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类 庄周的欢乐生活禅:人间庄子   》 第74节:成王败寇与仁义的功利(3)      吴建雄 Wu Jianxiong

  柳下季问:"我那个弟弟没有让您不高兴吧?" 孔子说:"没有,没有,是我自己没事找事,自找的没趣。幸亏我跑得快啊,一边给老虎上食儿,一边给老虎溜须,这才幸免于虎口之险。"
  孔子规劝跖,反被跖严加指斥,称为"巧伪"之人。跖用古往今来的大量事例证明儒家圣君、贤士、忠臣的观念都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儒家的主张是行不通的。孔子显然是失败了,然而,他是怎么失败的呢?我们且看看他犯下的几个错误。
  孔子的第一个错误犯在他对父子、兄弟之间教育问题的认识上。从孔子与柳下季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孔子把教育的目的说成是只有父亲成功教育儿子、哥哥成功教育弟弟,才会让世人重视父子、兄弟的亲属关系。这不免让人质疑,难道只是为了让别人重视他们的关系才去教育吗?用跖的话说,难道你不说我长得俊美,我就不俊美了吗?父教子、兄教弟的根本不在于世人眼光如何,教育应出自本能、血脉的遗传,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无法泯灭。教育是一种不忍,不忍看到对方闯入误区、犯下祸害。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份少年犯罪研究报告。有些少年犯出生在物质条件富裕、父母热情关爱的家庭,可他们却犯下罪行,且多数是命案。在充满爱的世界怎么会塑造出如此冷血残忍的心灵呢?经过一番调查后,真相浮出,那些少年犯们之前的确感受到很多爱,但那些爱都不是无私的,都是有所求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当成了一种投资,无时不灌输培养孩子是为了养老的思想。教育的概念被扭曲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无比压抑,所以常常过激。对于教育者而言,教育其实是一种心灵的感动,切记,是感动而不是感化。教育是一种爱的传递,这里的爱是指不求回报的爱。
  孔子第二个错误在于说服跖时方式过于简单,一开始就没吸引住对方的注意力。孔子试图告诉跖他的富有--外表俊美、头脑聪慧、勇敢刚强--而这几点跖本人早就知道,也不想想,一个不自信的人怎么能做盗中之王呢?孔子把众所周知的事情加以累赘的阐述,一开始就没吸引住跖。
  孔子所犯的第三个错误成了他谈判失败的致命伤。孔子本想用大城去诱惑跖,万没想到用错了诱饵。跖之所以占山为王,就是为了利益。孔子用利益去诱惑跖,其实是把一个极端的人引向一条更极端的路。孔子用大城、大国的利益去引诱跖,其实是强化了跖的欲望,就算他能够答应孔子,其侵略性最终还是会变本加厉。跖根本不吃孔子那一套,反而对他进行了烈烈的反攻。
  跖先指出孔子的虚伪。大凡在别人跟前喜欢说好话的人在人背后都喜欢说坏话。孔子的诡计在跖跟前一目了然。无非是钓鱼嘛,用富贵去引诱我,最后想驾驭我。不干!跖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他不祈求大富大贵,因为你接受了越多的好处相应你的子孙后代就要还更多的债,受更多的苦,何必酿个祸根呢?城池最大的莫过于整个天下,尧舜拥有天下,子孙却没有立锥之地,商汤与周武王被立做天子,可是后代却遭灭绝,这不是因为他们贪求占有天下的缘故吗? 跖对孔子紧接着来了第二次攻击,这次孔子真的是崩溃了。跖让孔子给"盗"下个定义,盗就是偷,我跖偷的只是财宝,是物质资料;而你孔丘呢,美名高照,你偷的是人心--因为你的仁义学说,人们知道了好坏、是非、善恶,也明白了什么是奖赏、怎样才有奖赏。人人都为了得到奖赏去假装仁义,表面上利他,实际上利己。你的偷才是真正的偷呢! 看孔子一言不发,跖来了最后一击。好吧,就算承认你的仁义学说有好的、积极的地方,那让我们看看懂得仁义后的人吧,看到了吗?他们死板、呆滞、生硬而刻意地去遵守仁义,照本宣科;世界每天都不同,而他们却始终只会用死板的仁义去面对世界。伯夷、叔齐是怎么死的?申徒狄怎么死的?尾生怎么死的?这些人就死在呆板地遵守仁义、不懂得随机应变上了。
  这便是史上著名的"孔子三误"与"盗跖三击"。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江苏文艺出版社
第1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1)第2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2)第3节:无挂无碍,自在而精彩(3)
第4节:蝶舞翩跹幻亦真(1)第5节:蝶舞翩跹幻亦真(2)第6节:安时处顺不为哀乐所困(1)
第7节:安时处顺不为哀乐所困(2)第8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1)第9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2)
第10节:行器物之用必遭损杀(3)第11节:平常心是大智慧(1)第12节:平常心是大智慧(2)
第13节:平常心是大智慧(3)第14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1)第15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2)
第16节:精神充盈即可坐忘名利生死(3)第17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1)第18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2)
第19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3)第20节:不强加于人便是善待自己(4)第21节:修剪矫作易伤身害命
第22节:管教而不能施暴(1)第23节:管教而不能施暴(2)第24节:智慧在纣即为虐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