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金正昆奧運說禮儀:國際禮儀金說 》
第76節:第13講 保護動物(2)
金正昆 Jin Zhengkun
所以,吃不吃狗肉實際上也是中外文化的差異問題。我喜歡的東西你是否喜歡,實際上是對我這個人尊重與否的問題。比如,我們去朋友傢裏做客喜歡看看養的寵物狗,就會問到是什麽品種,是公的還是母的。但是,美國人不同,他們會問是"先生"還是"小姐"。
再講另外一個詞:幸運兒。英文說法是:lucky dog(幸運狗)。
如果中國人說你交了狗運,絶對是駡人的。在歐美如果說你交了狗運,絶對是誇你的。是說你這人運氣特棒,跟中文裏的交華蓋運相同。這就是文化差異。在歐美,愛護動物、保護動物是一種共識。
我們為什麽要強調保護動物要作為國際禮儀的一個原則來談呢?這是為了和外國友人更好的交流和對話。國際交流要求同存異,遵守慣例。
在保護動物上面,在具體操作中有兩個問題要解决。
第一,真正地要理解動物對於人類、對於自然界的重要性。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必須明白人類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員。進而言之,人類是自然界中的生物界群的一員,再往上其實人類是來自動物的。從猿到人,這是國際社會主流的共識。人類和動物和自然界的關係,是相依、相吸、相承的關係。
動物不論是野生的還是傢養的,不論是兇猛的還是溫順的,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下爬的,水裏遊的,它們都是有生命的,都是萬物之靈中的組成一員。正是因為有了無數的動物的存在,自然界纔是可愛的。作為自然界的一員,作為來自動物界的人類,愛護動物、善待動物、保護動物實際上是珍惜生命、愛護生命的體現。愛護自然界,保護自然界,換言之,就是愛護和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一定要有愛護動物的意識,要認識到動物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
其一,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其二,動物為人類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貢獻。
其三,動物是整個自然界中生物鏈的一環。任何一種動物滅絶了以後,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類。
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因為文明進步快慢問題,因為文化差異問題,因為經濟發展速度的問題,國人這方面的意識還是比較差的。
必須強調:愛動物,就是愛自然界;愛自然界,就是愛人類自己。但是因為種種差異,歐美、西方人的一些做法跟我們溝通上可能有些問題。
例如,有一次我去德國漢堡,我喜歡吃魚。我們的習慣是要吃活魚。在那兒雖然吃到魚了,但是總感覺到不鮮。有一次做完訪問、辦完正事之後就跑出去逛街,逛到了一個水産品市場,我非常高興。因為發現一個水産養殖箱裏,有活魚出售。我就問德國朋友這活魚賣不賣。對方回答賣。我買了兩條。於是賣魚的德國小販拿了一個電擊槍要把它們電擊死。我就有疑問。小販說:"這是深海魚,水裏面都有氧氣的。而如果我把它們裝在塑料袋,它們會逐漸缺氧而死,這對魚是非常殘忍的。所以我要電擊它們,以便使它們無痛苦的迅速的死去。"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世界知識出版社 |
|
|
第1節:序 | 第2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1) | 第3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2) | 第4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3) | 第5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4) | 第6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5) | 第7節:第1講 國際禮儀概述(6) | 第8節:第2講 遵守慣例(1) | 第9節:第2講 遵守慣例(2) | 第10節:第2講 遵守慣例(3) | 第11節:第2講 遵守慣例(4) | 第12節:第2講 遵守慣例(5) | 第13節:第2講 遵守慣例(6) | 第14節:第2講 遵守慣例(7) | 第15節:第2講 遵守慣例(8) | 第16節:第2講 遵守慣例(9) | 第17節:第2講 遵守慣例(10) | 第18節:第2講 遵守慣例(11) | 第19節:第3講 入鄉隨俗(1) | 第20節:第3講 入鄉隨俗(2) | 第21節:第3講 入鄉隨俗(3) | 第22節:第3講 入鄉隨俗(4) | 第23節:第3講 入鄉隨俗(5) | 第24節:第3講 入鄉隨俗(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