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 》
男人世界的女人(1)
梅朝荣 Mei Chaorong
李瓶儿道:“妈妈子,怎的不往那边去走走,端的在家做些甚么?”婆子道:“奶奶,你看丢下这两个业障在屋里,谁看他?”玉楼便问道:“两个丫头是谁家卖的?”婆子道:“一个是北边人家房里使女,十三岁,只要五两银子;一个是汪序班家出来的家人媳妇,家人走了,主子把■髻打了,领出来卖,要十两银子。” ——《金瓶梅》第二十四回 刚打发去了,正要使小厮叫媒人来寻养娘,忽有薛嫂儿领了个奶子来。原是小人家媳妇儿,年三十岁,新近丢了孩儿,不上一个月。男子汉当军,过不的,恐出征去无人养赡,只要六两银子卖他。月娘见他生的干净,对西门庆说,兑了六两银子留下,取名如意儿,教他早晚看奶哥儿。 ——《金瓶梅》第三十回 历史是人的历史,天下是两个人的天下——男人和女人。封建社会实行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里,广大女性却并没有同男性一样,享有广泛的权利。自古就为女性世界里定下了“红颜祸水”这个名词。就是孔老夫子也有走眼的时候: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由此,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可见一斑。《金瓶梅》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当然也少不了关于对女性地位的描述。可是在整个书中,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个买与卖的关系。 上面是摘自书中的段落,它清楚地告诉人们,人也是可以论价钱的。从他们平静的对话中,看出人口买卖一事是如何的平常,甚至已经有人以此为一种职业。在买卖之中,女性是占有绝大多数,不管是女孩还是少妇,她们都处于一个底层,甚至可以说是来自没有任何权利群体的底层。女性一直是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存在着的。在整个封建社会的男权世界中,女人只是他们的附属品而已。在男人利益的世界中,国家面临危险,可以牺牲女人来换取暂时的和平——和亲;家庭生活困窘,可以用女人来“周济”——卖妻女;锦衣玉食时,要有众多女人来服侍——纳妾。成功时,女人是男人的棋子;失败时,女人又成了“红颜祸水”。总之,把好的留给自己,坏的就推给女人。 晚唐诗人罗隐曾经写过一首诗——《西施》中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历来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一个女子西施身上,客观上为统治者开脱了罪责,这是多么的荒唐。还是罗隐此诗道破了天机:越国亡来又是谁?远在周初,武王灭商之后,就明确打出了“女不干政”的旗帜,他们认为,商灭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被归责于商纣王的宠爱女色。这以后,女性就被挤出了政治舞台,女子的地位一落千丈。直到唐朝建立以后,世风一变,女性干政终于重见天日,这才出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 在宋朝开始兴起了程朱理学,但是理学的传播与影响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都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深入、逐渐发生作用的,总的看来,整个宋朝对女子的约束,对女人贞节观的影响还不算太大,而到了明清两代,这种约束力才爆发出来,尤其是贞节观的影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当然是出自统治阶级的需要,封建社会越是到末期,越是衰微,统治者就越是要加强对各方面的控制,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压迫,同时也加强对妇女的压迫。 明朝是奖励贞节最厉害的时代,明太祖在建国之初,即洪武元年就下过一个诏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这一来,对社会风气有很大推动,寡妇守节,不仅政治上全族光荣,而且经济上又有很大得益,于是人们就纷纷效尤。而且,由于明太祖的诏令上有年龄的规定,有些人为了贪图荣利,竟弄虚作假,虚报寡妇年龄,这类事不在少数,所以明宪宗成化元年奏准:“如有夫亡时,年纪三十以上及寡居未及五十妇人增减年甲举保者,被人首发或风宪官覆勘得出,就将原保各该官吏里老人等,通行治罪。”这种弄虚作假之事虽然荒唐,但是也可见当时风气之一斑。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杀人不见血的刀(1) | 杀人不见血的刀(2) | 杀人不见血的刀(3) | 太监敢顶半边天(1) | 太监敢顶半边天(2) | 太监敢顶半边天(3) | 玩主坯子皇帝命(1) | 玩主坯子皇帝命(2) | 玩主坯子皇帝命(3) | 父母还是亲生好(1) | 父母还是亲生好(2) | 父母还是亲生好(3) | 特务行业很吃香(1) | 特务行业很吃香(2) | 特务行业很吃香(3) | 平民组织闹党派(1) | 平民组织闹党派(2) | 平民组织闹党派(3) | 亲兄弟得明算账(1) | 亲兄弟得明算账(2) | 亲兄弟得明算账(3) | 别人挖坑自己跳(1) | 别人挖坑自己跳(2) | 别人挖坑自己跳(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