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志怪 三寶太監西洋記   》 第七十六回關元帥禪師敘舊 金碧峰禪師鬥變      羅懋登 Luo Maodeng

  詩曰:古往今來歷戰場,再推義勇武安王。
  天教面赤心猶赤,人道須長義更長。
  夜靜青竜刀偃月,秋高赤兔馬飛霜。
  禪師若不施姦計,險把妖身濺血亡。
  卻說關爺道:“就是這個嘴上的病,就在這裏討個分曉。”城隍菩薩不解其意:“那和尚是一口長素,沒有甚麽嘴上的病。”關爺好惱又好笑,說道:“不是嘴上的病,我且說一個你聽着。這如今萬歲爺珍饈百味,獨不是嘴上的病麽?朝中文武百官爾俸爾祿,獨不是嘴上病麽?士子呵斷齏劃粥,這不是嘴上病麽?農夫呵五月新𠔌,這不是嘴上病麽?工人呵餼廩稱事,這不是嘴上病麽?商人呵饑飧渴飲,這不是嘴上病麽?富翁呵日食萬錢,這不是嘴上病麽?貧窮呵三旬九食,這不是嘴上病麽?簞食豆羹,得之則生,這不是嘴上病麽?簞食豆羹,不得則死,這不是個嘴上病麽?還有一等饜酒肉而後歡天喜地的,這不是嘴上病麽?還有一等闍黎飯後撞鐘,嘴塌鼻歪的,這不是嘴上病麽?比方我如今在中國,春秋祭禮,這不是嘴上病麽?比方你如今在這木骨都束國,要求人祭祀,這不是嘴上病麽?”城隍菩薩連聲道:“不敢!不敢!小神並不敢要求祭祀。”
  關爺道:“也不管你這許多閑事,你衹去取過一片豬肉來就是。”城隍道:“卻沒有豬肉。”關爺實時叫過土地老兒來,吩咐道:“你去取過一片豬肉來。”土地道:“沒有豬肉。要豆腐,小神就有。”關爺道:“怎麽要豆腐你就有?”土地道:“小神這個地方上的人,都有些眼淺,看見城隍菩薩位尊祿厚,就都敬他;看見小神位卑祿薄,卻都就輕慢小神。大凡豬首三牲,都是城隍的,豆腐就是小神的。故此要豆腐,小神就有。”關爺爺就翻過臉來,叫聲道:“城隍,你還說不要求人的祭祀,怎麽你就要豬首?土地老兒衹是豆腐?”城隍菩薩看見關爺爺翻過臉來,嚇得衹是抖抖的戰,正叫做“城隍誠恐”,連忙的磕上兩個頭,說道:“小神有罪,伏望關爺爺寬容。”關爺道:“也罷,我饒你這一次。你去將功贖罪何如?”城隍道;“但憑關爺爺吩咐,小神湯火不辭,去幹場功來就是。”關爺道:“你取過一片豬肉,悄悄的走到那個和尚身邊,看他飛鈸在那裏;把他裏面畫的鬼頭嘴上,豬肉一塗。雄鈸上塗一下,雌鈸上張張嘴都要塗一塗,不在乎多,衹要塗得到。塗了之時。他卻有一聲響,你就輕輕的說道:『嘴上病。』他自然會住。”城隍道:“怎得個空隙兒去下手他?”關爺道:“我和他講話之時,他便不着意堤防,你可就中取事。”城隍道:“小神理會得,爺爺請行罷。”
  關爺又一駕雲起,喝聲道:“賊禿奴!你是那一個教門?一邊口裏念佛,一邊手裏殺人。”飛鈸禪師看見關爺爺以禮問他卻也以禮答應,說道:“非貧僧敢殺人。衹是這一國軍民困苦,貧僧特來救拔他們。”剛說道這兩句話還不曾了,那兩扇飛鈸已自是豬肉塗污了個鬼嘴,一聲響,城隍道:“嘴上病。”恰好的就住了聲。城隍菩薩溜過一邊,關爺爺實時怒發雷霆,威傾神鬼,鳳眼圓睜,蠶眉直竪,喝上一聲:“那裏走!”一張偃月刀照頭就是一下。