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记 》 從孫文崛起看大清日落:青山一發 》
此即中原(2)
陳舜臣 Chin Shunshin
“希望盡可能讓現今的政權安眠。勿讓人民承受過多的負擔。”
孫文說道。
雖不認為清朝還有什麽驚人力量,但總希望政權的新舊交替能盡可能平順進行。
在倫敦,他拜訪了藉款團的銀行傢,得知衹有外務大臣有權停止藉款。於是他嚮英國政府提出三項請求。
一、停止對大清國政府的一切藉款。
二、請製止日本政府對大清國政府的援助。
三、取消英國各屬地對孫文的驅逐令。
其中第二項是請求“製止”日本對大清國的支持。日本並不在四國藉款團之內,之所以對英國提出如此請求,衹因希望能擴張國際援助拒絶網。
日英之間有同盟之約,孫文認為由英國嚮日本提出請求較易見效。
日本民間對中國革命抱持友好態度,但政府則未必如此。從政體問題來看,日本希望同是帝製的大清國當鄰國,若鄰國是個經由革命而誕生的共和國,則彼此之間可能較易産生緊張關係。
另從國傢利益來看,鄰國若是弱國,當然較令人覺得安心。現今的鄰國正處於立憲君主(保皇)派與革命派之爭。日本的真心話是歡迎一如往昔的保守帝製,但那已是落伍的想法。如今至少也希望鄰國能以日本為藉鏡而成為立憲君主國。
孫文知道自己的“革命派”路綫未必會讓日本懷着好感。
孫文經常感謝宮崎滔天這類的民間支持者,但就國傢而言,日本卻可能成為革命中國的敵人。
在此次旅途中,孫文聞知宮崎滔天身體不適。消息來源是在加拿大的聯絡人馮自由,此人是馮鏡如之子,孫文第一次起義失敗亡命之際,在橫濱曾受到馮鏡如庇護。馮自由在加入興中會的成員中年紀最輕(年僅十四歲),後來就讀於早稻田。
——經濟狀況好像也不佳,日子過得相當清苦。
馮自由說道。
——這樣可不行!
孫文擔心這位盟友。
他自己在檳城的妻子染病,子女的學費亦告急,衹得嚮住在吉隆坡的黨的經理鄧澤如交涉,希望能稍微調高原本每個月一百元的生活費。
即使自己如此拮据,卻見不得盟友宮崎滔天陷入睏境。孫文寫了一封信給滔天,提及自己設法湊了一百日元相贈,請其至橫濱的華僑永新祥商店嚮林清泉君領齲該函的日期為陽歷四月一日,正值陰歷三月二十九日起義之前不久。
在英國,能再見到恩師兼救命恩人的康德黎博士自是人生一樂。孫文去到康德黎傢,相識的女僕出來迎接,邊微笑邊說道:
“剛好有一封你的電報送達。上頭全是些數字。”
那是一封來自中國的電報,收信人僅寫着:
——Dr.SunYat-sen
倫敦的電報局大概也不曉得要送給誰纔好。既然是中國人,那就送到了公使館。
公使館似乎也感到睏擾,之前也曾發生過,於是將電報就近送到康德黎博士的住所。
康德黎不在傢,康德黎夫人不知是否該收下。
——我不知是否該收下。我先生不在傢,說不定稍後會退回電報呢!
她事先說明有可能會拒收而退回電報。
也不知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既然是電報,當然是急件。孫文打電報時,總是先用漢文寫下電文,再翻閱那紅色封皮的筆記本,將之改成數字。
康德黎傢中的一隅放置着孫文寄放的行李。那本紅色封皮的筆記本就和幾本書擺在一起。
想必是急件,孫文肯定會取出紅色封皮的筆記本,立即將那些數字譯成漢字。康德黎夫人想自己先行譯出電文,以便節省孫文的時間,但她不會讀漢文,衹約略能看懂,並用歪歪斜斜的字跡照抄下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起義前夕(1) | 起義前夕(2) | 起義前夕(3) | 起義前夕(4) | 起義前夕(5) | 起義前夕(6) | 起義前夕(7) | 亡命之客(1) | 亡命之客(2) | 亡命之客(3) | 亡命之客(4) | 亡命之客(5) | 亡命之客(6) | 檀香山(1) | 檀香山(2) | 檀香山(3) | 檀香山(4) | 檀香山(5) | 檀香山(6) | 舊金山(1) | 舊金山(2) | 舊金山(3) | 舊金山(4) | 舊金山(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