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考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   》 諾貝爾部分奬項今天公佈王蒙有戲      王蒙 Wang Meng

  自1901年開始頒發的“諾貝爾”奬即將走過100年了,今天諾貝爾委員會將首先公佈醫學或生理學奬,和平奬、文學奬等其他奬項也在隨後幾天內揭曉。
  今天公佈的醫學或生理學奬的最大熱門是成功繪製人類基因圖譜的西萊拉公司美籍科學家文特爾,不過他的成就引起的道德爭議對他獲奬相當不利。至於物理奬的得主則有多位熱門人物:以冷凍方法令原子進入另一狀態的美國人康奈爾、懷曼和凱特利,發現偏遙行星的美國人馬西和巴特勒,以及主要研究電腦硬盤科技的英國人帕金等,而協助發現新化學元素的德國科學家安布魯斯特是化學奬得主的大熱點。
  對於每年爭議最多的文學奬的歸屬,也是莫衷一是。據瑞典文化圈透露,今年諾貝爾文學奬可望由非歐洲裔作傢出綫獲奬,最有希望的是《大河灣》及《幽黯國度》的作者,印度裔特裏尼達和多巴哥作傢V.S.奈波爾。不過最令國人關心的可能是被美國諾貝爾文學奬中國作傢提名委員會提名的我國作傢王蒙。雖然日前王蒙稱自己並不知道此事,但有關人士稱,並不排除王蒙最後出綫的可能。
  由於諾貝爾奬金基金會投資有方,今年六項諾貝爾奬金的金額均增加到900萬瑞典剋郎(折合100萬美元),按瑞典幣值計算,各比1999年增加14%。到去年年底,基金會擁有股票25億剋郎,全年增值49.4%,比前年22%的增幅高出不少。
  中國科學家要拿到諾貝爾奬應具備哪些條件?對此,曾在1991年和1999年兩次赴瑞典參加頒奬活動,並由於其在“超導”領域的傑出貢獻而被提名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趙忠賢院士認為,諾貝爾奬所奬勵的是原始性創新科技,是對人類整個文明、社會進步都有重大作用的,而中國科學家要得奬就要具備“努力+機遇+合作精神”三個要素,其中“努力”不僅是指勤奮,還要選對方向,全身心投入,這樣才能創造出原始創新成果;“機遇”則包含着工作意義,意義不大或未被人們認識的也不可能得奬;“合作精神”就是我們常講的集體主義精神。
  專傢認為,我國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領域具備問鼎諾貝爾奬的實力。諾貝爾奬獲得者美籍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和中科院高能所、電工所以及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質試驗;高能所專傢和意大利合作在深岩洞尋找暗物質的研究;中科院動物所從事的剋隆大熊貓胚胎試驗等一旦完成,均具有獲奬水平。用趙忠賢院士的話說:“在10年到20年裏,衹要認真貫徹江主席在《科學》雜志上的關於基礎研究的論述精神,我相信一大批研究成果會脫穎而出,但是切忌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
我為什麽沒有自殺?多幾種生存與創造的“武器”為了尋找人生的“登機通道”
多一種享受,多一種人生思想美麗,學習着也是美麗的生活:最好的“辭典”與“課本”
幼稚的成熟與成熟的老到“學會”不如“會學”最高的詩是數學?
“最好的東西是舌頭”,最壞的呢?尋找“教你”的師傅“人性惡”不一定衹屬於別人
躲避同盟記住:人際關係永遠是雙嚮的我的“非戰車論”
我的二十一條人際準則最好的人際關係是“忘卻”“無為”是一種境界
求諸人莫若求諸己“饑餓效應”與“陌生化代價”人比人,氣死人?還是學學老子
集中時間和精力也是一種天才有一種人“生下來就過時”?人生總要有所珍視和眷戀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