那飛鈸禪師還把當先前三位天神,不慌不忙,掀起一扇雌鈸來,喝聲道:“變!”那曉得,那扇雌鈸就是吊了魂的,掀也掀不起,變也變不成!禪師看見這扇雌鈸變不來,連忙又掀起那扇雄鈸,那曉得,那扇雄鈸就是吃醉了酒的,遊遊蕩蕩、慢慢當當,狠飛也不過三尺之遠。兩扇飛鈸都不濟事,關爺的刀又是來得兇。禪師沒奈何,衹得轉身而走。關爺趕嚮前去,還不殺他,調轉個刀把,照着背心窩裏一點,點翻他在地上,叫聲周倉捉將他來。那周倉又是個甚麽主兒,一手捉將過來,早已捉吊了三分魂,不見了七分魄。關爺道:“提去並與天師。”
  好個飛鈸禪師,看見勢頭不善,就扯出一個謊來,連聲叫道:“關爺爺!關爺爺!我是你一個大恩人,你就不認得我了?”關爺是個義重如山的人,聽知道是個大恩人,心上到吃了一驚,問說道:“你是那個?怎麽是我的大恩人?”禪師道:“關爺爺,你就忘懷了過五關,誅六將之事乎?”關爺一時想不起來,問說道:“你是那一關上的人?”禪師道:“我是汜水關鎮國寺裏的長老,你就忘懷了麽?”關爺道:“終不然你是那普靜長老。”禪師道:“普靜長老便是貧僧。我曾救了你那一場火難,豈可今日你就反害於我麽?”關爺道:“你既是普靜長老,經今多少年代,你怎麽還在這裏?”禪師也是個利嘴,反問說道;“我和你同時經今多少年代,你怎麽也還在這裏?”關爺道:“我聰明正直為神,故此還在。”禪師道:“我也是聰明正直為人,故此也還在。”關爺道:“你怎麽不在中國,走到這個夷狄之邦來?”禪師道:“關爺爺!你豈不聞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貧僧衹要修真煉性,管他甚麽夷狄之邦。”
  關爺被他這幾句話,打動了心,衹說是真,說道:“今日之事,卻怎麽處?拿將你去,你又是一個恩人;不拿將你去,天師道令,怎敢有違?”禪師道:“昔日華容道上,怎麽不怕軍師的軍令?”關爺爺又吃他這一句,撞得啞口無言。衹是周倉說道:“終是私恩,怎麽廢得公義?還是拿他去。”禪師曉得關爺恩義極重,决不下手他。他就把句話來打發周倉,狠聲說是:“周倉,當原日華容道上,你怎不去拿下曹公?你將軍何厚於曹公而何薄於我普靜?曹公不過衹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錠金,下馬一錠銀,卻衹是些口腹財帛而已。我貧僧救了你那一場火災,保全了甘、糜二夫人。自此之後,功成名立,全了自傢君臣之義;二夫人永侍玄德公,全了主公夫婦之德;古城聚會,又全了三兄弟之情。這如今萬世之下,那一個不說道過五關、斬六將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若不是貧僧之時,衹好過得兩個關,我這第三個關上,卻有些難處,不免做了煨燼之末。就到如今為個神,也有些烏焦巴弓。貧僧這個恩,比曹公的恩,還是那一個的大麽?曹公可以饒得,我貧僧可以饒得麽?饒了曹公,還要軍師面前去受死。這如今饒了貧僧,可以自由麽。況兼貧僧還與關爺爺有個桑梓之情。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關爺爺,你還是放我不放我?”
