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王蒙活說《紅樓夢》 》
讀者太主觀會造成讀誤
王蒙 Wang Meng
評“紅”、講“紅”、考證“紅”、藉題發揮“紅”者多矣。自稱“誤讀”的衹此一傢。
而且“誤讀者”是一位年輕的女作傢,是網上的著名寫手,有網上的筆名“忽如遠行客”與“爾林免”(不知何意)為標記。作者當編輯也寫小說。我曾有緣閱讀作者的一些散文,寫得聰慧精細,潔淨空靈,但仍屬於白領小資乃至小女人寫作一類——對不起。
這樣,她對“紅樓”的“誤讀”使我頗感驚喜。她的新作《誤讀紅樓》一書頗有大氣,不拘一格,振聾發聵,言前人所未言,堪稱啓人心智,動人心魂。
例如對於小說的前十六回,閆紅即忽如遠行客寫道:
這十六回與後面的風格迥異,它主題突出,內容駁雜……最過分的是第八回,先在回目上打個廣告,說“送宮花賈璉戲熙鳳”,明顯地吊人胃口,誰知衹旁敲側擊地描寫了一陣笑聲了事,極有為了吸引眼球不惜做虛假廣告之嫌。這些手段,使得小說高潮迭起,賣點多多……遠沒有後面章節的從容、舒緩與自信,沒有那種妙手偶得的空靈詩意,它寫得太緊張,太像小說了,我覺得這暴露了長篇作者開始時的不自信。
我的天,這是評曹雪芹嗎?真是少年筆墨,敢想敢掄!然而細想,她說得有理,慧眼識英豪,慧眼也容易識過程乃至疏漏,智者的一失與愚者的一得,都不應該逃脫敏銳的閱讀的眼睛。這也是評“紅”上的頭一次吃螃蟹的記錄。
底下說得就更內行,畢竟是寫過小說的人呀。
不是每一個作傢提筆時都知道要寫什麽,許多細節人物已堆積在他心中,他要為這些東西找到一個靈魂……在這之前,你先要上路,要在茫然的搜尋中,漸漸鎖定你的目標。(着重號是王蒙加的。)
信哉斯言!天地良心!你不能小看這個寫網上文字的年輕人,她的誤讀實際上是活讀,就是用自己的經驗、性情、信息、聰明來補充閱讀的所獲,用活生生的生活來解讀作品;同時以作品解讀自己的人生。她是從作品中發現人生,從人生中發現文學,從人生,從生活出發,以全部積纍和靈性接受作品,闡釋作品,想像作品,體悟作品與感動作品。
文學閱讀本來就是讀者主體與作者主體的碰撞、互補、互相激活的過程。作品是主導的。作者對作品是既主導又可能處於自在的狀態,即並不能完全自覺地掌握清晰。讀者太主觀會造成讀誤,讀者太沒有主體性了,會造成讀而甚隔,讀而如未讀,呆讀死讀,把一本好書好模好樣地糟蹋掉。
敢稱誤讀,把自己放進去讀,有點膽子和自信了,讀出點自己的玩藝來了。
她又說:
隨着筆觸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深沉的感情、綿密的記憶翻涌出來,單一的主題不能承載他要傾訴的全部……不再嘗試把他心靈的海洋收束到一個瓶子裏……想怎麽寫就怎麽寫,掄圓了寫,情感的潮水席捲過來,淹沒所有脆弱的主題。
閆紅描寫的是怎樣一種小說寫作上的酣暢狀態!得其三昧矣!這是創作論。曹公雖然偉大,他的創作也是可論的。
我們再來看看她怎樣分析,不,是感受史湘雲這個人物,感受聚訟紛紜的“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還有寶黛愛情及寶釵的特殊地位與命運吧。她提到湘雲的出場:
湘雲出場……
接着黛玉和寶玉鬧起了小脾氣,寶玉打疊起千百種溫存賠罪……卻把個湘雲撇到一邊,關於她的身世背景,一字未提……
黛玉出場則有很多前期鋪墊,進了榮國府,更細細描畫……寶黛初相見,那種恍若前緣的似曾相識,且喜且驚的不可思議,該是曹公的親身體驗吧,歷經漫漫時光,滄海桑田,人去樓空,忽而想起,依然清晰至此,五臟六腑都會重溫那最初的悸動。
瞧,此人把“紅”對於寶黛相見的描寫轉述得如此青春和時尚,幾乎與最好的流行歌詞相通。我們可以唱:
恍若前緣/恍若前生/歷經漫漫時光/歷經潮落潮生
且驚且喜/且喜且驚/曾在哪裏見過/曾在哪裏留蹤
樓空人去/人去樓空/模糊又似清晰/歡喜卻是朦朧
舊夢重溫/重溫舊夢/面對滄海桑田/分明悸然心動
不行,王蒙老矣,如果是閆紅自己寫,一定更地道,更青春也更時尚。
按:《紅樓夢》本來就是青春小說,愛情小說,也是滄桑小說,政治小說,文化小說。
對於《紅樓夢》老人戀其滄桑感,少年戀其青春氣息,通人解其人情練達,世事洞明。固然,自戀者撒嬌者不希望把“紅”說得那麽老到。
接下來,有對於寶湘關係的一語中的的分析:
為何出場如此草率?難不成是曹公的疏忽……曹公特意要製造這麽一種感覺:湘雲從來不是讓寶玉格外留心的女孩……他從不曾檢索記憶,查找她出現的最初。
……惟獨對於湘雲的婚事,寶玉無動於衷,大約上面幾位在他眼裏都是“女子”,湘雲在他眼裏卻是個“孩子”,訂婚雲雲,聽上去像一個玩笑……
還有:
同樣是“雪白的膀子”,長在寶釵身上,寶玉就想摸一下……湘雲一樣有“雪白的膀子”,睡覺的時候擱在被子外面,大概算紅樓女兒裏將身體暴露得最充分的了,寶玉卻絲毫不感到性的刺激,衹嘆她睡覺也不老實,很有兄長之風。
解得細,有女性特點,體貼入微是也。
下面果然出現了流行歌詞:
……這時的寶玉與湘雲,如歌裏唱的那樣: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年少不更事的我……他與她都有太多的選擇空間,人生如兩條平行綫,共同伸嚮遠方,切近而永不相交。
閆紅又設想,寶玉與湘雲的關係應有大的過程、變遷,她聯繫張賢亮的《緑化樹》裏的人物終於認識到了吃飽了不餓是一個真理來想像賈寶玉,她說:
趟過苦難的河流,太多的想法都被顛覆了……
林妹妹死了,賈傢敗了,兩個相距應該不遠,寶玉沒有遵守諾言,因為這時,他發現自己不能做一個職業情種。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紅樓一春夢 |
|
|
石與玉 | 關於書名 | 通靈寶玉 | 寶玉摔玉 | 你的脖子上挂着什麽 | “弄性”和“常情” | 聚到最後一刻(1) | 聚到最後一刻(2) | 泛愛:為藝術而藝術 | 專愛:為人生而藝術 | “前佛老”情思 | 零作為 | 愛就是病 病就是愛 | 辯證而矛盾的幻想(1) | 辯證而矛盾的幻想(2) | 結語(1) | 結語(2) | 天情 | 自由與轄治 | 戀愛至上 | 唯一“知哀” | 精神酷刑 | 黛玉的煩惱 | 意淫即情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