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講述歷史老城:北京城的明朝往事   》 托塔天王李三纔(3)      萬明 Mo Ming    張兆裕 Zhang Zhaoyu

  李三纔離職之日,淮、徐一帶的百姓,萬民塞巷,老幼哭號相送,以至轎乘不能行進;及至登船之時,人們又夾岸號泣,甚至奪纜不讓船行。李三纔走後,淮、徐百姓集資為他修建生祠,立其肖像於祠中,朝夕走拜不絶。李三纔為官如何,由此可見一斑。
  官不做了,麻煩卻遠沒有終止。
  李三纔落職回籍後,也效仿顧憲成,在家乡通州創辦雙鶴書院,自己也講學其中。張傢灣地處京畿,不乏朝中正直大臣的奧援,過往探訪他的人很多,以至車馬填溢街陌。御使孫居相再一次上疏推薦他,這使朝中的反對派又忐忑不安起來,生怕李三纔被重新起用,於是波瀾又起。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御使劉光復奏劾李三纔盜用皇木營建私宅,且告李三纔與東林黨人於玉立遙執朝政,官員一經他們提出,吏部就嚮上推舉。給事中劉文炳、御使李徵儀、工部郎中聶心湯、大理寺丞王士昌也極盡推波助瀾之能事,力助劉光復,欲置李三纔於死地。徵儀、心湯曾是李三纔所推舉的吏員,如今卻為一己私利而恩將仇報。李三纔憤怒之極,自請籍沒其傢。然而這些人卻緊追不捨,工部侍郎林如楚要求遣使復查,劉光復又上疏說三纔侵奪官廠為園囿。御使劉廷元、潘汝禎、顔思忠等又繼續上疏彈劾。李三纔更加憤怒了,提出請諸臣會勘,又請神宗親自審理。
  神宗命李徵儀和吳亮嗣前往勘察,這些人到李三纔傢中查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出證據。然而讓原告去查核被告,其結果可想而知,自然不會有利於李三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最後竟以劉光復所陳為事實呈報神宗,李三纔終於被扳倒,落職為民。
  天啓元年(1621年),後金的威脅日益加強,遼東戰局更加危機。遼陽失陷,明廷慌作一團,御使房可壯接連上疏請再用李三纔。剛剛登極的天啓皇帝年僅十五歲,對朝政一無所知,不知如何是好,衹得下詔讓廷臣集議。圍繞李三纔是否可用的問題,朝中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通政參議吳殿邦力言不可用,稱李三纔為“盜臣”。御使劉廷宣再次上疏推薦李三纔,說:“國傢即惜其纔,則用之耳,又何議!”他建議讓李三纔守山海關。天啓帝覺得劉廷宣說的有道理,準備再次起用李三纔。但朝中意見不同的兩派相持不下,詹事公鼐、刑部侍郎鄒元標力主可用,然而終因意見不能統一而作罷。後來明朝大勢已去,趙南星十分遺憾地說:“使淮撫為經略、為中樞,東事必不至敗。”
  不久,在吏部尚書周嘉謨、左都御使趙南星等東林黨人的努力下,萬歷朝被罷免的正直官員逐漸被起用,東林黨人基本上占據了朝中要職,即所謂“東林方盛,衆正盈朝”。由於明軍在遼東一敗再敗,劉宗周又提出應急起李三纔為兵部尚書。在這種背景下,天啓三年(1623年),李三纔終於被重新起為南京戶部尚書,可惜未上任而病逝。不久魏忠賢亂政,將東林黨人一網打盡,閹黨御使石三畏追劾已故的李三纔。李三纔又被削奪生前官籍,並奪封誥,名列《東林黨人榜》第一位。在《東林點將錄》中,王紹徽將其比作梁山頭領晁蓋,稱為“東林開山元帥托塔天王南京戶部尚書李三纔”。
  崇禎帝即位後,懲治閹黨,又恢復了李三纔的官籍。
  後人認為李三纔雖有才略,可惜生性豪華,好用機權,因而為衆議所忌毀。不過,那些攻擊詆毀他的人,如邵輔忠、徐兆魁、劉廷元、潘汝禎之流,後來都因依附魏忠賢而名挂逆案。而推舉李三纔的人,如顧憲成、鄒元標、趙南星、劉宗周等人,皆為一世名臣,他們並沒有將李三纔的奢華和善用機權看成是什麽問題,相反,卻認為“李三纔大節卓然,而細行不無疎闊,自是豪傑之品”。這正是東林黨人在思想觀念上與傳統思想不同的地方。 (張憲博)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山東畫報出版社
揮師北平憶徐達(1)揮師北平憶徐達(2)揮師北平憶徐達(3)遷都定鼎說朱棣(1)遷都定鼎說朱棣(2)入世異僧姚廣孝(1)
入世異僧姚廣孝(2)朱能地下猶護主(1)朱能地下猶護主(2)朱能地下猶護主(3)朱能地下猶護主(4)風華當年尋鄭和(1)
風華當年尋鄭和(2)黑山迷霧辨剛鐵(1)黑山迷霧辨剛鐵(2)黑山迷霧辨剛鐵(3)法海壁畫探李童(1)法海壁畫探李童(2)
法海壁畫探李童(3)名祠滄桑祭於謙(1)名祠滄桑祭於謙(2)名祠滄桑祭於謙(3)夢裏登城話阮安(1)夢裏登城話阮安(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