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英豪冉閔夢難成(1)
梅毅 Mei Yi
石閔,原姓冉,字永曾,小名棘奴。其父冉瞻,本是乞活軍(“乞活軍”是一種兵民混合的組織,以傢為單位,當初從並州擁隨司馬騰出外就食,號稱“乞活”)首領陳午帳下的一個少年兵。石勒破陳午,俘虜了不少乞活軍軍將,其中也有當年僅有十二歲的冉瞻。石勒喜愛這個少年的相貌英挺,就命石虎認冉瞻為義子。
冉瞻從幾歲起就隨“乞活軍”四處冒死衝蕩,驍猛多力,自小就是良將的料子,為石虎立下赫赫戰功,歷位左積射將軍、西華侯。盛壯之年,冉瞻於軍中病死,石虎待冉閔如諸孫一樣。
老羯鬍雖是暴虐君王,應該也很寵愛這個少年喪父、和自己沒有直係血緣的孩子。冉閔“幼而果銳。及長,身長八尺,善謀策,勇力絶人”,一直是石虎帳下得力的勇將,歷位北中郎將、遊擊將軍。特別是石虎進攻慕容鮮卑時,二十多萬軍隊全綫崩潰,唯獨冉閔一軍獨全,由此功名大顯。梁犢的東宮戍軍叛亂,冉閔又是諸軍先鋒,“威聲彌振,鬍夏宿將莫不憚之”。古代軍將,拼比的就是勇武和果决,膽量和血性,數戰數勝,使人不得不服。
“乞活軍”當初之所以背井離鄉出外“乞活”,本來就是因為各地鬍人叛亂,無糧無地陷入絶境後,不得以纔冒萬死成為兵民。陳午臨死,還囑咐諸將“莫事鬍也”。冉瞻被擄時已經十二歲,苦難之際人皆早熟,身邊的叔叔大爺哥哥們前赴後繼,死於鬍人之手無數,想必在內心深處留有深刻的記憶。雖然為石氏養以為子,食人之食死人之事,肯定心中仍舊有一定的是非界限,而且石氏政權中的“乞活軍”舊部肯定也會以某種秘密形式有一定的聯繫,平素大傢一起撫今追昔。冉閔的少年時代一定常常聽父輩講起從前往事,對過去“乞活軍”的英勇抗鬍和羯人的血腥殺戮有着深深的印象和直觀的感覺。《樂府詩集》的《並州歌》中,有這樣一段:“奴為將軍何可羞,六月重茵披衲裘,不識寒暑斷人頭,雄兒田蘭為報仇,中夜斬首謝並州。”可見,當時的乞活軍一名名叫田蘭的壯士,為了給司馬騰報仇,還有一件刺殺石勒老上司汲桑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呢。
因此,冉閔之殺羯鬍,也絶非一時性起之舉。
由於國中無主,司徒申鐘等人就聯名上書,請冉閔稱帝。“(冉)閔固讓李農,(李)農以死固請”。估計在開始階段,這兩個人之間的謙讓是發自內心的。數月之間,兩人歷盡艱險,多次差點被羯人將士攻殺,可以說是同呼吸、共患難的生死之交。
冉閔仍舊猶豫,表示:“我們都是從前的晉人,現在晉傢皇室猶存,我與諸君分割諸郡,各稱牧、守、公、侯,奉表迎晉天子還都洛陽,各位以為如何?”
尚書鬍睦首先發言:“陛下聖德應天,宜登大位。晉室衰微,遠竄江表,豈能總馭英雄,混壹四海乎?”
此話雖有拍馬屁的水分,但基本也是實情。司馬氏皇族個個怯懦,東晉兵士又屢戰屢北,如果在當今情勢下迎奉他們來中原,恐怕那些人還真沒膽量踏進這塊北方鬍人經營了三十年的廣大地區。
冉閔禁不住衆人進勸,乃於公元350年年初即皇帝位,國號大魏,改元永興。立其子冉智為皇太子,以李農為太宰,封齊王。
鑒於後趙新滅,冉魏新立,周遭各方正蠢蠢欲動。東晉“聞中原大亂,復謀進缺。姚弋仲和蒲洪都想據有關右地區,老羌首先遣其子姚襄率五萬精兵進攻老戰友蒲洪。蒲洪迎擊,大敗羌軍,斬獲三萬首級。大勝之下,蒲洪自稱大單於、三秦王,改姓苻(讖文有“草付應王”,加之其孫蒲堅後背有“苻”字,因而改姓)。燕王慕容俊也派兵四出,準備奪取趙國地盤。
同年四月,據守襄國的原後趙新興王石祗稱帝,以汝陰王石琨為相國。六夷鬍人由於冉閔殺鬍之事已做絶,紛紛承認石祗政權,並接受他的封號。
五月,“魏主(冉)閔殺李農及其三子,並尚書令王漠、侍中王衍、中常侍嚴震、趙升等”。各種史書,對冉閔殺李農一事,皆沒有詳略的進一步解釋。冉魏政權短命,沒有“實錄”等官方史書,繼之而起的慕容鮮卑殺掠漢人殆盡,自然也不會關心其間到底發生了什麽。據筆者揣測,冉閔殺李農,仍是人性中醜惡的一面在作怪。權力是人生中最大的腐蝕劑,武將出身的冉閔和李農更不會例外。從前平起平坐,一朝分為君臣,人心總爭短長,總有小事引起不忿。真正在長期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君威和臣順,習慣成自然,但冉閔和李農這種忽然分隔的君臣關係肯定非常脆弱,不僅臣疑君,君更疑臣。加之李農並非純文人出身,有“乞活”大軍作後托,逐漸就會成為對冉閔皇位的最直接威脅。從與李農一起被殺的那些人的官職來看,有手握朝權的尚書令,也有居於深宮的中常侍,種種跡象表明這些人裏應外合,很可能想殺掉冉閔再推李農上臺。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的冉閔身已為帝,自然稍有威權優勢,趁早一步,先把老戰友送上西天。同時,冉閔殺李農也意味着分散各地的“乞活軍”,漢人再也不會為冉魏賣命,從而失去了重要的支援力量。
估計內憂外患之下,冉閔心裏着慌,他遣使到江南,對東晉表示:“鬍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冉閔稱帝,江南小朝廷自然看不舒服,現在他的來書又語氣倨慢,以敵國禮來見,自標正朔的東晉自然不加理睬。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 | 三分一統晉業興 | 大好江山誰承繼(1) | 大好江山誰承繼(2) | 大好江山誰承繼(3) | “牝雞司晨”朝綱紊(1) | “牝雞司晨”朝綱紊(2) | “牝雞司晨”朝綱紊(3) | 樹欲靜而風不止(1) | 樹欲靜而風不止(2) | 樹欲靜而風不止(3) | 血肉橫飛殺戮始(1) | 血肉橫飛殺戮始(2) | 血肉橫飛殺戮始(3) | 血肉橫飛殺戮始(4) | 攻伐大亂滿京城(1) | 攻伐大亂滿京城(2) | 攻伐大亂滿京城(3) | 你方唱罷我登場(1) | 你方唱罷我登場(2) | 你方唱罷我登場(3) | 你方唱罷我登場(4) | 你方唱罷我登場(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