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皇傢醫事   》 光緒之死有病因(2)      屈維英 Qu Weiying

  光緒帝病情無望的問題,還可以從江蘇名醫杜鐘駿所寫的《德宗請脈記》一書中得到印證。杜鐘駿在第一次為光緒帝診病後,就感到情況不妙,他立即對吏部尚書陸潤庠說:“我此次進京,滿以為能夠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來,徒勞無益。不求有功,衹求不出差錯。”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中旬,光緒帝的病情進入危急階段。十月十七日,禦醫周景濤、呂用賓、杜鐘駿等為光緒請得的脈象為:“左寸關弦數,右細數,兩尺略緩。所有腰痛腿酸等癥,綿綿日久不愈,以致步行艱難,肢體倦軟……”對此,杜鐘駿私下對朝臣說:“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險。”
  十月二十日,光緒帝開始進入彌留狀態。禦醫們請得的脈象是:“肢體發冷,白眼上翻,牙關緊閉,進入昏迷狀態。”到了第二天中午,“脈搏似有似無,眼睛直視,張嘴倒氣……”拖到傍晚,終於六脈斷絶,與世長辭。
  當代中醫專傢們認為,光緒帝的這些病癥與結核綜合癥是基本相符的。其死因屬於虛癆之病日久,五髒俱病,六腑皆損,陰陽兩虛,氣血雙虧,終於陽散陰固,陰陽離决而死亡。從現代醫學來分析,則主要是肺結核、肝炎、心髒病及風濕等長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了抵抗力下降,出現了多係統的疾玻其直接死亡原因,可能是心肺功能慢性衰竭,合併急性感染所致。其癥狀演變,既無中毒或其他傷害性的徵象,也沒有暴亡的跡象,應該屬於病死而非被害。
  相關鏈接
  根據清宮醫案的分析,光緒正常病死似乎已成定論。但有一歷史學家提出:清宮病歷醫案就全然可靠麽?封建王朝統治者在激烈的爭奪權力的鬥爭中,是什麽事都做的出來的,他們難道不能偽造或篡改病歷醫案麽?於是,人們又開始思索與探討了。通過光緒帝之死,我們知道,由於封建專製政治特有的神秘性與封鎖制度,政務缺乏起碼的公開性與透明度,因而中國歷史上的政權更替經常出現各種令人難解的歷史之謎,僅以清朝為例,就有順治、康熙、雍正、慈安太後、同治以及光緒諸帝、後的死因之謎,成為歷史疑案,在今天還引起人們的探討與爭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皇傢醫事》目錄作者自序(1)作者自序(2)作者自序(3)
清代對太醫院的完善種痘戰勝天花惡魔(1)種痘戰勝天花惡魔(2)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1)
為兒童種痘防治天花(2)活血化瘀廣泛運用(1)活血化瘀廣泛運用(2)帝王也需用猛藥(1)
帝王也需用猛藥(2)醫療護理方法多(1)醫療護理方法多(2)醫藥理論建樹卓越(1)
醫藥理論建樹卓越(2)藥材地道要講究地道藥材為什麽療效好重視未病控病情(1)
重視未病控病情(2)中醫治西人中西醫藥的主要差別臨終救命生脈散(1)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