  衹這一席長篇,把個關爺爺說得心腸都是碎的,生怕負了他當日的大恩,連聲道:“知恩不報非君子。你去罷!我决不拿你。”飛鈸得了這一句話,一躍而走。正叫做是:將軍不下馬,各自奔前程。關爺爺回覆了天師,說道:“那個和尚自今以後,不為害,饒了他罷。”一駕雲頭,轉回天上去了。天師道:“怎麽關元帥說出這兩句話來?”細問左右,卻纔曉得敘恩故這一段情由。天師道:“『偏聽成姦,獨任成亂』,古語不虛。”恨一聲:“賊禿奴,這等一張利嘴!若不是天色已晚,我還有個妙計,到底要拿住他。”國師道:“這和尚都是貧僧釋門中的弟子。待貧僧明日出去,勸解他一番罷。”
  卻說飛鈸禪師憑了那一張利嘴,哄脫了關元帥,不勝之喜,轉到飛竜寺裏。尊者道:“師父的飛鈸,怎麽今日不靈驗?”禪師道:“正是不知有個甚緣故?”尊者道:“拿來看一看何如?”禪師一手拿出一扇飛鈸來,仔細打一看,衹見飛鈸裏面,畫得有些鬼嘴,那些鬼嘴上,一概塗得是油。禪師道:“原來是那個把些豬油魔污了我的飛鈸,故此飛不起,變不來。可惡!可惡!”尊者道:“還是那個?”禪師道:“不是別人。今日衹是城隍菩薩在我身邊站着,想就是他,快去請過城隍菩薩來。”那裏去請個城隍?原來城隍菩薩怕飛鈸禪師計較,他已自放起火,燒了殿宇,脫身去了,禪師也不奈他何,衹得含忍着。他取出兩扇飛鈸,重新煉一番魔,重新收一番煞。收拾得停停當當,又帶着尊者,走出城來。
  一出城來,衹見船頭上走下一個和尚,衹身獨自,一手一個鉢盂,一手一根禪仗。飛鈸禪師說道:“來者莫非就是那甚麽國師麽?”尊者道:“正是他哩。”禪師曉得是個國師,生怕他先動手,連忙的撇起那扇雌鈸來,喝聲:“變!”一會兒,上千上萬的飛鈸,購購的響,照着國師的頭上吊下來。國師道:“阿彌善哉!原來這個僧傢,苦沒有甚麽本領。”禪師高叫道;“你且顧着你的光葫蘆頭哩!怎見得我沒有本領?”國師道:“你既是有些本領,怎麽衹是這等一味單方?”禪師道:“你管他甚麽單方不單方!”國師道:“貧僧也還你一個單方就是。”不慌不忙把個紫金鉢盂一下子掀起去,也是這等一變十,十變百,百變千,千變萬。上萬的鉢盂,飛在半天之上,玎玎璫璫,一片的響。那禪師上千上萬的飛鈸,我國師上千上萬的鉢盂。一扇飛鈸,還他一個鉢盂,兩下裏上下翻騰,相對一個平住。
  二位元帥看見,說道:“國師妙用,若是差分些兒,怎麽當得那千萬個的飛鈸?”馬公公心裏想道:“雖然妙用,卻不收服他,衹和他比鬥,終不是個了日。”心裏激得慌,不覺的高叫道:“國師老爺,你何不大顯神通,收了他的飛鈸罷!”國師道:“阿彌陀佛!這有何難?”伸起個指頭兒一指,口裏說道:“來!”衹見那上萬的鉢盂歸做一千,一千歸做一百,一百歸做一十,一十歸做一個,還是好好的一個鉢盂,托在手裏。口裏又說聲:“來!”衹見那半空中上千上萬的飛鈸,也聽我國師老爺的號令,一個一筋鬥翻將下來,就象個昏鴉歸隊,宿鳥投林。一扇一扇兒都吊到老爺的鉢盂裏面,繩穿索牽也不得這等齊緝。到了末後之時,也還衹是一扇鐃鈸。馬公公道:“好了,今番那妖和尚,啄木鳥兒斷了嘴,也白幹休。”那曉得那和尚盡有些套數,看見國師老爺收了他的鐃鈸,連忙取出那一扇來敲上一聲。敲上一聲不至緊,鉢盂裏面這一扇一聲響,早已飛將去了。原來兩扇飛鈸,一雄一雌,雄起雌落,雌起雄落,相呼廝喚,半步不離。故此這裏敲得響,那裏就來。
