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生活 危機四伏第一季   》 第76節:第六章(3)      劉猛 Liu Meng

  侍者道謝,轉身離去,關上門。
  楊明軒看着窗外的巴黎市區,打開了窗戶。
  他摘下墨鏡,露出那雙炯炯有神的眼,心裏隱隱發酸--本來,他應該帶着自己的妻子來這裏度假的。
  免費的法國一周遊……
  楊明軒苦笑一下,關上窗戶拉上窗簾。他打開電視,音量放到中等,接着從行李當中拿出一個化妝包,轉身走到洗手間打開所有的水竜頭。在梳妝鏡子前,他細心地摘下自己粘貼上的小鬍子,揭開了分頭的假發套。
  趙小柱的臉露出來……
  或者說,是響尾蛇的臉。
  趙小柱看着鏡子當中的自己,舔舔嘴唇。粘貼膠確實不是很舒服,他打開化妝包苦笑一下,還得繼續粘。化妝包裏面是一排各種各樣的鬍子、眉毛、改變鼻子和臉頰形狀的硅膠……
  十五分鐘後,一個流浪藝術傢打扮的金色長發男人戴着一款造型別緻的墨鏡出了酒店的後門。他繞行一段時間,確定沒有跟蹤以後,走嚮酒店100米外的公共停車場。他的兜裏裝着一把車鑰匙,這是在洗手間的馬桶水箱裏面藏着的。
  那輛黑色的奔馳G500越野車在等待他,車號是正確的。他用遙控器打開車門,上車發動汽車。在離開停車場以前,他沒有忘記打開車上的GPS。他除了腦子裏面的地圖以外,根本不認識巴黎的道路,而且也沒有多少在城市開車的經驗--別說在這個歐洲的浪漫之都自己駕駛奔馳G500越野車旅行,即便是在北京,他也衹是開着小摩托穿行過北苑的傢和桔子鬍同那一畝三分地,因為曾經在鬍同裏面蹭過那輛面包警車,所以高所嚴禁他再開警車。
  而現在,他開的這輛奔馳G500越野車,足夠買40輛鬆花江小面包。
  3
  巴黎聖母院就在附近,甚至夜晚的鐘聲都充耳可聞。但是現在巴黎聖母院保護不了Annie,這個可憐的阿爾及利亞姑娘滿身傷痕,衣服破碎,因為她在巴黎移民局,而不在巴黎聖母院。移民局的官員同情地看着她,好像想在她的哭泣當中尋找到什麽東西似的。
  Annie哭得聲淚俱下,她是偷渡到法國的阿爾及利亞人之一。由於與法國特殊的歷史以及地緣關係,法蘭西是阿爾及利亞難民的偷渡首選。Annie沒有任何有效證件,換句話說不僅是偷渡者,還是個黑戶。SDECE五局可不是慈善機構,而是典型的暴力機構,所以不會對Annie網開一面。有個笑話在法國情報界和司法界流傳--一隻蒼蠅不慎飛進了SDECE五局的審訊室,它在片刻的猶豫之後,主動高喊:"我在1962年參與暗殺了戴高樂!"
  所以移民局官員對她的同情眼神是飽含着內容的,天知道她受到了什麽折磨。
  SDECE五局顯然對她進行了嚴刑拷打,或者采取了什麽別的方式,試圖撬開她的嘴。飽受折磨的Annie什麽都不知道,當發現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以後,SDECE五局就把她交給了巴黎移民局。等待她的是無情地遣返,而在移民局裏面她終於得到允許,可以給她的叔叔打電話。
  Annie等待着叔叔的到來,起碼這樣在被遣返以前能夠得到親人的慰問和照顧。
  移民局的副局長走進來,後面還跟着一個禿頂胖子。Annie見到這個禿頂胖白人一下子大哭起來,跪下來抱住他的腿:"叔叔,我什麽都沒有說!別讓移民局遣返我,你要我做的我都做到了……"
  移民官員有些納悶,看着這個黑人姑娘的白人胖叔叔。
  副局長揮揮手:"你出去吧,這裏的事情不要往外說。"
  移民官員就起身出去了。
  Cameron扶她起來。副局長苦笑:"要履行一下手續,完了你可以帶她走。"
  半個小時以後,哭得泣不成聲的Annie上了雷諾轎車。她被帶到了那個中産住宅區附近的一個倉庫裏,這是一個專門負責監控Julie和Audemarie的秘密工作點。外面挂着的牌子寫着"冷凍倉庫",所以需要耗費大量電力,不會引起電力公司的懷疑。裏面冷凍的不是豬肉,而是一群默默無聞的監視者。
  苗處站在倉庫裏面,看着Annie被攙扶下車。Cameron招呼人拿藥箱來,對這個可憐的女孩進行簡單消毒和包紮。現在還有情況要問她,所以還不能送到醫院去。孫守江看着慘遭蹂躪的Annie,搖頭感嘆:"這幫山炮,對個小女孩下這麽狠的毒手!"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山文藝出版社
第1節:第一章(1)第2節:第一章(2)第3節:第一章(3)第4節:第一章(4)
第5節:第一章(5)第6節:第一章(6)第7節:第一章(7)第8節:第一章(8)
第9節:第一章(9)第10節:第一章(10)第11節:第一章(11)第12節:第一章(12)
第13節:第一章(13)第14節:第一章(14)第15節:第二章(1)第16節:第二章(2)
第17節:第二章(3)第18節:第二章(4)第19節:第二章(5)第20節:第二章(6)
第21節:第二章(7)第22節:第二章(8)第23節:第二章(9)第24節:第二章(10)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