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话 》 解析人格觸摸靈魂的書:童話人格 》
叛逆人格三
柯雲路 Ke Yunlu
形成叛逆人格的又一種童年家庭環境,是父母對孩子的嬌縱。 如果我們把上面所述叛逆人格說成是“抗父型”,那麽以下這種叛逆人格就可以說是“驕縱型”了。 當父母均對兒子實施過濫的寵愛、嬌慣、放縱時,兒子就會形成“驕縱型”的叛逆人格。他從小任性,為所欲為,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每次哭鬧都以大人的屈服而告終。 由於在家庭環境中沒有領受過正統秩序的必要規範,在童年時代與社會的各種規範發生衝突時,便種下任意鬍來的驕縱種子。倘若父母再一味地放縱襢護,就更加鑄成了無法無天的人格。 然而,父母的力量總是有限度的。隨着他越長越大,其行動終於超越了父母襢護的半徑,必然會和社會秩序發生衝突,接二連三地碰壁。 在接連的碰壁中,自小形成的驕縱人格受到考驗。 倘若他還比較年輕,沒有完全定型,又無法尋求父母的襢護,就不得不收縮起來。接二連三的有力打擊,會使他束手無策。回頭張望,父母的庇護已十分遙遠,不能有任何期待,他衹能面對現實重新學習在社會中生活。這時,他可能變成一個相當懦弱的人,這種懦弱因為屢屢的失敗而使他永世不得翻身。 也可能他會較好地適應環境,同時在心中隱埋着叛逆的種子。一遇適當條件,會偶爾露出其叛逆的本性。 倘若當社會的教訓降臨時,他已經比較年長,驕縱的人格已經比較定型,他就會頑強地與社會秩序對抗。 任何人在對抗的過程中自然都要學會適應,他的適應卻常常表現為用各種手段與策略暫求生存。他可能一生都在對正統秩序的反抗中。如果可能,他會極力藉助父母的每一點權勢。一旦父母不得不站出來教訓他順應社會秩序時,就可能導致與父母的對抗,成為所謂的“不孝子孫”。 這種“驕縱型”的叛逆人格,一般不善於理智地判斷事物,也不善於恰如其分地處理人事關係,他的叛逆人格往往表現出任性一時的破壞性,而缺乏組織性與策略性。 倘若他在生活的磨煉中變成了一個大體順應社會潮流的人,也常常會顯出桀傲不馴。不論他如何委麯求全地依順於某一種權勢,內在的桀傲不馴都會使他經常做出叛逆行為。任何歸順與忠誠都是被迫的、暫且的,而叛逆的野心則是一有機會就會暴露的。 這種叛逆人格經常讓我們想到社會政治史和思想文化史上那些桀傲不馴又見風使舵、變幻無常的人。《三國演義》中那位最終企圖叛變的蜀國大將魏延或許就是這樣的人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作傢出版社 |
|
|
一 為什麽活着(1) | 一 為什麽活着(2) | 二 人格的概念(1) | 二 人格的概念(2) | 三 童年(1) | 三 童年(2) | 狼來了一 | 狼來了二 | 狼來了三(1) | 狼來了三(2) | 狼來了四 | 狼來了五 | 狼來了六 | 狼來了七 | 俄狄普斯情結一 | 俄狄普斯情結二 | 俄狄普斯情結三(1) | 俄狄普斯情結三(2) | 俄狄普斯情結三(3) | 俄狄普斯情結四(1) | 俄狄普斯情結四(2) | 俄狄普斯情結五(1) | 俄狄普斯情結五(2) | 俄狄普斯情結六(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