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讀論語心得全集   》 第74節:論語心得(74)      劉廣宇 Liu Anyu

  由此可見,音樂與心靈智慧之開啓有着多麽奇妙的關聯,它是心靈的閱讀,是從心靈深處抽出來的絲,點點滴滴跳動的靈性。音樂的語言衹能用心靈述說,因為人們最終探索的是自己內心的感受,你會陶醉在音樂藝術的自我幻想中。心靈是精華的調色板,給音樂換上七彩,滲透變成了我們的顔色。有人說音樂是“人類精神不屈的詠嘆調”。當所有的一切都離我們而去時,我們唯獨可以寄生在音樂裏。音樂讓我們充實,讓我們放鬆,讓我們空靈。亞裏斯多德說:“靈魂本身就可以是一支樂調。”
  孔子說:“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以不能免也,故人不能無樂。”在音樂中我們找到了我們內心的同時,贊嘆音樂的魅力。音樂使我們不再隱蔽和萎縮成一縷枯枝。讓音樂走進心靈,濾出雜汁,除去暗淡;讓心靈聽懂更多的音樂裏的歡樂和祝福吧。我們要心靈聽音樂,用思想來歌唱!
  最簡單的最快樂
  這段話是孔子在稱贊他最得意的弟子顔回,說顔回過着簡樸的生活而“不改其樂”,是一種多麽高尚和難能可貴的品質。而在我們當今的現實社會中,在物欲如水無孔不入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似乎不太願意過這樣簡樸的生活,更不會以這樣的生活為樂,人們對物質的追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狂熱,內心怎麽還會保留一片簡潔、清淨的天空呢?
  其實,簡樸的生活是一個人生的至理,也是一份非常寶貴的生命領悟,我們衹有透過簡樸纔會生活得有活力,纔會感受到一份輕鬆及愉快。也正因為我們有那份簡樸,纔真正展現出一種單純的心智,而透過這種單純的心智,會使一個人的智能容易發揮,志氣比較容易堅定,心情、情緒比較從容而穩定,能更好地從最為簡約的生活中領略生命的原汁原味。這也就是所謂的“自得其樂”了。
  陶淵明所過的那種“世外桃源”式的簡單生活,一直是許多生活在都市裏的人嚮往的境界。初春清晨,荷鋤躬耕,走在阡陌交錯的田間小路上,望着一派大好春光,他不禁情思邈邈,遐想不已。田野上春鳥啾啾,好像歡呼新春的到來;晨風習習,恰似迎接歸來隱耕的主人。他時時記取先師孔子“憂遭不憂貧”的古訓,保持着一種安貧樂道的可貴精神和情懷。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秧苗一片緑,生機盎然地迎着和風旭日。呼吸着朗潤的空氣,望着豐收的美景,加上勞動休息時的靜謐,愈發讓人心足意愜。落日歸山,杯酒酬鄰,品嚐着村釀的甘淳,分享勞作之餘的愉悅。比起相互傾軋的上層社會,躬耕自資的田園生活更顯淳樸、安逸。陶淵明離開了富貴奢華、明爭暗鬥的官場,與農人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得地做了壟畝之民。
  陶淵明這種返樸歸真的生活讓我們在羨慕的同時更受啓迪。世人生活在萬丈紅塵中,煩心事兒總免不了。很多時候,為事業、愛情、家庭操勞,老人孩子、柴米油????、得失浮沉、鄰長裏短,似乎件件樁樁的瑣事俗事都讓我們心力交瘁、忙碌不堪,於是覺得生活像根鞭子,而自己卻像衹陀蠃,一直旋轉到形神俱疲。
  每每這時,我們總會期盼一種簡單快樂的生活狀態,真正的簡單是繁華落盡的素樸,是悲喜嘗遍的領悟,是坎坷過後的坦然,是無求無欲、不矜不躁的大氣,如雨過天晴,天地澄明。如不是世路走慣,人事久歷,哪能識得簡單的真意?
  世界上很多復雜的東西究其原意本來都是非常簡單的:飲食就是能維持我們生命的東西,衣着就是穿能給我們溫暖的東西,居室就是能給我們遮蔽風雨的地方,旅行就是邁動雙腳從這裏走到那裏,美術就是得意時在岩壁上刻刻畫畫,音樂就是高興了在曠野裏拖長嗓子吼叫……
  而如今,這一切原本簡單的事情都變得非常復雜起來,我們今天享受着高度發展的文明帶給我們的許多物質上的享受的同時,也承受着它所帶來的巨大的生存壓力和煩躁不安的心緒,越來越多的人在對物質與名利的追求中丟失了自己,丟失了快樂。人們在頻頻抱怨的同時,己經不知如何去找回快樂。
  有這樣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有一個老人在自傢的門口立了一塊牌子,上面寫着:“本人願將一間房子送給一無所缺、全然滿足的人。”過了幾日,一位富翁騎馬經過,看到牌子,便下馬走了進去,對老人說:“老人傢,我最合適要這間房子了,我是個富有的人,任何想要的東西都擁有了,所以我現在一無所缺,全然滿足了,怎麽樣,把房子給我吧!”老人看了看他,然後不緊不慢地說:“如果真如你所說的話,你一無所缺了,還要這間房子做什麽呢?”
  這個故事是要告訴我們,人的欲望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而欲望就是一切不快樂的根源。常言道:“知足者常樂”,所謂“知足”並不是要我們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也不是讓我們以貧窮為樂,沒有人希望自己是貧窮的,我們也沒必要去追求貧窮,相反,我們都需要富足而且快樂。然而現實總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選擇,我們總是顧此失彼。
  經常聽到有些人怨天怨地,怨自己沒出生在一個好的家庭,怨自己運氣不好,做什麽事都不順。其實這些人生活還是不錯的,衹不過看到生活過得比自己好的就心裏不平衡,自己沒本事就怨天怨地怨父母。但真正生活艱苦的人們很少有怨言,而是默默地工作着,生活着,他們用他們的勤勞,他們的質樸,過着普普通通而又充實幸福的生活,他們很滿足自己的生活,他們不去和別人比較什麽,他們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了,當一個人不去妄想而踏踏實實地生活工作着,他們就很快樂了,也就是知足者常樂。現實就是這樣,出生有貴賤,能力有大小,但生活的快樂不快樂,知不知足就要看每個人自己了,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妄想,要自己去努力去付出。妄想是無止境的,生活在妄想裏的人他們對生活是永遠不滿足的,所以他們活得很纍,他們要攀比,他們虛榮心強,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他們永不知足,所以註定他們永遠不會快樂。
  生命本來已經很短暫,我們何苦還要自尋煩惱?“幸福無需一百萬”,讓我們學會在簡簡單單的生活中感悟人生、體味快樂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第1節:論語心得(1)第2節:論語心得(2)第3節:論語心得(3)第4節:論語心得(4)
第5節:論語心得(5)第6節:論語心得(6)第7節:論語心得(7)第8節:論語心得(8)
第9節:論語心得(9)第10節:論語心得(10)第11節:論語心得(11)第12節:論語心得(12)
第13節:論語心得(13)第14節:論語心得(14)第15節:論語心得(15)第16節:論語心得(16)
第17節:論語心得(17)第18節:論語心得(18)第19節:論語心得(19)第20節:論語心得(20)
第21節:論語心得(21)第22節:論語心得(22)第23節:論語心得(23)第24節:論語心得(2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