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 》 唐詩百話 》
76.寒山子:詩十一首
施蜇存 Shi Zhecun
寒山子是王梵志以後的又一位唐代通俗詩人。王梵志的詩,從宋代起已經失傳,直到敦煌石室中發現了唐人寫本,我們現在才能見到。寒山子的詩,歷代都有刻本,至今流傳着。但是,寒山子這個人,以及他的詩集,還有許多疑問,沒有解决。現在通行的《寒山子詩集》,是一位署名臺州刺史的閭丘胤編的。編者在序文中介紹了這部詩集的來歷,現在我譯述其大概。
寒山子,不知其姓名,古老以來,都有人看見他,以為是一個瘋狂的貧士。他隱居於天台唐興縣西七十裏的寒岩,但時常到天台山國清寺來看他的朋友拾得。拾得是國清寺裏一個管食堂的行者,他經常把殘萊剩飯儲存在竹筒裏,寒山子來時,就把竹筒背回去。寒山子在寺內長廊下徐行漫步,獨言獨笑,快活叫喚。寺裏和尚來干涉他,他就拍手大笑,好久纔去。他衣服破舊,形貌枯悴,像一個貧士。戴一頂樺皮帽,腳下拖一雙木屐。說的話瘋瘋癲癲,可是好象很有道理。
閭丘胤在長安,分發到臺州刺史的官職。在即將離京赴任的時候,忽然患了頭痛病。於是請醫師治療,豈知越治越痛。後來碰到一個名叫豐幹的和尚,自稱是特地從天台山國清寺來給他治病的。於是閭丘胤就請他救病。和尚笑說:“身居四大,病從幻生。若欲除病,應須淨水。”閭丘胤命傢人取淨水來,和尚將淨水噴在閭丘胤頭上,一會兒頭就不痛了。和尚對閭丘胤說:“你去臺州,那邊臨海,有嵐瘴毒氣,必須小心。”閭丘胤問他,臺州那邊有什麽可以請教的賢德之人。和尚答道:“有,有,不過你見之不識,識之不見。如果你真要見,千萬不可以相貌取人。有一個寒山,是文殊菩薩化身,現在國清寺。還有一個拾得,是普賢菩薩化身,象一個風狂的窮人,現在國清寺廚房裏當火伕。”和尚說過,就辭去了。
閭丘胤到臺州上任之後,親自到各大寺院中打聽,衆口一辭,果然有此二人。於是閭丘胤便到國清寺去進香,問寺裏和尚:“你們這裏有過一位豐幹禪師,他住過的院子在那裏?還有一位寒山,一位拾得,住在什麽地方?”住持和尚道翹回說:“豐幹禪師的院子在經藏後面,現在沒有人敢住,因為常常有一隻老虎來叫吼。寒山,拾得二位,現在廚房裏。”
於是和尚帶閭丘胤來到豐幹禪師住過的院子,開門進去,滿地都是老虎腳印。閭丘胤問和尚:“豐幹禪師在寺裏做什麽事?”道翹回說:“禪師在這裏時,專管舂米,供養全寺僧衆。”
隨後和尚們帶閭丘胤一行人到廚房裏,在竈火前見有二人在嚮火大笑。閭丘胤便上前禮拜。二人連聲吆喝,互相攜手,哈哈大笑道:“豐幹饒舌,豐幹饒舌。你們不識彌陀,為何卻來拜我。”當時寺裏僧衆,聞聲而來,不勝驚訝。本州官長為什麽來禮拜兩個竈下窮漢。當時二人攜手走出寺門,奔歸寒岩。閭丘胤回郡城後,做了兩套衣服,並預備香藥等禮物,派人送去。使者到寺裏,纔知二人一去之後,沒有來過。於是將衣服香藥送到山上。遇見寒山子,寒山子一邊喝道:“賊,賊!”一邊退入山洞,說道:“回去告訴大傢,各自努力。”當下山洞自然閉合,追尋不得。拾得也無蹤無影。閭丘胤就吩咐道翹搜尋他倆的遺跡,在竹木石壁上和人傢廳堂上抄得寒山子寫的詩三百餘首,又在土地堂墻壁上抄得拾得寫的偈語數十首。編集成捲。
以上是今本《寒山子詩集》捲端閭丘胤序文的內容。閭丘胤是何許人,他官臺州刺史在什麽時候,都沒有在集中留下記錄,他這篇序文的末尾也不署撰寫年月。寒山、拾得的詩中,也看不出年代。《四部叢刊》影印高麗刊本《寒山子詩集》附有《慈受深和尚擬寒山詩》一百四十八首。前有署名“慈受叟懷深”的自述。開頭說:“寒山、拾得,文殊、普賢也。有詩三百餘首,流佈世間,莫不丁寧苦口,警悟世人種種過失。至於幼女艾婦之姿態,惡少偷兒之性情,【豆鬥】秤欺瞞,是非品藻,靡不言之。其間稠疊言之者,誡殺生也。”又云:“嗚呼,聖人出現,混跡塵中。身為貧士,歌笑清狂。小偈長詩,書石題壁,欲其易曉而深誡也。”這是分析了寒山、拾得詩偈的內容及其意義。最後自述其擬作因緣雲:“餘因老病,結茅洞庭。終日無事,或水邊林下,坐石攀條,歌寒山詩,哦拾得偈,適與意會,遂擬其體,成一百四十八首。雖言語拙惡,乏於文彩,庶廣先聖慈悲之意。”這篇自述作於“建炎四年二月望日”,正是北宋政權已被金兵摧毀,南宋政權尚未建立的時候,這位老人卻悠閑地在太湖邊上擬作寒山、拾得式的詩。
高麗刊本《寒山子詩集》的前半本是以南宋刻《三隱集》為底本的。每頁版口均有“三隱”字。捲尾有《天台山國清禪寺三隱集記》一篇,文尾題“淳熙十六年歲次己酉孟春十有九日住山禹穴沙門志南謹記”。記文後附陸放翁一封信,其文雲:
録陸放翁與明老帖
有人兮山徑,雲捲兮霞瓔;秉芳兮欲寄,路漫兮難徵。心惆悵兮狐疑,蹇獨立兮忠貞。
此寒山子所作楚辭也,今亦在集中,妄人竄改附益,至不可讀。放翁書寄天封明公,或以刻之山中也。
