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74节:江汉汤汤,问鼎中原唱大风(3)      刘绪义 Liu Xuyi

  熊通的动作可以概括为三步曲。
  首先是灭权。权国在今湖北当阳县东南,国家不大,但国力却不弱。楚国从熊渠至熊坎几代国君想灭都未能灭掉,到熊通终于实现了先君凤愿。熊通灭权后,以权国故地设权县,命斗缗(权国国君)为权尹。"设县"这一举措意义重大。
  中原的县虽在西周就有了,但西周的县还只是泛指郊外地区,不能构成一级行政区域。以县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即自熊通灭权国而置权县始。直到当代,县仍是中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不久,斗缗反叛。熊通作出果断决策,发兵平板,包围了权县,捕杀了斗缗,然后将权县迁到那处(今湖北荆门市)。此后,楚每灭一国,便把该国的公族迁到楚国的后方,严加监管,对该国的故地则通常设县,因俗以治之。《左传·桓公二年》记:"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事在公元前710年,熊通三十一年。蔡国离楚国较远,郑国离楚国更远,它们都在中原,但也开始怕楚国了。
  接着是破邓服随。
  汉东诸国中,邓国(今湖北襄樊西北)是地理位置最特殊的一国。他扼守着楚国从鄂中北上河南腹地的水路要道。以邓为界,攻邓则可北上进入河南南阳;不攻邓国,从邓南部东进则可先进入鄂东地区。熊通经过慎重考虑,认为"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决定首先沿邓国南部东进,而其实目标则是指向鄂东的随国,计划以逼迫随国臣服来瓦解汉东各国的联盟状态,然后再图北上。
  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公元前706年,周郑繻葛之战次年,熊通率其三军渡汉伐随。这是在若敖、吩冒时都不敢有这样的奢望。随国在今湖北随县境。是周王朝封在汉江以东的最大的诸侯国,也是汉东诸国之首。熊通采取的是伐谋,想以逼服随国的方式示威汉东,先断汉阳诸姬半壁江山。楚军进逼随国,随侯派人责问缘故。熊通回答说:"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左传》桓公六年也载,楚国陈兵于瑕地,先派人到随国去求和。随国派少师主持和谈。斗伯比便建议楚王把精锐隐藏起来,让随人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残之兵。果然少师回去后便请求随侯追赶楚军,随国大夫季梁劝止,说:"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随侯害怕,便只好答应楚国向周天子转达楚君熊通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周天子的拒绝。熊通得知后不知是假装义愤填膺,还是真的生气了,他大吼道:"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今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在公元前704年自立为王,成为春秋历史上楚国第一王,即楚武王。
  熊通称王之后便在沈鹿会盟周边诸侯,但随、黄兩都国没有参加。楚武王就亲自率军攻打随国,大败随军,俘虏了随国的戊车和右少师,随国承认了楚国的王号之后,楚国撤军。
  楚武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03年),巴国派使臣前来楚国通报欲与邓国交好。楚武王对巴国的要求表现的很大度,专门派出向导领巴使前往邓国行聘。但到了接近邓东南部边地时,巴使一行突然遭到当地人的袭击,楚武王派出的向导也被杀害。楚武王大怒,立刻派人赶赴邓国予以谴责,并要求邓国应对此事负责。邓国态度傲慢无礼,对楚武王的要求不屑一顾。楚武王怒,派大军联合巴军攻打邓国,大败邓军。
  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大将斗廉护送大夫屈瑕去与汉东贰、轸两国结盟。郧国(今湖北沔阳县)为了阻遏楚国势力东进,陈兵于蒲骚(今安陆东南)阻挡楚国使团,并联合随、州、绞、蓼等共谋攻楚。
  面对五国联军,楚使团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楚将斗廉主张率兵奇袭,先击破陨军。斗廉认为只要趁他国军队未到的时机先将事件的策划者陨国击败,其它各国自然望风而逃。大夫屈瑕则认为手中军力不足,提出向楚王要求增兵,斗廉说:"军队的胜败在于团结与否,而不在于人数多少。当年周商之战,将军应该是听说过的。今天我军已准备就绪,又何必请求援军呢?"莫敖说:"那我们占卜吧。"斗廉毅然拒绝,说:"遇到无法决择的事才需要占卜,现在我等决心已下,何需占卜?"随即出锐师袭击陨军。郧军措手不及,很快失败。其它各国见陨军大败,果然调头返回。于是楚军败郧军于蒲骚,并最终完成了会盟凯旋而归。
  鲁桓公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前往送行。回来的路上,对他的司机说:"莫敖必败。我看他走路把腿抬得很高,这是心意浮夸摇摆不定之表现。"就去见楚王说:"必须派援军接济才是。"楚武王不同意。回到宫跟夫人邓曼说起这事。邓曼这个女人很不简单,她是邓国人,作为楚武王夫人,聪明识人,一些事武王决定不下,常常是邓曼给他出主意,是个贤内助。后人因而把她收入《列女传》。邓曼说:"斗大夫之意并非是指人数多寡,而是说君王要以信用来镇抚百姓,以美德来训诫官员,以刑法来使莫敖有所畏惧。莫敖习惯了蒲骚之役的胜利,就会自以为是,必然轻视罗国。君王如不加镇抚,他就会轻率大意而缺乏防备。大夫就是要君王训诫大家好好督察他们,召集有关部门勉之以美德,见到莫敖要告诉他上天不会宽恕他的过错。否则,斗大夫难道不知道楚军已全部出发了吗?"楚武王听后立即派人追赶,可惜来不及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