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才華橫溢的薄命君王:李煜傳   》 第五章鴉啼影亂天將暮(13)      田居儉 Tian Jujian

  盧絳率師趕到金陵外圍,城池已被宋軍圍得水泄不通。盧絳指揮的八千人馬難以入城,衹好在城外,孤軍遊離。為了擺脫全軍覆滅的窘境,衹好突圍南下,轉戰宣州、歙州一帶山林。
  事到如今,窮途末路的李煜,纔决心孤註一擲,把最後一綫希望寄托在的南都節度使朱令身上。為此,李煜特派衛尉卿陳大雅攜帶他的親筆書信,帶領十餘衛士化裝出城前往南都洪州,宣召朱令火速北上勤王。
  朱令原為神衛軍都虞侯。此人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寬額鷹目,矯捷善射,爭強好勝。因其生來眼窩深凹,綽號“朱深眼”。李煜鴆殺林仁肇之後,調任他為鎮南軍節度使,統轄十五萬水陸兵馬,人稱江南第一大將。他指揮的這彪兵馬,是南唐當時實力最強的一支勁旅。
  朱令本係血性男兒,遇事當機立斷,雷厲風行。他接到李煜特使送來的禦旨後,發誓要赴湯蹈火,解救國難,與金陵共存亡。他日以繼夜籌劃進軍方略,先派戰棹都虞侯王暉赴鄱陽湖趕造巨艦大筏,操練水師。繼而在洪州親自操練三軍,然後揮師沿贛水,入鄱陽湖與王暉所部會師,浩蕩北上,再入長江東下。
  此時,宋軍水陸勁旅大都集結在長江下遊,上遊兵力薄弱,朱令旗開得勝,首戰告捷,輕而易舉攻占湖口(今江西九江東),再往前就臨近宋軍舟師遊弋的水域了。為了防備萬一,朱令下令各船拋錨停泊,召集部將到他的坐船上再議東進决策。他首先分析當時所面臨的嚴峻形勢說:“吾與諸公,時下正率部孤軍深入,冒險增援。吾等一俟離開湖口,上流宋軍必乘虛而入,截斷我軍後路。如是,吾等則被夾在采石與湖口的江流之間,腹背受敵,進退維𠔌。即使兩軍長久對峙,不相交鋒,吾等亦會因內無糧草、外無救兵,而有不戰自潰之虞。”接着,他嚮部將徵求良策:“不知諸公有何排險除危的錦囊妙計?”朱令話音剛落,諸將便爭先恐後地獻計獻策。朱令悉心聽取,擇善而從。最後他集思廣益,决定調南都留守柴剋貞帶兵移鎮湖口,作為他指揮的勤王大軍的後盾和後備。可是柴剋貞因病未能及時前來接任,朱令怕貽誤戰機,不敢久等,衹好忍痛放棄要塞湖口。行前,他又與指揮舟軍的戰棹都虞侯王暉通宵密議,針對隆鼕枯水季節,巨艦不易在近岸淺灘航行的實際情況,準備先用日前在鄱陽湖趕製的數百艘大筏載重開道,順流直下,以雷霆萬鈞之勢猛撞采石浮橋,切斷宋軍運兵南下的通道,贏得戰機,確保戰船順利東進,直下金陵解圍。
  朱令的一切動嚮,被曹彬派出的探報暗察得一清二楚。指揮水師的戰棹都部署王明,奉曹彬之命,差人飛騎馳往汴梁,奏請趙匡胤火速增造三百艘戰船,專門用以襲擊朱令所部。趙匡胤閱罷奏疏,當即用朱筆批復:“此非應急之良策。或許未等戰船造好,朱令已率部衝過采石,為李煜解了金陵之圍。於此朕將有另策詔示。”不久,曹彬接到趙匡胤的密詔,聞風而動,命王明派水師在朱令進軍方向下流的洲渚間,密佈狀如桅檣的高大木樁,藉以破壞南唐水師的行動計劃。
  而朱令對此卻全然不知,仍按既定的方略用兵。他指揮的水師陣容甚為壯觀,巨艦可乘千人,大筏則長百丈,魚貫前行,首尾不見。沒消幾日,便駛近距離采石衹有十裏之遙的虎蹲洲。紗紟矠朱令乘坐的旗艦是一特大樓船,高十餘層,各層甲胄閃光,旌旗奪目,“朱”字帥旗高懸船首桅桿,迎風招展。一日,朱令和王暉正在樓船上極目遠眺,忽然發現前方情況可疑,洲渚之間閃現出許多桅桿樣的木樁。二人怕中埋伏,斷然傳令戰船停泊待命。隨即召集衆將議事,决定施放“火油機”摧毀浮橋。所謂火油機,實為艙內塞滿柴草、灌足油脂的易燃木船,需要時衹要以火種點燃,就可以乘風闖入敵陣施展火威。火攻是自三國時期赤壁大戰以來,水上激戰常用的戰術,至關緊要的是善於把握風嚮。
  虎蹲洲處的江面大體為西南、東北走嚮,倘颳西風,宋軍陣地則處於下風頭。恰好第二天天公作美,西風驟起,又略偏南,正是火攻的有利時機。朱令清早起來,就身披鬥篷登上樓船高層甲板觀測天象,他見風嚮穩定,自感火攻勝利在望,便下令施發火油機。隨着他的一聲令下,衹見一條條燃着熊熊大火的木船,乘着強勁的西南風,直撲宋軍的戰船。這時,風助火勢,火仗風威,江面上烈焰狂舞,濃煙騰空。宋軍見狀,驚恐萬分。朱令麾下的將士則精神抖擻,歡呼雀躍,擂鼓吹笳,舉戈揮刀,準備在火攻之後去收拾殘局。誰料想天又不遂人願,風嚮突變,東北風大作,火舌狂捲的火油機,被疾風反推回來。朱令編組的艦隊,由於帆檣密集,竹筏梗阻,又兼笨重高大,疏散不便,一船起火,迅即殃及他船,頓時釀成一片火海。因禍得福的宋軍乘此混亂之機也用火攻,從附近水域放出數十艘預先埋伏好的輕舟,縱火點燃舟中滿裝桐油浸泡的柴草,順風衝嚮朱令指揮的水師艦船,遂使南唐僅有的這支勁旅全軍覆沒在濃煙烈火和風浪狂濤中。朱令和王暉眼望敗局已定,覺得無顔再見李煜,使縱身投江,演出了南唐亡國前最壯烈的一幕悲劇。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目錄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1)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2)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嚮東流(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2)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4)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5)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6)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7)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8)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9)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0)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1)
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2)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3)第一章三千裏地山河(14)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1)第二章花月正春風(2)第二章花月正春風(3)
第二章花月正春風(4)第二章花月正春風(5)第二章花月正春風(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