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大唐詩人三部麯之:太白醉劍 》
第二十二章 李白賦詩吳越地 許傢納婿安陸城(2)
程韜光 Cheng Taoguang
鳥拂瓊檐度,霞連綉栱張。目隨徵路斷,心逐去帆揚。
露浩梧楸白,霜催橘柚黃。玉毫如可見,於此照迷方。
李白行至采石磯,夜泊牛渚,感懷當年謝袁舊事,儘管自己亦像袁宏一樣才華橫溢,卻無謝尚賞識。世無知音,落寞蕭索,不由惆悵而歌: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歌,斯人不可聞。明朝挂帆席,楓葉落紛紛。
李白漂泊至淮南江都之時,已是身無分文,又病於驛捨,臥床不起。茅檐低小,篷窗燈暗,梅雨時節,煙雨連江。一日午夜,李白自夢中醒來,恰逢雨過天晴,月光皎潔,透窗而入。李白不由想起家乡,想起峨眉山月,想起青蓮,想起父母和妹妹月圓,想起潯陽兄長……李白漂泊很久,李白離開家乡很遠,猛然回首,原來,傢一直在心上!李白望着月亮,輕聲吟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此詩信口而成,清新樸素,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羚羊挂角,渾然無跡,卻體味不盡、回味無窮。此詩妙絶古今,隨着清風,悠揚傳誦千年,牽動着每一個天涯遊子之心!
“故鄉何處?青蓮嗎?我食言月圓,何顔回去?碎葉嗎?道路遙遙,夢亦難及。於此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天涯,也許故鄉已將太白遺忘。”李白又想起桃紅、吳南,一陣悲憾。“月光照我心,憂思斷人腸。蒼穹空寥廓,何處話凄涼?”
“還記得在下否?”李白於病榻上,再次見到孟少府。孟少府已通過吏部製科,恰赴江都任縣丞。聞李白至此,前來探望。“莫非夢裏相見?”李白不由垂淚。面對孟少府關切之目光,李白將出川以來諸多感遇,一一道來。最後李白苦笑道:“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孟少府見李白貧病交加,急忙安排郎中探病,又接連送來錢物。李白將此感遇,寄詩恩師趙蕤,一吐心聲:
吳會一浮雲,飄如遠行客。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
良圖俄棄捐,衰疾乃綿劇。古琴藏虛匣,長劍挂空壁。
楚冠懷鐘儀,越吟比莊舄。國門遙天外,鄉路遠山隔。
朝憶相如臺,夜夢子云宅。旅情初結緝,秋氣方寂歷。
風入鬆下清,露出草間白。故人不可見,幽夢誰與適。
寄書西飛鴻,贈爾慰離析。
詩中盡現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茫然無助之情,令人感傷。天下之大,李白何去?
待李白病愈之後,滿懷憂鬱和羞慚,衹好悄然回至潯陽長兄處。見李白歸來,兩手空空,垂首而立,長兄無言,長嫂卻道:“仙女呢?三十萬錢丟進水裏還是飛上了天?”李白不知如何應答。李大道:“十二郎天生大纔,何以金錢論之?”長嫂接道:“不以金錢論之,讓天才喝西北風如何?”李白羞愧滿面。
見長嫂離去,李大撫慰李白道:“我知太白之才異日必為國之棟梁。世道幹謁成風,多少人傢因此破傢。為兄不怪十二郎!”李白聞言,已是淚落如雨。
多虧孟少府及時來信,言安州都督馬公甚喜李白詩文,去安州必受賞識。李大悄悄備下路資,潯陽江邊再別李白。
李白與書童丹砂登船,不一日,已抵安陸。安陸雖不及江南繁華,卻亦是物阜人豐之地。剛至此處,恰逢元丹丘仙遊雲夢。聞李白欲往幹謁馬公,元丹丘因與馬公交厚,親引李白,拜謁馬公。
見李白氣宇軒昂,峻拔飄逸,馬公大喜。乃於安陸置酒高會,遍邀名士,為道中纔俊元丹丘、李白接風洗塵。酒宴之上,李白把酒臨風,出口成章。酒酣之時,三步一句,五步一詩,才華橫溢。酒宴之上,一位衣着華麗長者笑問馬公:“此後生何人?”馬公道:“峨眉布衣李白,字太白。詩才斐然,衹是狂傲落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河南文藝出版社 |
|
|
前言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1) | 序言:對李白及唐詩新的解讀(2) | 楔子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1)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2) | 第一章 夢長庚李白降生 習詩劍才華初露(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1)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2)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3) | 第二章 讀典籍鐵杵磨針 拜名師匡山習藝(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1)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2)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3)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4) | 第三章 入益州太白求仕 擾寶店巫教索圖(5)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1)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2) | 第四章 論巫教智矯拔刀 臨佳境李白賦詩(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1)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2)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3) | 第五章 挫巫教名劍出世 入劍門太白醉劍(4) | 第六章 李白辭師逢桃紅 魂魄升天識太真(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