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论语讲义   》 子路第十三(4)      李里 Li Li

  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有没有这个事情啊?孔子说,话不可以说得这么绝对啊!“几”当“期”讲,意思就是不能对一句话有这样的期望。但是孔子又说,有人说做国君很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国君很难,那不就是一句话可以兴邦吗?做国君的人知道做国君很难,他就会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能够事必躬亲、身体力行、细大不捐,那么国家必定会兴盛,这不就是“一言可以兴邦”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丧乱,有这样的事吗?孔子说,话还是不能说得这么绝对。但是有人说,我做国君没什么快乐的,我最快乐的唯有我说的话别人不违背。孔子说如果做国君做到任何人都不对你说一个“不”字,显然你是暴君。如果你做的每样事,说的每句话都是善的、都是好的,别人不违背你那是好事;如果你做不好的事都没有人来反对你的话,那不就是一句话可以丧邦吗?你说什么别人都不敢反对,那就说明你霸道、专横,像商纣王,那你是死期将近了。孔子这段对答很有味道,确实是治国的大经大法,如果能将兴丧两句好好加以体会,则治国不难。当然也不是说这两句话就可以马上兴邦或丧国,但这两句话却是兴邦与丧邦的分水岭。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楚国大夫叶公也问怎样为政。孔子说,能够使近处的人感到喜悦,能够使远处的人纷纷来归顺,这就是为政。为政达到这一步就了不起了。做老师也同样,使听了课的学生感到喜悦,使没听课的学生都想来听,这就叫“近者悦,远者来”。“近者悦,远者来”是为政的效果,但“远者来”必以“近者悦”为前提。我们的大唐盛世不是“近者悦,远者来”吗?百姓和乐,万国来朝,真是孔子理想的实现啊。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做了莒父的总管,他也来问政。“莒”读jǔ,“父”读fú,莒父是鲁国的一个地名。孔子就说,不要求快,你越想快越达不到目的。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只为求快,一定办不成。不要贪求小利,贪求小利,则做不成大事。国民党的元老于右任先生给蒋经国作了一副对联:“记利当记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就是说为政者不能贪图小利,要为天下人谋利。孔子这段话提出的这两条,不仅为政要注意,做任何事都应注意,不因求快而违背规律,不因追逐小利而影响大道。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对孔子说,我们那个乡里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出来告发。“攘”读rǎng,当“偷”字讲,“证”当告发讲。孔子说:我们乡里跟你们乡风气不同,我们乡里正直的人和你们所说的正直的人也不同。在我们乡里,父亲要为儿子隐恶,儿子要为父亲隐恶,不会去互相揭发。为什么?因为君子隐恶扬善,更何况父子之间。父子相隐,直自然就在其中了。这怎么讲呢?父亲来揭发儿子,儿子揭发父亲,弟弟揭发哥哥,哥哥揭发弟弟,丈夫揭发妻子,妻子揭发丈夫,你想,到了这样一种境地,人人自危,哪里还有什么亲情、友情、正直可言?一切都是混乱的。什么时候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文革”时。父子之间,首先是亲情,即使任何一方有了错误了,也应该是互相批评、劝勉,而不是告发,不劝勉而去告发就是不直。亲人之间都没有信任和安全,那家庭还有什么意义?社会还有什么稳定、和谐?家庭如此,社会亦如此,这种情况下,即使正直也只是幌子,是谋取个人利益的借口。一个连父母都要告发的人,你还希望他对谁真诚?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又来问仁了,这是樊迟第三次问仁。在《雍也》篇里孔子回答仁者“先难后获”,在《颜渊》篇里孔子回答“仁者爱人”,这次孔子回答“居处恭”,你平时生活的时候要恭敬;“执事敬”,做事的时候要有一颗诚敬之心;“与人忠”,对人要竭尽全力。你有这种品格,即使你身在蛮夷之邦,这些品格也不应该被抛弃,这就是仁德。这一句其实是对“先难后获”的“难”的补充,“先难”于什么,就要在这三点上下工夫,将这三点做好了,自然有大收获。这三点也就是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对事要有敬业精神,对人要忠诚。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序一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1)序二 深入浅出 微言大义(2)序三 读《〈论语〉讲义》
序论(1)序论(2)序论(3)学而第一(1)
学而第一(2)学而第一(3)学而第一(4)学而第一(5)
学而第一(6)学而第一(7)学而第一(8)学而第一(9)
学而第一(10)学而第一(11)学而第一(12)学而第一(13)
学而第一(14)为政第二(1)为政第二(2)为政第二(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