  卻說飛鈸禪師取了他的寶貝,他卻又挑過江兒水,把扇雄鈸一掀掀起來。那扇雄鈸卻不變化,衹是狠要撈翻了人的頭。一會兒,起在半天之上;一會兒,竟照着老爺的頭上吊將下來。老爺初意衹說他飛鈸掀起之時,還是怎麽變化,不防他一竟下來,到也吃他一逼,措手不及,衹得把個身子一抖,身上抖出千瓣蓮花,枝枝葉葉,柱天柱地。那扇雄鈸蕩了蓮花,衹聽見哐玎一聲響,早已奔回了禪師。禪師真實的不肯忿輸,連忙的又掀起那扇雌鈸來。那扇雌鈸齁齁的響,一會兒,又是這等上千上萬的蜂擁而來。衹見國師老爺又把個千葉蓮花抖一抖,抖得蓮花之上,明明白白坐着一個個千手觀音,一扇飛鈸托在一隻手裏,有一萬個飛鈸,就有一萬衹手托得定定兒的,禪師看見這雌鈸又不能成功,衹得取出那扇雄鈸來敲一下響,收回了這扇雌鈸。
  搬鬥了這許久工夫,不覺的天色昏沉,東方月上,各自收拾歸去。國師歸到船上來。馬公公道:“老爺何不大顯神通,拿住他罷?”國師道:“阿彌陀佛!彼此都是佛門中弟子,怎麽就好下手得他?”馬公公道:“老爺既不肯下手他,怎麽得個結果?”國師道:“再寬容他兩日,自然心服。”馬公公道:“他若是不心服,卻待何如?”國師道:“到明日貧僧再處。”
  卻說飛鈸禪師歸到飛竜寺裏,番王親自迎接,說道:“連日多勞佛爺爺費心。寡人何德何能,何以相報!”飛鈸禪師看見番王酬謝他,越發羞慚無地,說道:“勞而無功,十分慚愧。”番王道:“欲速則不達,從容些纔是。”尊者道:“衹多了那個僧傢,有些費嘴。”禪師道:“不怕他費嘴,管取明日成功。”番王道:“多謝佛爺爺,容日後犬馬相報。”禪師道:“我另有一番神術,明日要取他的鉢盂來。”尊者道:“衹怕他明日不拿出鉢盂來。”禪師道:“他是個有德有行的,不肯下手。衹要我已心悅誠服,他纔住手。明日一定還是那個鉢盂來。”
  到了明日,一邊國師老爺,跟着一個徒孫雲𠔌;一邊一個飛鈸禪師,跟着一個徒弟尊者。禪師依舊還是那扇雌鈸,一變變上一萬,滿空中啰啰唣唣。國師依舊也是那個鉢盂,也一變變上一萬,上下翻騰,一個抵敵一個。兩下裏正鬧吵之時,飛鈸禪師取出一個朱紅漆的藥葫蘆兒,去了削子,衹見葫蘆裏面一道紫霧衝天,紫霧之中,透出一個天上有、地下無的飛禽來,自歌自舞,就象個百鳥之王的樣子。一會兒,滿空中有無萬的奇禽異鳥,一個個的朝着他飛舞一番,就象個人來朝拜一般的樣子,朝了一會,拜了一會,那百鳥之王把個嘴兒挑一挑,那些奇禽異鳥一個鷂子翻身,把老爺的鉢盂,一個鳥兒銜了一個,有一萬個鉢盂,就有一萬個鳥兒銜着。銜着之時還不至緊,竟望飛鈸禪師而去。那個百鳥之王自由自在,也在轉身,也在要去。
  國師叫聲雲𠔌,問道:“那個鳥王是甚麽樣子?”雲𠔌道:“倒也眼生,着實生得有些古怪。”國師道:“怎麽古怪?”雲𠔌道:“雞冠燕喙,魚尾竜胼,鶴顙鴛臆,鴻前麟後。這等一個形狀,卻不眼生?”國師道:“似此之時原來是一個鳳凰。一個鳳凰卻不是百鳥之王?故此有這些奇禽異鳥前來朝拜。”雲𠔌道:“舜時來儀,文王時鳴於岐山,可就是他麽?”國師道:“正是他。鳳凰靈鳥,見則天下大安寧。”有詩為證。詩曰:鳳凰集南嶽,徘徊孤竹根。此心存不厭,奮翅騰紫氛。
  豈不常辛苦,羞與雀同群。何時當來儀?要須聖明君。
  雲𠔌道:“既是個靈鳥,怎麽又挑嘴兒,叫百鳥銜我的鉢盂?”國師道:“這又是那僧傢撮弄的法術哩!”雲𠔌道:“既是術法銜去了我們鉢盂,怎麽處他?”國師道:“你去取過嚮日的鳳凰蛋來。”雲𠔌道:“已經用過去了。”國師道;“止用過一個,還有一個在那裏,你去取將來。”一會兒,取過蛋來。國師拿在手裏,朝着日光兒晃了一晃。衹見那個百鳥之王,一個轉身,竟自飛進蛋殼兒裏面去了。這也是個: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百鳥之王既來投宿,又有那個鳥兒敢往別處飛的?一個鳥兒銜着一個鉢盂,都交還了國師老爺。老爺接過來,依舊衹是一個紫金鉢盂。