查《三隱集》所刻寒山此詩,首句作“有人坐山陘”,第五句奪兮字,句下多“年老已無成衆喔咿”八字,此詩遂不可讀。因知陸放翁所見別有善本,而國清寺明公和尚刻集時並未依陸放翁所提供的文本改正。
《太平廣記》捲五十五有《寒山子》一條。文雲: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歷中,隱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當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號寒山子。好為詩,每得一篇、一句,輒題於樹間石上。有好事者,隨而錄之,凡三百餘首,多述山林幽隱之興,或譏諷時態,或警勵流俗。桐柏徵君徐靈府序而集之,分為三捲,行於人間。十餘年,忽不復見。”以下記鹹通十二年(公元八七一年)毘陵道士李褐遇見寒山子的故事。
這一段記載,出於《仙傳拾遺》,這部書應當是唐鹹通以後,北宋太平興國以前的道傢著作。《太平廣記》五百捲中,關於寒山子的記載,僅此一條,可知這是寒山子的最早記錄。他衹是天台山的隱士,有三百餘首詩,由桐柏宮道士徐靈府編成集子三捲,並寫了序文。記錄中沒有豐幹和擡得,也不提國清寺。我以為這是寒山子及其詩的原始情況。
不知什麽時候,有人托名唐臺州刺史閭丘胤,把寒山子的詩集重新改編,加上了一篇序文,編造了豐幹、拾得和寒山子的故事,說他們是彌陀、文殊、普賢的化身。又增入了拾得和豐幹的詩偈,於是他們和國清寺發生了關係。從此,寒山子詩集成為佛傢的典籍。《舊唐書·經籍志》中沒有《寒山子詩》,這可能是當時此書還投入館閣。《新唐書·藝文志》中著錄《寒山詩七捲》,編入釋傢類,可知在北宋時,寒山子詩已屬佛傢。但這個七捲本是不是閭丘胤所編的那一本,還無法知道。
閭丘胤的序文沒有記下寫作年月,無從知其時代。北宋的《景德傳燈錄》已將閭丘胤序文中所述遇到的寒山、拾得的故事抄錄進去,外加許多禪機問答,並說明他們是唐貞觀初人。清初編《全唐詩》,把寒山、拾得和豐幹的詩各一捲編在僧詩的捲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把《寒山子詩集》編在王績的《東臯子集》之後,王勃的《王子安集》之前。從此,文學史傢都把寒山子詩列入初唐文學。
我還是以為《仙傳拾遺》的記錄比較可信。因為寒山子詩本身記錄了它們的時代性。三百多首詩中,一部分詩和王梵志的詩極其相近,可以認為初唐作品,但另一部分詩卻顯然近似孟郊、賈島的風格,不到中唐後朝,這種風格的五言律詩還不可能出現。因此,我以為這部詩集是中唐時期一位隱名文士的作品,說他是大歷中隱士,和作品的風格是可以符合的。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
鸚鵡花前弄,琵琶月下彈。
長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
未必長如此,芙蓉不耐寒。
今日岩前坐,坐久煙雲收。
一道清溪冷,千尋碧嶂頭。
白雲朝影靜,明月夜光浮。
身上無塵垢,心中那更憂。
寒山唯白雲,寂寂絶埃塵。
草座山傢有,孤燈明月輪。
石床臨碧沼,鹿虎每為鄰。
自羨幽居樂,長為象外人。
我們先看這三首詩。第一首是全集中唯一的穠豔詩,明清人詩話中常常提起,但它不能代表寒山子的風格,因為它是突出的例子。第二、三首,我選出來為寒山子詩的代表,因為它們無佛道思想,句法、用字都是中唐詩格,在初唐貞觀年間,絶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詩。
驅馬度荒城,荒城動客情。
高低舊雉堞,大小古墳塋。
自振孤蓬影,長凝拱木聲。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無名。
生前太愚癡,不為今日悟,
今日如許貧,總是前生做。
今日又不修,來生還如故。
兩岸各無船,渺渺難濟渡。
以上二首,前者是道傢思想,太息荒城古墳中,都是不能修煉成仙的世俗人。後者是佛傢的因果報應思想,指出今天的窮人,由於前世不修善行。如果今生又不修善行,那麽來生還是個窮人。這一類的詩,在寒山子集中,並不多見。如果用統計數字來斷定他的思想派別,似乎他的道、佛思想還不是主流。這一點,寒山子和王梵志不同。但是,試看下面二首詩,卻又很象王梵志詩:
貪人好聚財,恰如梟愛子。
子大而食母,財多還害己。
散之即福生,聚之即禍起。
無財亦無禍,鼓翼青雲裏。
我見謾人漢,如籃盛水走。
一氣將歸傢,籃裏何曾有。
我見被人謾,一似園中韭。
日日被刀傷,天生還自有。
第一首戒世人莫貪財。第二首戒世人莫欺侮他人。欺人者,無所得,被欺者,終不失。思想、表現方法、辭句,都是王梵志的風格。可知這一類富有道德教育意義的白話詩,一嚮在民間流行着。
