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学思考 》 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 》
第74節:第九章 詩人哲學家(6)
周國平 Zhou Guoping
與其說突襲思想,不如說被思想所突襲。尼采厭惡製造思想。思想是製造不出來的。尼采的習慣是在曠野,在寂靜的山𠔌,在海濱,在散步、跳躍、攀登、舞蹈之時,在腳下的路也好像在深思的地方思考。參看《快樂的科學》第366節。福樓拜說,一個人衹有坐下來才能思考和寫作。尼采憤而駁斥:"久坐是反對神聖精神的罪。衹有散步得來的思想纔有價值。"《偶像的黃昏》。《尼采全集》第8捲,第65頁。哲學家深居學院,遠離自然,必使哲學流於瑣屑枝節,而與永恆大化隔絶不通。自然是詩人的搖籃,也是哲學家的襁褓。
散步之中,思想如風迎面撲來,妙手偶得,這就是靈感了。但靈感其實是得之於長期孕育之痛苦的,存在之奧義衹嚮苦苦求索的眼睛偶爾襢露。"使人深深震撼顫慄的事物,突然成為可見可聞,有着不可言說的明瞭和正確。自己不追尋而聽到;自己不要求而獲得: 一種思想如同電光一閃,必然而迅速,--使人沒有選擇的餘地。這是一種銷魂,它的可怖的緊張,時而被一陣眼淚的橫流寬舒了……"《看哪這人》。《尼采選集》第2捲,第457-458頁。
被靈感的一閃光照亮的存在,若要見諸文字,卻有不可剋服的睏難。尼采常常為此悲哀,一旦把捕獲的思想用文字固定下來,它就死在文字上,如死鳥懸挂飄搖,令人難解捕獲時何以那樣快樂。難以表達的痛苦使尼采另闢蹊徑,把象徵引進了哲學。波德萊爾在詩壇開象徵主義一代風氣,尼采則是一位象徵主義哲學家。整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就是一篇象徵主義的哲理詩。其中還專門談到了象徵的含義:
"這裏萬物撫愛地聽你談話並且逢迎你,因為它們想騎在你背上馳驅。這裏你騎在一切象徵上馳嚮一切真理。"
"這裏你可以真誠坦率地嚮萬物談話。真的,當獨自一人直接與萬物談話,在它們聽來是贊美。"
"這裏一切存在的言語和言語之寶庫突然為我打開;這裏一切存在想變成言語,這裏一切生成想從我學習言談。"《尼采全集》第6捲,第270-271頁。
遠離塵囂,在孤寂中與萬物交感,存在的秘密敞開了。"萬物都好像以最敏捷、最正確、最單純的表達方式呈現自己。""萬物都好像自動前來,甘願充當譬喻。"《看哪這人》。《尼采選集》第2捲,第458頁。所以象徵不是單純的比喻,不是一種人為的表現手法。它首先是人與宇宙本體交融的境界,是從這境界中自然而然涌出的言談。用作象徵的某一觀念或形象,不單指一事一物,而是使人思及無名無象、不落言詮的無限和永恆。哲學既是對無限和永恆的追問,也就不能不用象徵手法。尼采哲學的許多範疇,如"強力意志"、"生命意志"、"酒神"、"日神"、"永恆輪回"、"超人",與其說是邏輯意義上的概念,不如說是詩學意義上的象徵。因此,理解起來也就不能光靠分析的頭腦,而必須靠直覺的領悟了。
尼采不但提倡哲學的思起於靈感,見諸象徵,而且重視哲學著作的風格。"每種高貴的思想和趣味如要將自己傳達,必選擇其聽者,一面選擇,一面也就拒斥'他人'。一種風格的種種精微法則即源於此:它們拒人於遠,造成距離,禁止'入內'……同時也開啓同道者的耳聰。"《快樂的科學》第381節。《尼采全集》第5捲,第340頁。何謂風格?尼采說:"一切風格的含義即是,用符號和符號的節奏傳達一種狀態,一種熱情的內在緊張……最佳風格在於真實地傳達內在狀態,合宜地使用符號以及符號的節奏和表情--一切修辭無非是表情的技巧。"風格的前提是要有聽者,有值得傳達與之的人。《看哪這人》。《尼采選集》第2捲,第433頁。
尼采對於自己的風格是極為自豪的。他稱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絶無僅有的新穎的藝術形式,其韻律之優美,風格之宏偉,激情之驚濤起伏,均屬獨創。他說他和海涅是德國語言的最偉大的藝術傢。他甚至自詡,在他之前人們不知道如何使用德國語言和一般語言。尼采的典型風格是格言和警句。在他的書裏,你找不到長篇大論,更找不到體係巨構。他的著作或是格言和警句的匯編,或是妙語連珠的散文。使他得意的也就是這種格言和警句的風格:"格言、警句--在這方面我在德國人中是第一號大師--是'永恆'的形式;我的野心是要在十句話中說出旁人在一本書中說出的東西,--旁人在一本書中沒有說出的東西……"《偶像的黃昏》。《尼采全集》第8捲,第165頁。格言的凝練表現出力,格言的精緻表現出美,寫格言的人必須有"最纖美的手指和最剛強的拳頭"《看哪這人》。《尼采選集》第2捲,第432頁。。"在山𠔌中,最短的路是從峰頂到峰頂:但你必須有長腿才能跨越。格言便如峰頂,它訴與偉大高岸的人。"《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全集》第6捲,第56頁。在這個意義上,格言又如舞蹈,它跳躍,輕捷,自由,象徵着一位自由思想傢的精神。"我不知道,一個哲學家的精神除了成為一個好舞蹈傢,還希望成為什麽。"《快樂的科學》第381節。《尼采全集》第5捲,第342頁。風格如其人,的確再也沒有比格言更能表現尼采的精神風貌的形式了。人們也許不同意尼采把哲學詩化的主張,可是,一個人衹要有鑒賞力,在讀到尼采這些詩一般的哲學格言時,又怎麽會不得到一種審美享受呢?
有人對尼采說:"誰走你的路,必通嚮地獄!"尼采回答:"好吧!我願用好的格言為自己鋪設通嚮地獄之路。"《尼采全集》第8捲,第379頁。瞧,這又是尼采的風格……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紀念版感言(1) | 第2節:紀念版感言(2) | | 第3節:汝信為初版寫的序 | 第4節:前言 | | 第5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1) | 第6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2) | | 第7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3) | 第8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4) | | 第9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5) | 第10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6) | | 第11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7) | 第12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1) | | 第13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2) | 第14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3) | | 第15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4) | 第16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5) | | 第17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6) | 第18節: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7) | | 第19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1) | 第20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2) | | 第21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3) | 第22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4) | | 第23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5) | 第24節: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6)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