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千年中國歷史中的風雲變局:喋血的權杖(精選) 》
五 京師當有大兵,兩宮流血(1)
王覺溟 Wang Jiaoming
中平六年(189)八月二十五日,帝國正走嚮秋天的深處。
黃昏,三匹快馬從大將軍府直奔南宮。一地落葉在馬蹄的踐踏下戰慄不止。
聽說常侍們又回宮當值了,何進怒不可遏,二話不說就躍上馬背。心腹部將吳匡和張璋一看,不敢多問,連忙打馬緊隨其後。
到了南宮門口,何進示意他們在宮外等候,獨自一人走了進去。
吳、張二人放心不下,不安地對視了一眼。可他們沒辦法,這是朝例。
沉重的宮門在何進的背後緩緩闔上。
南宮垂宇重檐,暮色森然。
何進不假思索地走嚮太後的長樂宮,走進了自己的宿命。
幽暗的深宮中,有兩雙眼睛窺視着何進。
中常侍段珪對張讓說:“先帝去世時,大將軍推說有病,既不入宮參加葬禮,也不送葬,現在突然進宮,意欲何為?”
張讓的目光中有某種炙熱又冰冷的東西閃過。他看了看段珪,說:“大將軍是想當第二個竇武。”
段珪皺了皺眉頭,說:“我去跟着他,看他到底想幹什麽。”
段珪一走,張讓就把一個小黃門叫到跟前,說:“通知弟兄們,上我這來。”
小黃門剛走到門口,張讓又叫住了他。
小黃門轉過身來,聽見張讓說:“記住,讓他們抄傢夥1
怒火中燒的何進見到太後,迎面就是一句:“不殺諸常侍,無以謝天下1
弓身躲在窗外的段珪禁不住打了一個寒戰。
他立刻轉身離開了太後的寢殿。
他知道,再聽下去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太後不做任何表態。
何進發完了火,悻然告辭而出。接近南宮宮門時,一個氣喘籲籲的小黃門突然從背後趕了上來:“大將軍請留步,太後有旨,請大將軍到嘉德殿議事。”
嘉德殿?莫非妹妹回心轉意了,想會同天子在嘉德殿正式頒詔!?
何進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跟着小黃門匆匆走上嘉德殿的臺階。
這一次,嘉德殿的詭異氣氛沒有再出現。
一踏進殿門,何進就知道上當了。御座上空空如也,既沒有太後,也沒有天子。
何進猛然回頭,幾十個手執刀劍的宦官早已關上殿門,堵住了他的去路。
一個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裏緩緩響起:“大將軍,天下大亂,也不僅僅是我們的罪過。想當初,先帝曾經因為太後毒殺了王美人而想廢掉她,我等苦苦哀求,而且每人拿出千萬資財送給皇上,以此平息他的憤怒,我們這麽做,還不是想托身將軍的門下!?”
何進慢慢轉過身,看見張讓站在巨大的楹柱之下,一半臉落在黑暗中。
最後,他聽見張讓說:“而今你竟要將我們斬盡殺絶,這不是欺人太甚嗎!?”
尚書監渠穆第一個衝了上去。何進想要拔劍,可已經來不及了。
渠穆一劍刺入了他的胸膛。
殷紅的鮮血噴在渠穆臉上。所有的宦官一擁而上……
片刻之後,正在尚書臺當值的一名尚書忽然接到天子詔書:任命前太尉樊陵為司隸校尉,少府卿許相為河南尹。如此重大的人事變動,尚書覺得太突然,就遲疑着對傳詔的宦官說:“還是等大將軍來了再議定此事吧。”
“可以。”宦官說着,一甩手就把一個東西擲給了他。
尚書下意識地接祝
那是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尚書頓時魂飛魄散。宦官說:“何進謀反,已經伏誅1
黑暗已經完全籠罩了洛陽。
南宮外的吳匡和張璋看見宮門依舊緊閉,而大將軍遲遲未出,知道大事不妙,立刻疾馳回到大將軍府,與袁紹堂弟、虎賁中郎將袁術一起率兵攻打南宮宮門。宮內的宦官紛紛拿起武器殊死抵抗。
袁術下令火燒青瑣門。宮門倒塌,軍隊殺入南宮。張讓和段珪等人逃進長樂宮,嚮太後報稱大將軍軍隊造反,已經燒毀宮門,正在攻打尚書臺。然後不由分說,和黃門衛士簇擁着太後、天子和陳留王,劫持了部分官吏,從復道逃往北宮。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序言·絮言(1) | 序言·絮言(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1)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2)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3) | 二 這一生,他衹為一個目的而活(4) | 三 喪鐘為誰而鳴(1) | 三 喪鐘為誰而鳴(2) | 三 喪鐘為誰而鳴(3) | 四 一語成讖(1) | 四 一語成讖(2) | 四 一語成讖(3) |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1) | 五 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2) |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1) | 一 一個計劃在緩緩醖釀(2)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1)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2)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3) | 二 呂雉的創意和手段(4) | 三 趙王府的上空晦氣盤桓(1)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