默默永無言,後生何所述。
隱居在林藪,智境何由出。
枯槁非堅衛,風霜成天疾。
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
書判全非弱,嫌身不得官。
銓曹被拗折,洗垢覓瘡瘢。
必也關天命,今年更試看,
盲兒射雀目,偶中亦非難。
以上第一首詩,勸人不要做默默無言無益於後輩的隱士。風霜枯槁的生活,非但不能衛生,反而會成天疾。這種消極的隱居生活,正如土牛耕石田,永遠不會得稻的。得稻是得道的諧音,這兩句用了風人詩的句法。第二首勸考試失敗的人不要灰心。成敗都是天命,你不去考,就放棄了機會。因勸他今年再去試一下,說不定偶然考中了呢。末句用了比喻格的成語,也是風人詩的表現方法。
這兩首詩表現了積極的儒傢進取思想,寒山子大有自我否定之意,在全集中也是很突出的。綜合起來看,寒山子詩三百餘首,儒、釋、道三傢的思想都有,所以它們可以為道傢、佛傢利用去裝點他們的文化,但兩傢都不能不說他是貧士、隱士。《仙傳拾遺》給他添了一個告誡毘陵道士李褐的故事,使他列入神仙。閭丘胤附會了國清寺的故事,使他與佛傢發生關係。詩集中有幾首詩提到國清寺和豐幹、拾得的名字,很可能是托名閭丘胤者混入的。
現在我們再看寒山子對自己這些詩如何說法。
有個王秀纔,笑我詩多失。
雲不識蜂腰,又不會鶴膝。
平側不解壓,凡言取次出。
我美你作詩,如盲徒詠日。
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
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不恨會人稀,衹為知音寡。
若遣趁宮商,餘病莫能罷。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這兩首詩是寒山子的詩論,它們也反映出這是中唐時期的詩。他反對做詩要講究四聲八病,要有鄭箋、毛傳纔使人懂得。他的詩是想到什麽,就說什麽,但仍然是合於典雅的。重視聲病,做詩要協宮商,正是中唐時期盛行的詩傢理論,以皎然的《詩式》為代表的許多詩學理論著作,也興起於中唐時期,而寒山子的詩是正是這個時期的復古派。
王梵志和寒山子是唐代兩位通俗詩人。他們的詩流行於一般人民中間,很少為士大夫所齒及。到了宋代,王梵志的詩已經失傳,流行於民間的衹有寒山子的詩,在閭丘胤那篇序文的影響下,拾得的地位升高了。在民間傳說中,寒山、拾得的詩人形象逐浙消失,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他們成為和合二仙,主宰男女婚娟幸福,家庭和睦。民間風俗畫裏,有兩個青少年,一人手執荷花,一人手捧一個盒子,這就是和合的諧音。在結婚典禮上,這和合二仙總得挂在中堂。據說這就是寒山、拾得二人。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一七三三年),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從此,在民間風俗中,寒山、拾得被稱為和合大仙,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詩人了。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王績:野望 | 2.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 3.楊炯:從軍行 | 4.五七言絶句四首 | 5.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 6.宋之問: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製 | 7.瀋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 | 8.雜言歌行三首 | 9.陳子昂:感遇詩(上) | 10.陳子昂:感遇詩(中) | 11.陳子昂:感遇詩(下) | 12.王梵志詩 | 13.初唐詩餘話 | 14.王維:五言律詩三首 | 15.王維:五言律詩二首 | 16.孟浩然:五言律詩三首 | 17.孟浩然:五言律詩又三首 | 18.高適:燕歌行 | 19.岑參:七言歌行二首 | 20.早朝大明宮唱和詩四首 | 21.王灣:五言律詩二首 | 22.邊塞絶句四首 | 23.五言絶句四首 | 24.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