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家类 》 开悟 》
回归本性
证严法师 Zheng Yanfashi
回归本性
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
人的本性是自然、平等的,世间上之所以有分别,就是因为“有我”,而且自以为高贵、比人强;为了提升自我,甚至去压抑他人。其实一个人是否高贵,并非自我标榜;而是需要好好地努力,回归自己的本性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尚。
有时候看到人终其一生盲目争夺,最终有何意义?争夺的结果只是苦不堪言。
佛陀在世时,有一天,舍卫国的国王去礼拜佛陀,佛陀见到国王就说:“国王,你看起来似乎很疲倦,为什么?”国王回答:“我真是累得很,因为国内有一位长者往生了,可是没有子女继承财产,所以都充归国库,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我已经算了好几天,还算不清。”
佛陀问:“既然他没有子女,为何在世时,不做一些对社会众生有利的事?”国王摇摇头,说:“他在世时一毛不拔,不仅对家仆吝啬,自己也很节俭,甚至认为娶妻、生子、养家也是一种浪费,对自己都这样吝惜了,又怎肯对大众布施呢?”
佛陀说:“这样的人其富如贫,虽然他财富丰厚,但和穷人有什么差别呢?”这就是看不开,也是世间最可怜的人!
佛陀在世时有这种例子,而现代的社会,也有类似的事例。我曾看过一篇报导──
有位家境富裕的老太太,她的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她觉得日子过得很无聊,就喜欢打扮成乞丐,每天到车站和市场去乞钱,多年来风雨无阻。后来被熟人识破,消息才传开来。
她的儿女和媳妇们知道后,一齐向老太太抗议:“妈妈!你这么有钱,为什么要行乞?”老太太说:“这是我的兴趣,有什么不对吗?”但是她的子女总觉有失颜面,苦劝多时,甚至决定要看着母亲,不让她出门去。
后来老太太只好听子女的话,不再打扮成乞丐,却常常站在街上呆呆地看着人潮,可见她虽然富有财富,心灵却是多么空虚贫穷!
其实我们的自性是善恶无记,一个人为善、为恶和外在的环境关系密切,所以修行和人群的关系也很重要。修行就是要去除恶的习气,留下善的习气,大家如果都能够回归本性,自然人人欢喜自在,社会祥和乐利。谈欲念与信念心善,则人生充满希望与祥和,心恶,则时时不安、烦恼不断。人生的不同,起于一念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目 录(1) | 目 录(2) | 目 录(3) | 前 言 | 期待大同的世界 | 拉住生命的绳索 | 以禅思开启大爱 | 从口蹄疫风暴看尊重生命 | 平等心 | 珍惜清平的日子 | 战争之害 | 母爱就像长流水 | 父母难为 | “求不得”苦 | 为富不仁的董事长 | 风水与福慧 | 一念差,步步错 | 以心转境 | 钻石眼猫的婚礼 | 虽富犹贫的老人 | 富中之富 | 发挥人生使用权 | 心的迷惑 | 把握现在,及时付出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