  卻說飛鈸禪師看見鳳凰之計不行,激得個光頭爆跳,雙眼血彪,叫聲道:“苦也!我豈可就不奈你這個賊禿何麽?”一手又取過一個黑漆漆的藥葫蘆兒來,拿在手裏,左念右念,左咒右咒。磕了一會頭,捻了一會訣。今番當真是狠哩!拿起葫蘆來,把個削子打一磨,早已吐出一道青煙,騰空而起:浮空覆雜影,合樹密花藤。乍如落霞發,頗類巫雲橫。
  映光飛百仞,從風散九層。欲持翡翠色,時出鯨魚燈。
  再把個削子抽開來,早已一聲響,一陣黑風掀天揭地而起:蕭條起關塞,搖揚下蓬瀛。拂林花亂影,響𠔌鳥分聲。
  披雲羅影散,泛水織紋生。勞歌大風麯,威加四海清。
  風過處,早已飛出一個異樣的大鳥來,約有十丈之長,兩翅遮天,九個頭,一個身子,人的頭,鳥的身子,虎的毛,竜的爪,趁着那些風勢兒,一轂碌吊將下來,把老爺的圓帽一爪抓將去了。抓去了老爺的圓帽,老爺頂上露出那一道金光,照天照地。金光裏面現出一個佛爺爺,一手鉢盂,一手禪杖,闢爪就搶轉那個圓帽來。那神鳥也不敢爭,衹是漫天飛舞,做出那一等兇惡之狀。
  老爺卻叫聲雲𠔌,問說道:“今番那神鳥,是個甚麽樣子?”雲𠔌道:“那個異鳥異樣的,大約有十丈多長,人的頭,共有七個鳥的身子。衹是一個虎的毛,竜的爪,兩翅遮天,好不利害也!”國師道:“似此之時,也還不算做利害。”雲𠔌道:“叫做個甚麽名字?”國師道:“叫做個海刀。”雲𠔌道:“怎麽叫做海刀?”國師道:“因他是個惡種,入海刀竜,過山吃虎,故此就叫做個海刀。”雲𠔌道:“師公也還拿出那個鳳凰蛋來收服他麽?”國師道:“那個惡種,豈可放得他到這個善窩裏來。”雲𠔌道:“他這等猖獗自恣,怎麽處他?”國師道:“惡人自有惡人磨。”
  道猶未了,好個佛爺爺,有許多的妙用,立地時刻,一道牒文,竟到靈山會上,知會掌教釋迦老爺,藉下大力王菩薩。釋伽老爺不敢違拗,實時差下大力王菩薩,前往燃燈佛爺聽調。大力王菩薩自從歸了釋門,並不曾得半點空兒施展他平日的手段,猛然聽見燃燈佛爺取他有用,他就是個馮婦攘臂下車來,一心要吃老虎肉。你看他張開那兩扇迎風翅,九萬雲程,一霎時早已到了西洋大海之中,參見國師老爺,稟說道:“佛爺爺呼喚,何方使令?”國師道:“所有一個妖僧,賣弄一個海刀,在這裏揚威逞勢,你與我收服他來。”大力王菩薩得了佛旨,乘風而起。你看他遮天遮地,一個大東西,也是鳥的頭,也是鳥的嘴,也是鳥的身子,也是鳥的毛片,也是鳥的翅關,也是鳥的尾巴,衹是一個大不過哩!雲𠔌道:“師公!這是個甚麽神祗?一時就變做這等一個大神鳥?”國師道:“這原本是個大鵬金鳥,因他發下了誓願,要吃盡了世上的衆生,故此佛爺收回他去,救拔衆生。收了他去,又怕他不服,卻又封他一個官爵,叫做大力王菩薩。他在佛門中做神道,就叫做大力王菩薩。他離了佛門中到海上來,依舊是個大鵬金翅鳥。”雲𠔌道:“他怎麽就曉得師公在這裏,就來助陣?”國師道:“是我適來一道牒文,到靈山會上藉下他來。”雲𠔌道:“師公好妙用也。”道猶未了,大鵬金翅鳥發起威來,遮天遮地,日月無光,雲山四塞。國師道:“大力王,你不可十分施展,恐怕四大部洲沉了做海。”怎麽四大部洲沉了做海?也衹是形容他的大不過。有詩為證。詩曰:騰雲駕霧過天西,玉爪金毛不染泥。
  萬裏下來嫌地窄,九霄上去恨天低。
  聲雄每碎群鴉膽,嘴快曾掀百鳥皮。
  豪氣三千飧日月,凡禽敢與一群棲?
