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展示童話大師真實生活:安徒生傳 》
唯一的錯誤是愛情(3)
詹斯·安徒生 Jens Andersen
從一開始,這兩個人就賦予這段友誼以不同的價值觀。大約在1830年,依舊單身的愛德華?科林正在尋找一個夥伴;他在關於安徒生的書中也承認了這一點。另一方面,這個溫文爾雅、略帶女人味的學生兼作傢,卻在一門心思地把全部感情用於建立一種特殊的友誼———藉此讓自己脫離無産階級的貧民窟,在社會地位和浪漫的時代精神兩個方面同時提升自己。對於安徒生來說,這同樣是一種愛,一種無邊無際、深不可測、無法琢磨而又極為親昵的友誼,在浪漫主義的時代中,一個男人讓自己投身於對另一個男人的友誼當中,當然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是無可厚非的。
“奇怪的是,人們似乎無法看到一個完整的世界,即便在友誼中也依然如此。”安徒生在1832年寫給愛德華?科林的信中說道。此時,安徒生和愛德華通信的時間已經接近3年,事實上,書信往來對於安徒生來說,衹是一種經過偽裝的、頗具隱私味道的溝通方式,通過這種別有用心的方式,他可以用不同的節奏和模式,誘使一個密友和他建立起一種不同尋常的友情。安徒生對於書信的觀點不僅極為浪漫,而且非常復雜,這一點在《徒步之旅》的第10章裏體現得特別明顯,其中一段文字是寫給那些希望能夠審視人類心靈的人:
“爬進郵袋中去吧!那是你能剖析人類內心的地方。任何一位詩人都不可能描述人類所展現出的各種各樣的性格。那是一個充斥着人類五顔六色激情的世界:愛和恨、對生活的渴求和絶望,交織在一起。在那裏,你可以窺探那些偽君子的內心世界,揭開愛人的神秘。相信我,你不可能通過生活窺視人的內心,但是在書信裏,你卻可以看到一切。”
從1829年到1832年期間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與愛德華?科林的通信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直堅持不懈、在某些方面非常暴躁的安徒生,很快就跨越了一種普通而正式的友誼界限。在很早的時候,安徒生便開始用一種反叛,甚至是危險的方式,對待像愛德華?科林這樣循規蹈矩的人。正如不久我們將會看到的那樣,儘管浪漫主義時期的人們對於男人的角色以及男人之間的友誼持有一種相當開明的觀點,但科林感到安徒生在信中表現出過於親昵的擁抱姿態之後,便立刻退避三捨。正如科林在其書中對這位著名朋友所做出的簡潔但卻準確的描述:“他夢想着把我變成‘小說中那樣的朋友’;但我根本就不適合那種角色。”
但他所說的“小說中那樣的朋友”到底意味着什麽呢?實際上,直到安徒生去世的7年之後,愛德華纔真正對此做出解釋。在他的書中,有一段關於安徒生的註釋,愛德華談到了安徒生曾經用過的一種說法,安徒生用這段話來這樣描述這兩個男人之間的友誼:“它是存在於撞擊背後的無比的和諧,它是人們不敢去剖析的秘密。”這是一個深奧而備受爭議的解釋,它和兩人表面的分歧和恩怨離合毫無關聯;它的焦點在於這種友誼內在的激情,以及在19世紀初纔開始被人們所接納並提倡的一種極為敏感的交往方式。在今天的21世紀,這種兩個男人之間的關係同樣也是不可思議的———除非可以直接劃入“同性戀”的行列。然而,對於漢斯?剋裏斯蒂安?安徒生以及他那個時代許多受過高等教育、作為社會精英而存在於社會交際圈中的男人來說,這種敏感而浪漫的男性間的友誼則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
陈雪松,刘寅龙 編譯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九州出版社 |
|
|
丹麥親王寫的序言 | 前言(1) | 前言(2) | 英文版前言 | 目錄 | 真正的野蠻人(1) | 真正的野蠻人(2) | 真正的野蠻人(3) | 自然之子(1) | 自然之子(2) | 自然之子(3) |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1) |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2) | 擁有天賦需要勇氣(3) | 舞蹈學生(1) | 舞蹈學生(2) | 舞蹈學生(3) | 舞蹈學生(4) | 邁入黃金時代(1) | 邁入黃金時代(2) | 邁入黃金時代(3) | 邁入黃金時代(4) | 安徒生的處女作(1) | 安徒生的處女作(2)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