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两千年中国历史中的风云变局:喋血的权杖(精选) 》
五 京师当有大兵,两宫流血(3)
王觉溟 Wang Jiaoming
大臣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董卓走到小皇帝面前,也不跪拜,径直问他政变的经过。天子面色苍白,语无伦次。董卓冷笑了一下,转而问陈留王。小小的刘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整个变乱的始末。
董卓频频点头,忽然附在小刘协的耳边说了几句话:“王爷您是董太后养大的,下官碰巧也姓董,从今往后咱就是一家人啦1
从这一刻开始,小刘协的命运便被彻底改写。
刘协并不知道,从此以后,他将作为一个颠沛流离的亡国之君永远活在屈辱的历史中。
一山不容二虎。
经过这场血流成河的政变之后,京师洛阳出现了两个铁腕人物。
一个是袁绍,一个就是董卓。
董卓决定会会这个大屠杀的总指挥。
他把袁绍召来府中,说有要事相商。宾主坐定,二人的目光无声地对峙了片刻。董卓笑笑,率先打破了沉默:“天下之主,应立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慨!陈留王刘协看上去似乎还可以,我想立他为帝,不知是否比天子强些?当然了,人总有小时候聪明长大愚笨的,不知道他将来如何!姑且先立他吧。说来说去,刘氏的种,其实也是不大值得保留的。”
董卓一下就亮出了底牌。他的意思明摆着:把刘协扶上去做傀儡,自己独揽大权;你袁绍是敌是友,就看你今天如何接这个话茬儿了。
袁绍毫不示弱,坦然接招:“汉家君临天下四百余年,恩泽深厚,兆民拥戴!当今天子尚幼,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先生想要废长立幼,大臣们恐怕不会听命于你吧?”
董卓一听,立刻把手按在剑柄上,对袁绍怒吼:“你小子竟敢如此说话!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莫非你以为董卓的刀不够快吗?”
袁绍也拍案而起,勃然作色:“天下的豪杰,难道只有你董卓一人吗!?”说完,袁绍拔出佩刀,横在当胸,在董卓凶悍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袁绍知道董卓初到京师,立足未稳,暂时不敢对自己下手,但是日子一久,这个目中无人的武夫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袁绍作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
一天早晨,洛阳东门的守兵无意中发现,司隶校尉的印绶竟赫然悬挂在城门之上。
那一刻,袁绍的车舆正疾驰在前往冀州的途中。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絮言(1) | 序言·絮言(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1)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2)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3) |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4) | 三 丧钟为谁而鸣(1) | 三 丧钟为谁而鸣(2) | 三 丧钟为谁而鸣(3) | 四 一语成谶(1) | 四 一语成谶(2) | 四 一语成谶(3) |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1) |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2) | 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1) | 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2)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1)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2)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3) |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4) | 三 赵王府的上空晦气盘桓(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