  大鵬金翅鳥發起威來,遮天遮地。國師道:“你衹可將就些罷。”大鵬金翅鳥應聲道:“曉得了,我自然將就哩!”口便說着將就,其實的老虎不吃人,日前壞了名,將將就就,飛下起來。那海刀先望着他,吊了魂了,那裏敢來擋陣?一時間躲閃不及,早已吃了一虧。怎麽吃了一虧?大鵬金翅鳥又大又兇,衹一個海刀雖說大,大不過他,雖說狠,狠不過他。一爪抓下去,皮不知道在那裏,肉不知道在那裏,骨頭不知道在那裏,頭不知道在那裏,尾巴不知道在那裏。一虧你說狠不狠?
  雲𠔌看見這個金翅鳥有些神通,連聲說道:“大力王,你可曾把那僧傢一下子結果了罷。”國師道:“不可!不可!我已同是佛門中弟子,怎麽今日下得這等無情手來。大力王,你自回去罷。”佛爺爺旨意不敢不遵,大鵬金翅鳥衹得乘風而去,依舊到佛門中,做大力王菩薩。國師便領了雲𠔌,也自回了船。
  二位元帥接着,再三伸謝。衹有馬公公說道:“今日好個機會,衹消那個金翅鳥一夥兒結果了那個僧傢,豈不為美!”國師又說道:“我已同是佛門中弟子,怎麽今日中間下得這等的無情手也。”元帥道:“國師老爺承教得極是。衹是我和你來得日子久,前面還有許多的國,怎麽是好,幾時是了?”國師道:“說不得這個話。緊行慢行,前面衹有許多路程,再寬容他幾日,他自然計窮力盡,怕他不服降麽?”二位元帥看見國師老爺衹是寬容他的主意,也不好強他,謝了國師,各自散了。
  二位元帥同坐在中軍帳上,再三籌度,再不得個良策。坐到五更時候,王爺閉了眼,打個盹,神思昏昏,似夢非夢。衹見帳下一個老者,俄冠博帶,一手一片豬肉,一手一扇鐃鈸,漸漸的走近前來。王爺道:“你是甚麽人?”老者道:“小神是本處城隍之神也。”王爺道;“手裏是甚麽東西?”老者道:“小神以此得罪,元帥老爺以此得功。”道猶未了,帳外一聲響。王爺睜開個眼來,原來是南柯一夢。王爺也不作聲,仔細猜詳一會,心上卻就明白了。
  畢竟不知怎麽樣兒就明白了,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盂蘭盆佛爺揭諦 補陀山菩薩會神第二回補陀山竜王獻寶 涌金門古佛投胎
第三回現化金員外之傢 投托古淨慈之寺第四回先削發欲除煩惱 後留須以表丈夫
第五回摩訶薩先自歸宗 迦摩阿後來復命第六回碧峰會衆生證果 武夷山佛祖降魔
第七回九環錫杖施威能 四路妖精皆掃盡第八回大明國太平天子 薄海外遐邇率賓
第九回張天師金階面主 茅真君玉璽進朝第十回張天師興道滅僧 金碧峰南來救難
第十一回白城隍執掌溧水 張天師怒發碧峰第十二回張天師單展傢門 金碧峰兩班賭勝
第十三回張天師壇依金殿 金碧峰水淹天門第十四回張天師倒埋碧峰 金碧峰先朝萬歲
第十五回碧峰圖西洋各國 朝廷選挂印將軍第十六回兵部官選將練師 教場中招軍買馬
第十七回寶船廠魯班助力 鐵錨廠真人施能第十八回金鑾殿大宴百官 三汊河親排鑾駕
第十九回白鱔精鬧紅江口 白竜精吵白竜江第二十回李海遭風遇猴精 三寶設壇祭海瀆
第二十一回軟水洋換將硬水 吸鐵嶺藉下天兵第二十二回天妃宮夜助天燈 張西塘先排陣勢
第二十三回小王良單戰番將 薑老星九口飛刀第二十四回唐狀元射殺老星 姜金定囤淹四將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