他父親的名字取為“晉肅”,“晉”與“進”同音,倘若李賀登第,成了前進士,不就觸犯了父親的名字嗎?所以不少人認為李賀為避諱而不應參加進士科考試。當時輿論壓力很大,議論紛紛,李賀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顯然無法承受“避諱”之重。韓愈挺身而出,寫了一篇《諱辨》,由避諱的規定和例證的闡釋,說明李賀並未犯律。曾參之父名皙,曾子不諱“昔”。周之時有騏期,漢之時有杜度,他們的兒子如何避諱,難道要改姓嗎?韓愈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世一些人任意引申諱法,實質上是在藉機壓製人才,是在以宦官、宮妾為榜樣。韓愈這篇文章寫得氣勢磅礴,今天我們都認為他是義正詞嚴,但當時大夥都認為它漏洞百出,如《舊唐書》就指責韓愈信口開河。這讓清人林雲銘感嘆“甚哉,欲勝衆口之難也”,林紓《春覺齋論文》也說:“韓昌黎作《諱辨》,靈警機變,時出雋語,然而人猶以為矯激。非昌黎之辯窮也,時人以不舉進士為李賀之孝,固人人自以為正。昌黎之言雖正,而辯亦不立。”
  最終,李賀被迫退出考試。不過,宋人薛季宣在《李長吉詩集序》中卻大加稱頌:“長吉諱父嫌名,不舉進士,雖過中道,然其衊福貴、達人倫,不以時之貴尚滯薊乎方寸,其於末世,顧不可以厚風俗、美教化哉!”不參加考試,反而成為李賀高風亮節的證據。 有這樣的評價,年青的李賀心裏可能會舒坦許多。不過,當時他的心中衹有壓抑與屈辱。看看這首《出城》詩:“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一隻鳥兒,還沒有機會飛上天,就被人用彈弓打了下來,他惟有鬱鬱而歸。
  半年後,不知什麽原因,或許是因為宗室的身份吧,他終於得到了一個奉禮郎的職位。奉禮郎為大常寺屬官,職責是掌執朝會、祭祀和巡陵的活動儀式調排,在百官跪拜時充任贊導。這樣的職位,對心比天高的詩人而言不是機遇而是折磨。在這三年裏,詩人更加消沉了,看看他眼中的生活環境:荒涼的臭水溝,惡心的泡沫,破舊的柴門,衰敗的柳樹……他的性格更加孤僻了,衹與少數朋友有往來,陳商就是其中之一。他這樣嚮朋友訴說心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一、王維(1)一、王維(2)一、王維(3)一、王維(4)一、王維(5)一、王維(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