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当近代中国在落后挨打、经受苦难的时候,一批具有责任感的有识之士为了寻求救亡强国之路,纷纷对传统文化,对国民性作了深刻的反省,如鲁迅、柏杨、林语堂、巴金等人。然而在如今,面对日益强大却仍存在不少问题的中国,除了少数对现实不满者趁机拿出老祖宗来炫耀之外,还有多少知识分子或有识之士对中华文化的现状和国民性进行深刻的反思呢?在今天形势一片大好,经济一派繁荣的景象里,人们的反思意识早就懈怠,无知和傲慢成了大多数人的习性。2005年末巴金去世,于是有一大群人站出来缅怀巴老,仰慕他讲真话的勇气,赞扬他的《随想录》。但是,纪念热潮一过,这种言论便销声匿迹了,拍案而起,讲真话,求真相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了。更可笑的是我们全国各地每年三月份那几天的“学雷锋”活动,大家蜂拥而上又蜂拥而下,以致有这样的歌谣“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真是绝好的讽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面对五千年文化即将消逝的危机,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可是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精神。可是如今,我们的汉语权威却受到英语的挑战。某高校汉语考试,居然让洋学生拔了头筹。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反衬我们自己对母语开始不友好。在广大群众中日益普及与推广的英语,在学生中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的16年里不得不学的英语,考研课程中不得不过的英语……充斥了整个中国人的生活。有悲观人士认为,英语在中国普及的过程就是中国文化消亡的过程!一天天英语的推广就是中国文化一天天的沦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汉语还用什么来表达中国文化?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里这样写道:“当了亡国奴的人们,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就掌握了开启自由大门的钥匙”。可如今我们不仅大开国门让别人冲进来,还为别人配好了自己家房门的钥匙!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不学英语不行啊,世界一体化,我们要交流、要发展,没了英语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英语依然要学,但不是全民花全力去学。我们应该先学好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再去学别人的语言、别人的文化。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想。与其今天我们花大力气去学英语,不如用学英语的时间来普及和推广汉语。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作为中华继承人的我们,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中华文化从历史上消失,而无动于衷呢?拥有时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今天我们还嚷着要大英博物馆归还我们的文物,没几天我们却将自己的文化丢进太平洋。这是多么的可悲!文物丢了我们可以去找,文化若是丢了我们到哪里去找?面对这样危机的形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将我们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