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荟萃 李連傑傳   》 第74節:功夫皇帝打自己(2)      廖小東 Liao Xiaodong

  “這次找誰當你的動作指導呢?”
  李連傑想了想,說:“找老搭擋元奎吧。《救世主》有他加盟便成功了一半。我們兩個‘武精’走在一起,電影中又會出現精彩的武打場面。”
  利智說:“我聽說這部電影的主角最早不是你,可有此事?”
  李連傑呵呵一笑,說:“電影公司最早的計劃,曾想讓在《盜墓迷城2》中飾演蝎子王的職業摔跤手‘岩石’約翰遜演主角,但約翰遜不知哪根筋犯了毛病突然退出,劇組馬上找到我,並為我重新修改了劇本。我在片中的角色從性格到裝扮都充滿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像個東方俠客。”
  《救世主》是李連傑從影幾十年以來的第一部科幻電影,他很看重他的每個第一次,更覺得這部片子有個比較好的故事。
  影片的劇情是,在遙遠的未來世界,人類所生活的宇宙是多維的,在宇宙的某個地方,居住着同人類一模一樣的復製品,他們有相同的相貌、身體,甚至連交的朋友也是一樣的。這些人可以不受幹擾地在各個星係裏生活。不過,那時的科技已發達到可以讓人在各個空間任意穿行,就像從中國可以到美國,所以相應的管理機構MAV也就産生了,它類似於現今的國際警察。尤蘭是一名MAV的幹警,但居民都奉公守法,他的工作無非是例行公事的巡邏調查等,下班後,傢裏有美麗溫柔的妻子迎接他,小日子過得安定舒適。
  但在一天早上醒來,他不知為什麽擁有了超能力,一腳可踢倒一根金屬電綫桿,跑起來可以追過汽車。並且這種超能力還在不停地增長。原來,是來自另外一個平行空間的復製體“壞尤蘭”惹的禍,他已殺死了其他空間的復製體,他每殺掉一個復製體,其他復製體的功力就會增長。整個宇宙現在衹剩下兩個尤蘭了,壞尤蘭要殺掉好尤蘭,使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人,兩人鬥智鬥勇,最終在一間廠房裏一决生死。
  影片在洛杉磯開拍,一共投資七八千萬,這在好萊塢也屬於較大的投資了。劇組租了個大攝影棚,將影棚改裝成未來時空的模樣。李連傑裝扮成警察模樣,開始投入到緊張的拍攝之中。
  《救世主》最難拍的地方有兩場,一是時空轉換的一場,二是最後决鬥的一場。在時空轉換的拍攝中,拍壞尤蘭被抓的一幕,因為一旁的電腦數位影像特效專傢也要做同步視覺特效,相當費時費力。李連傑在地上重複地做着痛苦的表情,而導演每見到要銬走李連傑的小兵總是銬不好手銬,就忍不住低聲駡這廝笨蛋,整個過程導演駡了一上午,李連傑的表情也做得生硬了,僵化成一張苦瓜臉。拍决鬥一場時,元奎為了讓觀衆能區別好壞尤蘭,讓好的李連傑打防守性的八卦拳,而壞李連傑則打攻擊性的,不顧別人生死的形意拳。拍這場戲時好壞都是一人演,李連傑一天換衣服就達18次之多,而最後一場戲則拍了4個禮拜。此外,為了讓增加能量的尤蘭動作看起來比其他對手來得更為快速有力,導演還特別在拍攝速度上動腦筋。李連傑的每秒24格,其他人的96格。而且,當李連傑打李連傑時,與李連傑對打的替身要戴一個電腦3D的面具,拍完後李連傑再看拍攝帶,重拍一次面部表情來顯現另一個李連傑。
  影片5月份拍完後,元奎就回香港去了,影片也進入後期製作階段,定於感恩節時推出。
  《救世主》一片推出的時候,強調了兩個賣點,一是本片想像力豐富。編劇設定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百二十五個小宇宙,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小宇宙裏就有不同的身份。而在這一百二十五個小宇宙裏,李連傑就有一百二十五種身份、一百二十五個造型。難得的是,嚮來正經八百的李連傑,為了演出“救世主”完全不計形象,以各種造型出現,或長發、金發、或痞子模樣、或書呆子狀……多變的造型,讓觀衆開足了眼界。
  除了李連傑造型變化多端之外,“救世主”的另一個賣點則是兩個李連傑的銀幕對决,一正一反的李連傑在片中正邪對立,同樣使着中國功夫卻耍着不同拳法。邪惡的李連傑以快速筆直、衹進不退的“形意拳”出招,正派的李連傑則以圓緩的“八卦拳”接招,還好李連傑底子深厚,雖然交叉拍攝,兩套拳法依然打得虎虎生風,絲毫無任何錯亂。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1節:出生(1)第2節:出生(2)第3節:出生(3)第4節:出生(4)
第5節:出生(5)第6節:出生(6)第7節:出生(7)第8節:棄武從影(1)
第9節:棄武從影(2)第10節:棄武從影(3)第11節:棄武從影(4)第12節:棄武從影(5)
第13節:棄武從影(6)第14節:師哥迎娶小師妹(1)第15節:師哥迎娶小師妹(2)第16節:師哥迎娶小師妹(3)
第17節:師哥迎娶小師妹(4)第18節:師哥迎娶小師妹(5)第19節:師哥迎娶小師妹(6)第20節:師哥迎娶小師妹(7)
第21節:師哥迎娶小師妹(8)第22節:事業愛情雙豐收(1)第23節:事業愛情雙豐收(2)第24節:事業愛情雙豐收(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頁

評論 (0)