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佛 Buddha   》 第74节:被遗忘了的"路线斗争"(13)      季羡林 Ji Xianlin

  荷兰学者克恩讨论过吃肉问题Heinich Kern, Der Buddhlsmus und seine Geschichte in Indien, übes, yon Hermann Jaeobi,2 Bde. Leipzig, Otto Schulze, 1882.1884, Ⅱ. Bd. s?73ff?。,我在这里简略地介绍一下他的看法。他认为,雅利安人最初是吃肉的,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想法:不吃肉是有功德的(verdienstlich)(这种解释没有搔着痒处--羡林)。佛允许和尚吃鱼肉,但是条件却令人费解(unverst?ndlich),条件中没有包含着生病。婆罗门允许吃鱼肉,苦行者不允许,他在这里引用了一些法论的说法Heinricb Kern, Der Buddhismus und seine Geschichte in Indien, ǖbes, von Hermann Jacobi,2 Bde? Leipzig,Otto Schulze, 1882,1884.p. 74 注。。波罗提木叉(Pratimok s·a)禁止吃肉和蜜,说明这些律条制订时,苦行者们不愿脱离时尚,愿意被人们视作高贵者(?rya)。吃肉和蜜容易惹起人们的讥讽和闲言闲语。不吃牛奶,说明释迦族子比婆罗门苦行者还要严厉。印度人自己承认,少吃或不吃肉类食物的习惯是在佛涅槃以后才兴起来的。在古代诗歌和法论中,可以找到很多圣人们的故事,说明他们是吃肉的,甚至亲手杀牲。吠陀时期,杀牲祭祀,习以为常,当然更谈不到什么禁食肉类。克恩对吃肉问题的意见大体上就是这样。
  吃肉问题是很复杂的,我不再详细讨论。我只想再指出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佛典中频繁谈到"六群比丘"吃美食,受到白衣非教徒的讥讽。佛祖因而制订律条,禁比丘食美食。有的佛典还规定了吃肉的条件。我举一个例子。《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一、三十二就规定了不能吃人肉、狗肉、马肉、象肉、龙肉等等一系列的肉。最有趣的是规定;"若言已为阿阇梨杀者不应食。若言:'尊者!我为祠天,故杀。'食不尽,与,得食。"(22,486a)总之,自杀不能吃,教(别人)杀不能吃,为杀("为杀者为比丘杀")不能吃。换句话说,倘非这三杀,和尚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大吃其肉了。我觉得,其中的心理活动是非常有趣的,非常值得研究的。中国古有"君子远庖厨"的明训。据克恩说,缅甸僧侣吃肉,罪孽不在食者,而在杀者。中国古代有"肉食者"这样一个名词,指的是吃肉的"上等人",也就是"君子",这些人只吃不杀,享受了美味,又没有宗教上或者道义上的责任。多么圆通灵活!看来如来佛也得归入这一类之中。在另一方面,提婆达多却果断明确地规定"尽形寿断肉",不但断肉,连酥乳都不吃。这是他与释迦牟尼根本对立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b?提婆达多思想的分析
  提婆达多的思想与他的五法有密切的联系。《破僧事》卷十说:"于是提婆达多谤毁圣说,决生邪见,定断善根。'但有此生,更无后世。'作是知已,于其徒众别立五法。"(24,149b)这里清清楚楚指明了二者的关系?提婆达多的根本思想就是:"但有此生,更无后世。"这使我们立刻就想到六师之一的晡剌拿。我在上面已经多次提到提婆达多与晡剌拿是最亲密的好友。他们俩都被释迦牟尼的徒子徒孙们打入十八层地狱。他们的思想有非常类似,甚至完全一致的地方,是很自然的。晡剌拿的学说在佛经中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长阿含经》卷十七《沙门果经》说: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华艺出版社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
第2节:羡林按(1)
第3节:羡林按(2)
第4节:羡林按(3)
第5节:羡林按(4)
第6节:羡林按(5)
第7节:羡林按(6)
第8节:羡林按(7)
第9节:羡林按(8)
第10节:羡林按(9)
第11节:羡林按(10)
第12节:羡林按(11)
第13节:羡林按(12)
第14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1)
第15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2)
第16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3)
第17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4)
第18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5)
第19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6)
第20节:再谈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7)
第21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1)
第22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2)
第23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3)
第24节: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4)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